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真情深 格高品正
苗再新,山東棲霞人,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便開始活躍于畫壇,屢屢在各種國家級的大型展事上奪冠折桂,顯示出良好的創作態勢和令人擊節的才情潛質。從表面上看,苗再新的作品似乎并沒有特別強烈的個人面貌和戛然獨造的風格特征,但實際上這種在尋常面目的表象之下,努力追求重塑民族藝術時代價值的轉型探索是最難的,也是最為可貴的。因為它既不靠旁門左道的抽象、變形來炫人眼目,也不靠劍走偏鋒的“試驗水墨”來嘩眾取寵,而是老老實實地靠對時代精神的感應和對生活真誠的體驗,來表達自己的價值判斷和審美理想,因此,這種作品是最能夠感動人的,也是最能夠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的。
另外,苗再新的作品在藝術上也并非缺乏個性,恰恰相反,苗再新作品中的藝術個性是十分鮮明的。只是這種藝術個性不是那些淺表的外在花樣,而是既雅俗共賞,具有學術深度的穩定風格。這種穩定風格若用一句高度概括的話來歸納,便是:形真、情深、格高、品正。這其中形真、情深,是苗再新人物畫的形態;格高、品正,是苗再新人物畫的精神。我們首先來看形態。
苗再新人物畫在形態方面的特點是形真、情深。這種形真、情深是由其價值取向所決定的,但同時也是由其創作手法所決定的。我們知道,苗再新的人物畫在造型上是寫實的,而在表現上卻是寫意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寫實落實了“形”之“真”,寫意體現了“情”之“深”。寫實與寫意,二者水乳交融;形真與情深,雙方相互映發,從而構成了苗再新人物畫的最大特征。具體來說,苗再新的人物畫的造型是嚴謹的、準確的。苗再新對于自己所表現的對象既不美化,也不丑化,而是盡可能地做到本色、樸素、質實、生動,每每抓住表現對象在不經意間所流露出來的最精彩、最微妙,同時也最能反映其內心世界和精神面貌的瞬間,使之定格,從而完成其所要創造的藝術形象。
從這一點上來說,苗再新的人物畫首先是立足于“真”的,或者說是以“真”為第一要義,在“真”的基礎上,然后再轉而追求“美”和彰顯“善”的。之所以說苗再新的人物畫“形真”,其理由即在于此。不過,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苗再新筆下的“真”,不是純然客觀的“真”,而是藝術“真”,或者說是一種源于生活和高于生活的“真”。即這種“真”,既不是從先驗理念出發的“美化”或“丑化”,也不是自然主義的“拷貝”或“克隆”,而是主觀與客觀高度統一的“真”。
為這種“真”提供支持和保證的是苗再新豐富而真摯的“情”。一般說來,山水畫、花鳥畫和人物畫由于所表現的對象不同,給人們所提供的藝術美感也是不盡相同的。如果不作狹隘的理解,似乎可以這樣說,山水畫主要致力于表現山水的氣象美,花鳥畫主要致力于表現花鳥的格調美,而人物畫則主要致力于表現人物的情態美。由于人物畫是以“人”作為表現對象的(盡管山水和花鳥有時也可被當作“人”來表現,但畢竟不能代替人物畫),而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閱歷,有性格的,并且這種思想、感情、閱歷、性格和“人”的行為一樣,都是帶有一定時代性和社會性的。故而,人物畫的創作除了造型和筆墨的技巧之外,還需要深入到被表現對象的內心世界中去,與其共同體驗人生和心靈的歷程。因此,從這一意義上說,人物畫創作要遠比山水畫和花鳥畫復雜得多,也困難得多。這種復雜和困難,便主要體現在一個“情”字上……
氣韻流轉 筆落匠心
王國維曾經在《 人間詞話 》中云:“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嬌柔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泵缭傩履軌蛏羁腆w悟其中的玄妙。在他看來,真正的畫家要學古人之心態,讀書蒙養,提高自身內涵,增強底蘊,鞏固學力。盛熙明也言:“翰墨之妙,通于神明,故必積學累功,心手相忘,當其揮運之際,自有成竹于胸中乃能精神融會,或遲或速,動合規矩,變化無常,而風神超邁?!笨梢哉f,苗再新之所以取得現在的藝術成就,跟他多年來承繼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脈和精髓不無關系。
苗再新的人物畫創作富有著古典主義的精致和浪漫主義的優雅。他說,中國畫的發展規律是推陳出新,是繼承發展。師承源流,溫故而知新,絕不能拋開中國傳統文化的熏染。中國畫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發展。只有有傳有承,承傳有序,才能長古長新,把握住文脈,才能創作出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人物畫,才能有自己的心性、境界、筆墨、功力、修養,構建富有時代特色的精神家園。苗再新多年來堅守傳統的藝術思想和極力以傳統文化來支撐筆墨語境的傳承與發展的不懈求索令人敬佩。
中國畫歷來講究筆墨“氣韻”。苗再新在自己的創作中也一直強調“氣韻”。徐復觀先生在 《 中國藝術精神 》 一書中謂:“由氣韻生動一語,也可以窮中國藝術精神的極誼?!敝袊鴤鹘y人物畫之氣韻,具有一種渾然天成的精神品性,通常具有“神氣”和“神韻”,其特點是生動——有生命力,有靈性,生動逼真。苗再新在追求“氣韻”方面孜孜以求,收獲良多。在苗再新看來,有韻則生,無韻則死;有韻則雅,無韻則俗;有韻則響,無韻則滯。“韻”是中國藝術最高之美,相對于“意境”,它是更加貼近中國藝術美學特質的審美范疇。苗再新多年來一以貫之地讓“氣韻”流貫在自己作品中。
在筆墨的表現上,苗再新以淳厚飛揚的頓挫與疏密的線條優勢強化著畫面的形式感,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張力。這都是詩意化的筆墨精神品質與思想品質深化后的一種“文化性”的顯示。在他的生花妙筆下,他崇“勢”尚“韻”的做派,充滿熱情和盡顯氣質修養的筆墨語言構建起他心中的中國畫的新內涵,新語境……
質樸無華 自然為上
在苗再新作品中,盛裝苗女當是其又一重要繪畫題材。許多當代畫家都關注于對少數民族風情表現,尤其是對苗女銀飾和服裝的精致刻畫更是畫家們競相著力表現的,但苗再新卻能不落窠臼,放棄裝飾的手法,超越這種局限和誘惑,從整體和畫面結構上去選擇與處理,以極富情調的寫意筆墨表現少數民族風情的內在神韻,充分發揮筆墨的功力,于豪放中見精微,于率性中顯內斂。
古代人文題材的水墨創作也是苗再新作品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所選取的內容都是人所共知的題材,但在表現方法上,苗再新所具有的文人氣質、學識、修養和藝術功底,以及他在文學書法上的素養和眼光使他能夠突破傳統文人畫的模式,在章法的處理中引入了構成因素,又強調筆墨的寫意情趣,人物的精致刻畫與襯景的大寫意揮灑構成強烈的對比,格調清新、樸實、自然、意趣盎然。
在中國畫的藝術取向和審美標準中,格調是占據統領地位的。苗再新認為,藝術格調的最高境界當是自然。他所謂的自然,“不是自然主義的自然,也不是隨心所欲的自然,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是‘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的自然,是‘至美素璞,特莫能飾也’的自然,是‘渾然天成’的自然?!?/p>
自然是一種藝術創作的追求,更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源自于心靈的純凈,以及對藝術的真誠;是拋卻華而不實的技巧堆砌與賣弄之外的質樸;是藝術旨趣與藝術表現上的大氣。通觀苗再新的畫,正而無邪氣。從造型到筆墨.人物刻畫絕不夸張,造景約不刻意,平淡而樸實,傳統而有新意,體現出“獨任天機摧格律”的自然……
來源:搜狐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