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顯濤
摘 要:概念是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它是學生認識物質屬性極其規(guī)律的起點。在現行初中化學教材中,有許多精煉的化學概念,這些概念是用簡練的語言高度概括出來的,常包括定義、原理、反應規(guī)律等。
關鍵詞:化學;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189-01
概念是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它是學生認識物質屬性極其規(guī)律的起點。在現行初中化學教材中,有許多精煉的化學概念,這些概念是用簡練的語言高度概括出來的,常包括定義、原理、反應規(guī)律等。其中每一個字、詞、每一句話、每一個注釋都是經過反復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義,以保證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學性。化學概念是學習化學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準確地理解概念對于學好化學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都有待培養(yǎng)和提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講清概念,把好這一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就新課程教學改革中,如何做好初中化學概念教學進行闡述,僅供大家參考。
一、加強直觀教學
初中學生由于年齡特征原因,他們的思維主要以直觀為主。因此,在進行化學概念教學時,要盡量利用直觀的手段。比如,原子、分子的結構,它們是微觀粒子,看不見,摸不著,學生想象不出來。這時候,老師可以用模型來幫助學生的認識原子、分子等微觀粒子的結構,從而形成原子、分子等概念。
多媒體技術也是很好的直觀教學,因此在具體的化學教學中,我們應該重視它、用好它。利用多媒體動畫,可以讓化學反應過程清楚的展示出來,讓學生清晰的看到:在化學反應時,分子分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二、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概念的本質
對化學概念的理解不能是支離破碎的,而應該是全面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并能利用化學概念解決實際問題。如果學生不能深刻的理解化學概念,他們只能死記硬背的學習概念了。學生死記化學概念,就不會靈活運用,那就等于沒有掌握化學概念。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要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概念的本質。比如,水變成水蒸氣,很多學生錯誤的認為它是化學變化,那就要向學生講清楚:水蒸氣的本質仍然是水,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不是新的物質,因此它屬于物理變化。同樣,水結成冰、電燈發(fā)光等變化,都沒有新的物質生成,它們都屬于物理變化。
在具體教學中,老師要對某些化學概念需要進行剖析,才能幫助學生透徹的理解。尤其,要幫助學生領會其本質意義。比如,催化劑這個概念,一定要讓學生理解其中的“改變”的含義,它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減慢;“不變”的含義是指質量與化學性質,很多學生將“改變”理解為只有加快,講“化學性質”誤認為是性質。事實上,物質的性質包括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因此,概念中的化學性質不能隨便的理解為性質。又如,氧化反應概念中的氧,很多學生錯誤的理解為氧氣,事實上,概念中的氧不只是指氧氣,它還包括含氧化合物中氧的意思。
由上可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利于剖析的方法對概念進行教學,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概念的內在含義。
三、利于對比方法幫助學生正確的形成概念
化學上很多概念具有對立性,如果在教學中采用對比的方式進行,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領會概念的含義,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分解反應與化合反應;純凈物與混合物;單質與化合物等等,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對比就能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它們。
四、利用實驗幫助學生建立化學概念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化學教學中無任怎樣重視實驗都不過分的。在初中化學概念教學中,同樣要重視發(fā)揮化學實驗的作用。比如,飽和溶液與未飽和溶液,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親手配制,這樣能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其含義。同樣,溶解度、質量守恒等概念,都可以用實驗讓學生建立概念。否則,老師空洞的講解,只能使學生聽的枯燥。
五、加強引導,注重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緊扣概念,弄清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既有助于學生理解概念,又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視野。如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材P48關于“鹽”定義為組成里含有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學生根據定義可能無法判斷NH4NO3、NH4Cl等物質是否為鹽。對此,教師可以將鹽的定義延伸拓展一下,組成里含有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以后學生再遇到這類問題就不會困惑了。另外,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氣體或水生成時復分解反應才能發(fā)生。在介紹侯氏制堿法時,學生無法理解:NaCl+NH4HCO3=NaHCO3+NH4Cl的反應類型。如果教師將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延伸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氣體或水或難電離的物質或溶解度更小的物質生成時復分解反應才能發(fā)生,學生便很容易理解了。
六、正確辨析,注意概念之間的區(qū)別
物質分類一直是近幾年中考考查的重點和熱點,考查的方式靈活多樣,題型背景層出不窮,混合物和純凈物辨析區(qū)分更是許多省市命題考查的熱點。對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正確辨析,注意概念之間的區(qū)別。如“純凈物”只有一種物質組成,有固定的性質,有固定的化學式。“混合物”至少有兩種成分,每種成分都保持各自的性質,而且每種成分之間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通常沒有固定的化學式。據此學生結合自己的化學認知結構便可以正確區(qū)分純凈物和混合物了。
七、系統(tǒng)分類,注意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
化學概念雖多,也是一個個地形成的,要善于引導學生將概念逐步系統(tǒng)歸類,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例如,在學習了原子、分子、元素、單質、化合物這幾個概念后,總結這幾個概念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突出元素在這幾個概念中的主導地位,揭示這幾個概念的從屬關系、組成與構成關系、宏觀與微觀的關系。
總之,化學概念是學習化學的核心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化學概念教學質量,加強學生素質教育,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堅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采用多層次、多途徑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進行化學基本概念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準確理解與掌握概念,而且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掌握研究化學問題的方法、思路以及應用概念解決化學實際問題的能力。由于學習對象的不同,基本概念的內容、難度不同,化學基本概念教學的方法和形式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只有不斷的對出現的基本概念知識結構進行總結才能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能力,不斷提高化學基本概念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