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剛 (蘇州工業園區文化館 215000)
首先在體態要求上,芭蕾基訓里要求學生挺拔向上的氣質,在訓練的時候,要求學生時刻的保持體態的挺拔,要求后背直立,兩肩與胯對齊,脖子要微微的上仰,給人以一種向上直立高貴的感覺。芭蕾在運用脊柱的屈伸中,一般以直立為主,并常常以直立形成固定軸,因而人體的后背直立能力和旋轉的垂直感覺非常突出,能夠很好的解決身體重心和直立感。而中國古典舞基訓在體態上,主要以腰為軸心最大的特征就是擰,傾,圓,曲四大要素,首先解決體態上“擰、傾、圓、曲”的曲線美和“剛健挺拔、含蓄柔韌”的氣質美。體態中的“子午相”“陰陽面”“擰麻花”,貫穿著、人體的“擰、傾、圓、曲”之美。身韻課誕生給中國古典舞基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支點,由于身韻課的作用,古典舞基訓在解決功能訓練的同時,更加注重身法、技法、神韻、氣息、內在情感等的高度融合。他的體態特征就是重心下沉,在動作中貫穿了“提、沉、沖、靠、含、腆、移”的動律元素。節奏上強調輕柔、動靜、放收、緩急,對比鮮明,點線結合的特點要求極度柔軟、靈巧的身體素質,從而達到“神形統一,內外結合”的獨特風格,它能使舞者肢體的各部位得到最大范圍的解放。貫穿了呼吸的要求,體現了古典舞的神、氣、韻。在這一點上,中國古典舞基訓改變了芭蕾基訓在訓練上純功能化和僵、死、板的傾向。
在軟開度的訓練上,芭蕾對于胯根的控制能力要求很高。他要求學生從大腿根部開始一直到腳尖,要完全的外開。比如在做控制的時候,芭蕾會要求學生把腿控到180度,但是卻嚴格的要求學生不管是主力腿還是動力腿,都要保持很好的外開。而中國古典舞基訓卻不一樣,比如探海,這個動作要求后腿控制到180度,但是他不要求動力腿保持外開。對于腰的軟度和能力訓練上,古典舞基訓在課上會有大涮腰、風火輪等一系列大幅度的活動腰的動作。而在芭蕾基訓上,就只有一些胸腰的動作,大腰的動作就很少。
芭蕾基訓里,學生足尖上的技巧使用,是芭蕾基訓區別與中國古典舞基訓的顯著特點。足尖鞋將學生身體的重量支撐由面縮小成點,有效的減小了與地面的摩擦力,提高了旋轉的速度,也能使學生的腿部線條看起來更加的修長。由于足尖鞋的特殊構造,需要將身體的全部重量完全支撐在腳尖上面,這就要求學生有很好的半腳尖能力。在平時的訓練上,芭蕾基訓里不管是把上動作還是中間動作,對半腳尖能力訓練的動作很多。到了高年級,從把桿的第一個動作“PLIE”開始就有半腳尖的訓練動作。芭蕾基訓里很嚴格的要求學生把半腳尖站到最高,就是老師經常和我們說的百分之百的半腳尖。而中國古典舞基訓,就沒有足尖上的訓練。在腳腕子能力的訓練上,芭蕾基訓和中國古典舞基訓都是很重視的。雖然說中國古典舞基訓不像芭蕾基訓會有足尖的動作,但是他的很多動作都需要腳腕子有很強的力量才能完成。而芭蕾基訓,因為在足尖上有很多的技巧,單腳在足尖上的跳等,腳腕子只要稍有松懈就會導致扭腳,所以對腳腕子能力上的訓練要求很高。
就拿跳來說,芭蕾基訓中的跳,講究的是輕和開。他要求學生做跳時,有一種輕盈飄逸的感覺。在做跳的時候,上身還是要保持直立的感覺,整個人都是向上的。腿,膝蓋,腳背一直到腳尖都繃到盡頭。不管是主力腿還是動力腿,在空中和落地都要保持完全的外開。中國古典舞基訓的跳,不會像芭蕾基訓那樣要求所有的跳都保持外開。比如說小射雁跳,做的時候就要求動力腿折回來,膝蓋要掖進去。古典舞有些技術的連接,通常應用跑步、拖步或者直接推地跳起,他可以使動作顯出輕、漂、脆的特色。在做轉的時候,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都是直體的,他要求學生整體的感覺都是往上發展的。不管是在足尖上的轉還是半腳尖上的轉,上身都要保持直立,舞姿在轉的時候不會有很多的變化。動作長而舒展,延伸感強。而中國古典舞基訓里的轉,他的舞姿是變化多端的,上身也不是一直都是保持在直立的狀態。在垂直軸上的擰傾能力。如斜探海轉,他要求學生上身擰傾,重心要螺旋。上身要隨著舞姿的變化而變化。不像芭蕾基訓里的轉,只是單一的直立向上。古典舞的旋轉,以擰傾形態的舞姿結構為主要特色。和芭蕾比較還是區別明顯,芭蕾的旋轉都是直體的;我們除了有直體的旋轉之外,很大的特點是身體形態在擰傾旋轉的舞姿造型上的轉,特別是“傾”的平衡重心上的轉。翻,是中國古典舞里的特殊技巧,在芭蕾基訓里是沒有的。因為翻需要以腰為軸,所以對與腰的能力訓練是很注重的。
表達感情發面,芭蕾強調一種單純的技能的訓練,類似四肢機械的訓練。在芭蕾基訓中,很難表現出有血有肉,有情緒情感,芭蕾的線條清晰,簡潔明了。而中國古典舞從中國歷史文化出發,以民族風格特色為主題,貫穿于整個素質,能力,技巧,身體表現力以及它的舞蹈語言各個方面。它具有民族特殊的審美心理,情趣,特征的表現力,是芭蕾難以比擬的。因此,中國古典舞的訓練更能體現中華民族精神,性格以及復雜的內心情感。
我在中專的時候,學的是芭蕾基訓為主。而到了大學后,開始接觸中國古典舞基訓。對兩種基本功訓練方式深有感觸。在中專學芭蕾基訓時,老師對我們的腳下和胯的控制能力要求很高。他時刻要求我們腳下都保持外開的狀態,不管是什么動作,幾乎只要動力腿一動,尤其是離地,就必須要繃腳。還有腿也要伸直延長。要把腿部的肌肉拉到最長。中國古典舞基訓在訓練主力腿并不要求特別外開,如“探?!薄磅哐唷钡?。在做動作時,中國古典舞基訓比芭蕾基訓更多了身韻方面的訓練。中國古典舞基訓要求學生做動作的時候要有神,做的動作要有韻律。對于舞蹈專業的學生來講,中國古典舞的身韻教學是很重要也很有用的。在舞蹈表現力方面,芭蕾基訓是有所欠缺的。想要培養出一名優秀的舞蹈演員,就要把中國古典舞基訓與芭蕾基訓訓練體系相結合。以上就是我對芭蕾基訓與中國古典舞基訓進行的簡單的比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