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文
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產生內驅力,使其智力活動達到最佳激活狀態,并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而且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誘發思維、引導思路,掌握思維的策略和方法,進而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使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可見,問題是科學研究的出發點,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創設問題情境要從學生認知能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問題要適宜,只有這樣才不會在實際操作中事與愿違。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設置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264-01
一、創設懸念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懸念設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據教學需要而定。若把懸念設置在課始,使學生一上課,就有急于學習解決問題知識的需求,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若把懸念設置在課尾,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學生感到余味無窮,從而激發起繼續學習和思考的熱情。懸念可使學生的注意、記憶、思維高度集中,達到心智活動的最佳狀態,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還能促進當前的學習。
二、創設“活動”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探究
學生愛動,而“活動”問題情境正是讓學生動起來,并在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比如教學“游戲公平”一節,要求同桌之間分為甲、乙二人小組,玩“擲骰子”游戲。制定規則并統計得分情況,比較后總結規則的公平性。出示游戲規則:①每人擲一次;②如果擲出的點數小于2,甲得1分,若點數大于2,乙得1分;③如果擲出的小于3,甲得1分,大于3,則乙得1分;④若擲出的點數為4、5、6,則甲得1分,若是1、2、3,則乙得1分;⑤得分高者獲勝。活動過程中,許多學生感覺到概率大小的區別,從而自然而然地體會到游戲公平性的重要性,并能用自己的實踐總結出公平的游戲規則,用剛學過的數學知識進行解釋。
三、創設故事情境,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地設置一個情景,引入學生進入思考狀態。例如,教師在教學《圓的周長》一課時,第一步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播放課件:小灰兔和小白兔進行賽跑,小灰兔的路線是正方形,小白兔的路線是圓形,最后,小白兔獲勝,小灰兔看到后不服氣,它說這樣的比賽是不公平的。教師:“同學們,你們認為這樣的比賽公平嗎?”學生被這個情境吸引住,從而積極地對情境進行思考。這個問題實質上就是看小灰兔和小白兔行進的路線是否一樣長短,小灰兔行進的路線是正方形的周長,小白兔行進的路線是圓的周長,學生們出于對問題的興趣,進而積極地探索和解決問題。教師所創設的這個情境是虛擬現實的情境,將課本知識生動化。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中,數學不再神秘。
四、設“故錯”問題情境,使問題情境具有迷惑性
錯誤是正確的先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抓住教材的重難點在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創設故錯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究、糾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
如教學“平行線”時,某教師創設在桌面擺小棒得出:“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的錯誤結論。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把小棒豎起來擺)來論證教師的結論是錯誤的這樣的故錯情境,不但誘發了學生科學的積極探究,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免疫力”。
五、在新舊知識連接點間創設問題情境
在新舊知識密切聯系的關鍵處創設情境,制造沖突,引導學生提出新的數學問題,溫故知新,激發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欲望,利用已有知識經驗和方法來聯想和探索新知。如;教學《圓柱體積的計算》時,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前邊我們運用轉化的方法把圓形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來推導出求圓面積的計算方法。今天,可不可以運用這樣的轉化方法推導出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呢?大家試試看。”通過這樣的情境,不僅給學生指明了探究的方向,而且也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六、關注學生、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關注學生,就要以學生發展為本,了解他們的認知特點,創設有梯度的數學問題情境,讓學生能“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
1、要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接近學生學習“最近發展區”。教師創設的情境一方面應該是學生熟悉的、能夠理解的,另一方面,情境中隱含的問題應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有關系,同時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戰性的、值得去探究的。這樣既使學生有可能去進行思考與探究,又讓其感覺到現有知識的局限性,從而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未能言”狀態,激起他們強烈的自主探究愿望。
2、要考慮到情境對問題的指向性和暗示性。教師創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誘發學生提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數學問題,避免節處生枝,出現與教學內容不一致的、基本毫無相關的問題,影響教學效率和效果。這就要求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前必須首先弄清楚自己希望學生提什么數學問題,然后有的放矢地創設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們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鍛煉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需要。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從而使得我們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能力都得到相應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周玉仁.《數學課改中的問題思考》.《小學數學教育》.2004:4.
[2] 石寒燁.奏響數學課堂的前奏——淺談提高小學數學情境導入的實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
[3] 代存憲.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創設問題的反思[J].成功(教育).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