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方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歌劇音樂劇學院 450000)
我國現代民族聲樂的特征與價值探析
李元方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歌劇音樂劇學院 450000)
本文主要闡述了我國現代民族聲樂的特征和我國現代民族聲樂的價值功能,以期不斷豐富我國民族聲樂的演唱技巧和表演形式,將我國現代民族聲樂推向一個新高度。
現代民族聲樂;特征;價值
民族聲樂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審美情趣。現代民族聲樂作為一種演唱藝術,在演唱風格上融入了我國的本土文化,對展現我國民族精神和民族個性起到了極大的積極作用。
我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各民族的語言、地域和風俗習慣等都各有不同,這就形成了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聲樂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民族聲樂的聲音美
民族聲樂的聲音主要指的是音質,它主要包括音色、音量、音域,而音色美是人們對音樂感興趣的關鍵,是歌唱者在練習和表演中不容忽視的基本元素。音色有著任何樂器都無法比擬的震撼力,它是人們情感最直接的表達。在音樂表演中,歌唱者很容易憑借音色強大的震撼力引發聽眾在情感上的共鳴。民族聲樂對音色的要求并不是刻板僵化的,它對不同的音色有著不同的要求,每一種聲音的音色都有可取之處,聲音可以甜美柔和,也可以粗獷洪亮,但只有一點的統一要求,就是歌唱者的聲音要鏗鏘有力,吐字要清。歌唱者要想成功,需要具有自己獨特的音色。在我國,音色的地域和文化色彩主要體現在,陜北人音色腔調洪亮樸實,江南人音色腔調柔和清新等,但只有當歌唱者在自己的音色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后,歌曲才具有很強的美感,這樣才能打動觀眾、吸引觀眾。
(二)民族聲樂的語言美
人類是通過語言來進行思想表達和情感傳遞的,民族聲樂中語言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聲樂與樂器演奏、文字詩歌等具有很大的不同,它將音樂與語言進行有機的結合,造就出了具有語言美和音律美的歌曲,為聽眾在聽覺上創造出了美的享受。由于歌曲中賦有文學氣息的語言文字,這就要求歌唱者在表演過程中要保證吐字清晰、發音標準,確保每一位觀眾都能聽懂,這樣才能準確表達出歌曲的主要內容。我國民族聲樂主要是依靠漢語演唱的,漢語具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它有音調、有音節,它還能夠在語言上押韻、對仗、平仄,歌詞的創作運用這些修辭手法可以實現民族聲樂的語言美。語言能夠體現民族聲樂的藝術性,在民族聲樂中起著重要作用,只有聲音與語言的和諧統一,才能實現民族聲樂的聲音美。
(三)民族聲樂的情感美
情感是民族聲樂的靈魂,歌唱者在進行民族聲樂表演過程中不僅要把歌詞完整清晰的唱出來,更重要的是將歌詞中所包含的情感傳遞給觀眾。只有具有情感的民族聲樂表演,才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歌唱者在民族聲樂表演中要做到聲情并茂,準確傳達出歌曲中的情感,避免單純的追求歌唱技術而造成觀眾在傾聽過程中產生索然無味的感受。歌唱者要依靠自身的文學素養和感悟能力認真體會歌詞中所包含的情感,通過表演將自己體會到的情感傳遞給觀眾,從而使觀眾與歌唱者在情感上達到共鳴。歌唱者在表演前必須對歌曲進行充分的分析,理解、感悟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感,在演唱中依靠聲音將歌曲的情感表達出來,實現以情動人的效果。此外,民族聲樂在不同時期所表達的情感也是不同的,抗日戰爭時期的民族聲樂作品主要激勵人們團結一致、共同抗戰;新中國成立后,民族聲樂作品主要鼓勵人們為新中國的建設而努力拼搏;社會發展到現階段,其情感表達的內容更加寬廣,教導人們孝敬父母、熱愛家鄉、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等。
(四)民族聲樂的視覺美
視覺美主要是對演唱者服裝、動作等方面的要求。歌唱者在表演過程中通過視覺美可以對歌曲起到促進作用。伴舞是民族聲樂表演的一大視覺形式,動作嫻熟、體態優美的舞者可以有效吸引觀眾對歌曲的傾聽。歌唱者的眼神、肢體語言也是民族聲樂視覺美的具體體現,眼神可以在表演中實現與觀眾的交流,而靈活的運用肢體語言可以增強民族聲樂的表演性,為觀眾塑造一個生動鮮活的形象。此外,我國各民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特有的服裝,歌唱者穿著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服裝也可以給觀眾帶來視覺美感。民族聲樂是一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在歌曲創作上要接近聽眾的某個經歷或某種情感,并唱到觀眾的心坎里,使觀眾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眼前浮現出一幅美麗的畫面,為觀眾帶來視覺美感。
民族聲樂在我國已走過了很長的一段發展歷程,它對傳承和發展我國的民族文化起到了巨大作用。民族聲樂發展到現階段以具有極為豐富的價值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承文化
民族聲樂在我國具有很長的一段發展歷程,它在傳承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文化和藝術有著密切的聯系,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與音樂密不可分。我國擁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千百年來,我們祖先在勞動和生活中創造的民族聲樂文化被世世代代的子孫傳遞下來,現有的傳統民歌都是對傳統文化繼承的體現。民族聲樂的發展和創新都是建立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而進行的,這樣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去吸收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可以豐富民族聲樂的歌唱技術和演唱形式,促進現代民族聲樂的發展。
(二)樹立了多元化的審美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民族聲樂的目的一直是讓觀眾形成對美的追求和欣賞。民族聲樂也跟上時代的發展潮流,樹立了多元化的審美,通過形式多樣的唱法和表演形式,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傳統的民族聲樂具有“聲、腔、氣、韻、味”等審美特點,隨著人們對民族聲樂需求的多樣化,其與西方音樂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形成了今天民族聲樂音樂美、語言美、情感美、視覺美的審美特征。民族聲樂在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下,逐漸呈現出了多元化的新格局。
(三)弘揚時代主旋律、振奮民族精神
民族聲樂的歌唱內容主要是贊頌祖國、人民、時代發展等方面。民族聲樂歌曲是對歷史發展的記載,民族聲樂發展到今天,其真正的價值和意義依舊體現在弘揚時代主旋律、振奮民族精神。如從《愛我中華》到《祖國萬歲》《繡紅旗》等,這些記載著歷史的民族音樂都是弘揚時代主旋律、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需要依靠民族聲樂來鼓舞人心,引導人們健康向上,實現人、社會、自然三者的和諧相處。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審美水平逐步得到提高,民族聲樂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潮流,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實現與西方現代聲樂藝術的融合,不斷豐富我國民族聲樂的演唱技巧和表演形式,將我國現代民族聲樂推向一個新高度。
[1]王元鵬.談中國民族聲樂的審美特征[J].音樂生活.2010(01).
[2]王志昕.從原生態元音樂看我國民族聲樂的多元化發展[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1).
[3]王志昕.談民族聲樂的表象信息及其對受眾審美取向的影響[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