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長亮
摘 要:隨著新課改在全國范圍內如火如荼的展開,配合課程功能的改變,評價功能也發生著根本性的轉變。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強調建立多元體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重視評價的激勵與改進功能。為此,筆者認為教師對學生的評語應該全面、具體、真實,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實事求是的反映學生特點,充分反映學生的進步,適當地指出改進意見和希望。每一位教師都應努力寫好評語。作好評價,充分發揮其獨特的教育作用。
關鍵詞:全面性評語;具體性評語;真實性評語;鼓勵性評語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339-01
我國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諷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作為教師,我們最應深刻理解并實踐其中的要義,因為我們從事的是塑造人的事業,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可塑性極強的孩子。有人云:一句話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斯盲極是!
隨著新課改在全國范圍內如火如荼的展開,配合課程功能的改變,評價功能也發生著根本性的轉變。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強調建立多元體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即社會、學校、家長、同學等。重視評價的激勵與改進功能。幾十年來,我國操行評定的傳統方法是程式化的“評語法”。一優點,二缺點,三希望。大多內容空洞,千篇一律,反映不出學生的個性,所以評語改革是這次素質評價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素質教育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我個人認為,評語改革要注意這幾個方面:一是全面性評語辨證的看待學生,用正確的教育觀多方面客觀的評價學生。如:“課堂上積極發言的有你;體育場上努力拼搏的有你;音樂課上盡情高歌的也有你……多希望作文講評課上,老師能念到你的習作。努力吧,老師等待著你!”二是具體性評語。撰寫評語猶如量體裁衣,要具體形象,使評語體現一個個活生生的具體學生,而不是抽象的“學生”,要寫得有感情,突出學生個性特征,做到恰如其人。再如:“課堂上的你勤奮又積極,生活中的你愛好廣泛而又知書達理,不管是舞臺上還是板報欄中,隨處可見你活潑勤奮的身影。21世紀的少年就應是這樣的,希望你能永遠成為學生們的榜樣”。三是真實性評語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實事求是的反映學生特點,充分反映學生的進步,適當地指出改進意見和希望。也就是說教師不僅要看到學生的缺點,更要發掘他的閃光點,評價學生不能摻雜個人情感,抓住學生的“小辮子”不放。提出意見時一定要注意語氣要適當。意見要誠懇。比如:“老師相信你在學習上也不會輕易放棄的,老師幫你趕上來,有信心嗎;再多一些微笑好嗎?微笑屬于任何人,更應該綻放在你的臉上”。四是鼓勵性評語。評語中融入了教師對學生的殷切期望,意在啟發、引導、激勵、鞭策,使學生受到鼓舞和教育。當然教師在撰寫評語時要傾注“師情”,體現“愛心”,使學生通過教師鼓勵的評語找回自尊與白信,獲得前進的動力與勇氣。在語言上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像母子談話般艉娓道來。切記“該生”、“望家長”等生硬字眼。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許多好學生是教師評價的結果,而并非是“分數”、“成績”的鞭管和拷打。孩子需要陽光的照射。需要風雨的吹打,更需要的是教師的理解和贊賞。我們教師更應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評價。我們班有一名學習不錯的學生在教師節前夕送給我一張親手制作的賀卡,并附上一頁漂亮的空白信紙,開頭寫著:請回信。從簡單的三十字中我可以看出這位學生是多么希望從老師口中獲知某些信息。我在考慮了很久以后給了她幾句話,肯定她的個性特點。滿滿一封信中我引用了一句名言,對該生提出了殷切期望:“一支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故春滿園。”并愿她的熱情、活潑、好學感染身邊每個人,祝福他和同學們攜手并進。由此看出,教師的評語并不是在學期總結時才發揮它的作用,我們應瞅準每一個評價機會對學生進行鼓舞、贊許和認可,使學生能健康向上發展。
前一段時間,校內組織全體教師觀看師德啟思錄。在所舉的例子中,有不少學生不堪教師的羞辱、嘲笑、蔑視,而過早的結束了自己稚嫩的生命。其中有位女中學生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她在遺言中寫道:“下一輩子我愿是一位神童,那樣我會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認可。”真摯的話語帶給我們廣大教師們多么太的震撼與啟思呀!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待學生的心要像對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在要摘掉這朵花時。不可抖掉那閃耀著小太陽的透明露珠。我們在對待學生錯誤的行為及愚鈍的表現時,完全可以用另外的方式來代替,即寬容、理解、尊重、鼓勵。我想:這位教師如果平時注意對她的評價,多給予她一些關愛與理解,她是不會選擇這條不歸路的。但愿此類悲劇從我們教師的評價中永遠消失。
一點一點恨積累起來,可能會毀掉人的一生。一點一點愛積累起來會改變人一生的命運。廣大教師們。多留心自己身邊的“愛迪生們”吧讓我們抓住評語這塊“方寸之地”,甩傾注師愛的評語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情與情的交流,來感化、激勵學生。因為譏諷中不會產生“愛迪生”,而創新的評語更具魅力!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努力寫好評語。作好評價,充分發揮其獨特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