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俊巖
摘 要:我們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現狀是不容忽視的,社會上,學校里,家庭中發生的許許多多,青少年犯罪,犯法自殺、自謔的現旬,為我們亮起了警告信號,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擔負起來,不僅僅只看問題,分析問題的水平上,而應趕快行動起來,嘗試不同的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材,從而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實際的意義。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247-01
21世紀的青少年處于改革發展和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他們自主意識強,思想敏銳,行為大膽,果斷,打扮新潮入時,不拘一格,但處于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同時受到的心理困擾是十分明顯,心理矛盾非常突出,從近幾年來,我們通過調查了解到的情況看,社會環境,學校環境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尤其存在的不利因素,直接危害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導致了學生產生各種心理障礙,下面我就這些問題做一簡單的分類:
一、厭學問題
學習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務,圍繞學習與厭學問題占青少年的心量問題的主要部分。
1、學習任務繁重,競爭激烈,父母的期待值過高,使得學生精神壓力越來越大,這種情緒的循環往復,使他們對學習既無奈,又恐懼。[本文轉自:lunwen.1kejian.com]
2、厭學是目前青少年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這不僅是學習差的同學不愿學習,就連成績很好的同學也有這種傾向,尤其遇到別人考試作弊,老師又對自已不理解,從而便這些所謂好學性也不想努力再學習。
二、人際關系問題
這也是青少年反映最多的問題,實事上,青少年所接觸或要處理的人際關系無非就是: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父母子女關系,而這些簡單的人際關系卻因青少年心理的不成熟而象大山一樣,壓在他們的心頭。
1、與教師的關系問題,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過多干涉學生的業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惑和煩惱,青年男女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交流,被老師苛刻的指責,嚴重地刺傷了他們的自尊心,導致對教師的反感對立,而有的學生在老師對待不同的學生態度上,認為老師“嫌盆愛富”輕視自已,認為老師處理不公正,老師是學校中人際關系的核心,是各種人際關系的主要協調者。
2、與同學的關系,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處理不好朋友之間的關系而苦惱,好朋友對自已的不信任,認為朋友不能兩肋插刀,而懷疑友誼的不真誠,使他們內心十分苦惱,不知怎樣才能消除朋友的誤會,內心十分孤獨寂寞,看著朋友減少,又不知該怎樣去做從而懷疑世上沒有真正的友誼,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三、情感類問題
青少年時期是花的季節,在這一階段,人的第二性征漸漸發育,性意識也慢慢成熟,他們情緒較為敏感,易沖動,對異性充滿好奇與向往,當然也許伴隨著出現許多情感困惑,如單戀的興奮,單戀的煩惱,失戀的沮喪等等。
青少年的情感問題并不是簡單的,面對學生如此復雜的心理狀況,做為教育心理工作者,應明確青少年造成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從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具體做法我認為應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在學校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開設心理衛生常識講座,心理調解問題解答,明確認識,矯正觀念,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心理沖突,使青少年通過有效的途徑認識自己,了解別人,學習與人交往的社會技巧,還可有效的使青少年轉移情緒,發泄痛苦,發泄憤怒而防患于未然。
2、現在的青少年處理性,自制力不成熟,許多心理障礙的表現都與不良的行為習慣有關,如失眠。因此對其進行心理調節時,首先是注意日常行為的訓練,幫助其改正不良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教師、家長都要注意自身形象,增加孩子的信任感,教師的教育方法,人格特點,心理狀況對學生起到了言傳身教的作用,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人格,是塑造青少年優良個性品質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關鍵。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現狀是不容忽視的,社會上,學校里,家庭中發生的許許多多,青少年犯罪,犯法自殺、自謔的現旬,為我們亮起了警告信號,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擔負起來,不僅僅只看問題,分析問題的水平上,而應趕快行動起來,嘗試不同的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材,從而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實際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