唐嬋嬋
摘 要:中職學校的班級管理,我們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作“主角”,倡導全體參與,巧妙地引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喚醒學生的良知合乎自省力,促使學生由“被管”到“不用管”,由“被迫”到“自發”、“自愿”過渡,從而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目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自己的“不言”引導學生自我上進的“成蹊”,這正是班級管理的最佳境界。
關鍵詞:學生;自主管理;班級;效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171-01
有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其實,在“授之以漁”的基礎上還要授之漁場,給孩子們寬闊的空間,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得到發揮,學生只有在自主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的能力,挖掘潛能,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作為一名班主任,在多年的班級管理中,我注重了營造寬松、和諧的班級氛圍,學習和借鑒了一些教育名家的班級管理經驗,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參與集體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強化學生自主管理意識,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責任
要讓學生自己管理班級,必須讓學生從思想上認清自己的地位和作用,這需要班主任進行指導。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必須讓每一個學生明白在生活、學習中養成自主習慣,也就是自律意識。引導學生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和活動安排,告訴學生她們的事情自己做主,只能把班主任當作“軍師”,遇到問題可以商量參考班主任的意見,但是不能總是老師怎么說學生就怎么做。學生的基本特征是由不成熟向成熟過度,具有自主能力而不過分依賴老師,能較自覺地學習和自我評價。學生在升入高等學府或步入社會前需要具備各種能力,而這些能力要在短暫的中專鍛煉和培養。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正是立足學生的實際授之以漁,讓她們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管理,為自己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現代教育觀強調要讓學生學會做主人,教師必須先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再通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學生自身的主體意識,從而展示學生的主體人格。由于長期受傳統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縛,現在的學生已經習慣于做一個在家服從家長,在校順從老師的乖孩子,但隨著競爭的不斷加劇,按傳統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乖孩子已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教師不僅要自己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更要幫助學生擺脫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真正成為教育的主體。
在實踐中,我通過組織一系列“小主人”活動,如“我愛我班”、“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等班級活動,告訴學生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建設學生自主管理型班級打下了扎實的思想基礎。
三、民主選拔班委是開啟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金鑰匙
俗話說:萬事得民心者成功。班干部人選必須過全體同學的考核才能管理好班級。班干部是輪船上的舵手,他們可以帶領班級走向成功,也可以走向失敗。在選拔班干部時必須講民主,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自己的意見。這樣民主選出來的班干部才符合全體同學的心愿,才會有一定的號召力,才能放下身子和同學商討班級的一切事務,擔當起舵手的職責駕駛著“輪船”駛向理想的彼岸。一個班三十多名學生,各有各的特點,成績優秀的,個性懶惰的……異彩紛呈。作為班主任,以“知人”為前提,了解每位學生的特長優點,思想狀況、學習態度、工作能力,貫徹公正、公平、公開、公認的原則,對有能力、有威信的學生委以重用,對能力差、有明顯缺點的學生注意培養,給她們信心。可以說,信任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用信任來交換信任,是轉化潛能生的良方。
四、建立班級崗位責任制,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
如今的學生,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她們渴望得到尊重,渴望被別人承認,渴望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根據這些特點,本著“尊重學生,提供機會,平等相待”的原則,我在班級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的同時,建立了班級崗位責任制。班級設立各種各樣的崗位,如勞動委員、學習委員、衛生檢查員等,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揮各自的潛能。班級還建立“值周班長制度”。制度規定由值周班長組建班委,開展日常管理工作。這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精神,鍛煉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使更多的學生在班級管理活動中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有些一直被認為“差生”的同學,通過當選“執政”,紀律意識明顯增強,學習明顯進步,同時也展現了自己出眾的組織才華和能力,令老師和同學們刮目相看。這也使她們找回了自尊,增強了自信,讓他們發現自己原來也很棒。
五、班內一切事務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學生的自我教育。”面對日新月異的21世紀,我們的學生需要自己去努力,去拼搏。如果班主任一味放心不下,成天像“保姆”一樣“泡”在班級里,必然存在著明顯的弊端。我們應該放權,讓學生“練飛”。下放權利,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關鍵在于培養學生干部,并引導學生實現自我管理的方法,及時幫助她們總結經驗以便提高。如:我在擔任12形象設計(1)班班主任時,我先培養一批有組織能力的班干部,放手讓她們去管理好班級的一切事情,由班干部將班內事務做好分工。今學期我班班干部決定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每周有一個小組負責,組長都十分負責,她們把每一件小事都責任到人,為了取得好的成績每個組長都十分負責,當老師不在時,班長會充當“小老師”,布置大家做作業、讀書等;學校有活動時,班干部集思廣益,為班里積極出謀劃策。組織同學唱歌、跳舞;集體勞動時,布置同學把環境衛生打掃干凈,起督促作用。同時又開展起“優”帶“差”的活動。一學期來,全班的成績有所提高了。
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我們的教育目的,要達到目的完成教育任務就要使全體學生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全員參與,共同努力。我們要給學生一個鍛煉的平臺讓她們施展才能,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在自主管理班級的實踐中培養學生管理、分析及處理事務的能力,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綜合素質將要得到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1] 車廣吉.《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7
[2] 萬 瑋.《班主任兵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6
[3] 麥克馬蘭.《班主任一定要面對的9個問題》.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