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轉民》雜志2014年總目錄
正能量 / 黃桂利(2014.1)
新春寄語 / 李東海(2014.2)
人勤春早 / 冀中仁(2014.3)
做好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大文章 / 東海(2014.4)
五月的記憶 / 東海(2014.5)
懂得珍視與放棄 / 冀中仁(2014.6)
轉的關鍵是升級 / 東海(2014.7)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推進深度軍民融合/ 徐振川(2014.8)
變與不變——改版絮語之一/ 冀中仁(2014.9)
講好中國軍工故事——改版絮語之二/ 冀中仁(2014.10)
健全法規體系推進軍民融合/ 東海(2014.11)
堅持依法治企 推進軍民融合/ 東海(2014.12)
強化創新,調整產品結構,實現科學發展 / 楊志剛(2014.1)
加快總裝造船步伐 推動民船產業發展 / 王渭齡(2014.1)
苗圩:化解產能過剩痼疾要邁過三道坎(2014.2)
許達哲:以“探月夢”托起“中國夢”(2014.2)
國外軍民融合發展情況及啟示(一)/ 金一南(2014.4)
推動工業和信息化領域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之管見 / 屠森林(2014.5)
國外軍民融合發展情況及啟示(二)/ 金一南(2014.5)
以軍民深度融合推動航空強國建設 / 林左鳴(2014.7)
當好海洋裝備領域的排頭兵 / 胡問鳴(2014.7)
中國軍民融合發展概況 / 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2014.9)
全面推進軍民融合相關改革/ 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
心(2014.10)
軍事能力建設中的軍民融合(上)/ 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2014.11)
毛澤東關于核武器的戰略思想永放光芒——紀念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兩彈一星研究會(2014.11)
軍事能力建設中的軍民融合(下)/ 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2014.12)
深入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戰略思考 / 方正起(2014.2)
探月工程管理模式的成功探索與啟示 / 袁和平(2014.2)
國企市場化改革應注意三個問題 / 劉震 (2014.3)
國企改革:突破藩籬 再啟征程 / 楊虎林 武鵬(2014.3)
“地溝油”變身航空油的困境與出路 / 賈懷東(2014.3)
在軍民融合式發展實踐中實現互促共進 / 高成貴(2014.4)
習近平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思想初探 / 趙淑珍(2014.4)
論軍民融合式軍事逆向物流五大戰略實施路徑 / 霍炬(2014.5)
國防建設規律統領國防工業軍民融合發展道路研究 / 范肇臻(2014.6)
軍民融合強軍固民——新中國成立以來國防建設堅持軍民結合發展戰略回眸 / 魏岳江(2014.6)
海洋能源開發是造船業轉型的戰略面向 / 方書甲(2014.6)
基于創新驅動理論的國防科工業新轉型升級 / 范肇臻(2014.7)
世界各國軍民融合經驗做法研究(1)/ 郭現云 姬志杰(2014.10)
國家經濟安全戰略演進下的軍工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展/ 李可(2014.10)
借重用好資本市場 推動軍工產業深度融合/ 趙淑珍
(2014.11)
世界各國軍民融合經驗做法研究(2)/ 郭現云 姬志杰(2014.11)
軍事后勤保障視野中的甲午戰爭殤思/ 霍炬(2014.12)
優勢民營企業參與裝備科研生產重難點問題研究/ 舒本耀 呂繼超 曹中紅(2014.12)
強化合作長效機制 推動應用深度融合 ——2014年軍工行業與能源裝備領域國產數控機床應用座談會在滬舉行/ 陳晶晶 曹福成 (2014.3)
鞏固發展、繼住開來,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開創國產數控機床應用長效合作機制工作新局面——李東海理事長在2014年軍工行業與能源裝備領域國產數控機床應用座談會發言(摘) (2014.3)
筑起“七星壇” 唱響“借東風”——政府四部委局與兩協會十載合力推進國產數控機床在軍工領域中應用回顧/ 曹福成(2014.3)
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2014上海第八屆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巡禮 / 曹福成 (2014.3)
“武船模式”是如何實現的 / 李高產(2014.1)
武船機遇 / 楊正蓮(2014.1)
讓創新發展勁風鼓滿風帆——全國人大代表、中船重工風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寶生訪談錄 / 本刊記者 曹福成 駱阿雪 鄒曉霞(2014.6)
混合動力車市場與先進電池技術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 /楊建峰(2014.6)
推行資本運作 創新盈利模式 / 蔣必花(2014.1)
巴油BSR深海浮體與錨座項目項目管理 / 劉曉燕(2014.1)
“民參軍”山河智能樹立軍民融合典范 / 陳暉莉(2014.2)
打造特色品牌工程 唱響軍工國企“好聲音”/ 李曉義計方勝(2014.4)
逆水行舟風帆勁——江南造船集團化解產能提升市場份額紀實 / 楊佳佳(2014.5)
科技引領造船 創新驅動發展——同方江新造船逆勢而上,新簽“雙高”船舶訂單 4 億元 / 陳慶華 楊章躍(2014.7)
小“管”撬開“大市場”——凌云集團汽車管路系統“民參軍”發展紀實/ 韓杰 孫海云 趙君(2014.8)
“遼寧艦”上的“凌云夢”——凌云集團燃燒器應用于軍船側記/ 方久林 郭軍(2014.8)
矗立在青山腳下的豐碑——寫在內蒙古一機集團成立60周年之際/ 趙德忠 侯樂(2014.9)
至善之路 永無止境——江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LNG 精益生產示范線建設初顯成效/ 熊雁鳴 肖衛國 舒建良鄒建良 劉博(2014.10)
殷殷注視著“嫦娥”的中國電科54 所人/ 李志廣 曹艷東 莊芳 吳金菊(2014.12)
走內涵式科學發展之路——武漢武船海洋工程船舶設計公司 / 嚴俊(2014.1)
碧海驕子 鐵軍鍛造——UT788CD-1建造管理經驗 / 徐俊(2014.1)
河北長安生產經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 覃鳳娟(2014.2)精益戰略在“融合”中升華——內蒙古一機集團推進全價值鏈體系化精益管理戰略紀實 / 張麗虹等(2014.2)在創新驅動中騰飛——中航工業昌飛加快轉型升級紀事/ 崔連君(2014.2)
全面推進標準化 本質安全大提升 / 楊躍萍 (2014.3)江河潮涌萬象新——中國兵器豫西集團河南江河公司改革發展紀實 / 賀敬濤 (2014.3)
突圍突破突進,軍品售后服務在路上——中國兵器一機集團軍品售后服務紀實 / 王麗 (2014.3)
創新升級調結構,科學謀劃奪先機——中船風帆股份有限公司發展側記 / 楊建峰(2014.4)
深化改革 精益提升——中航工業昌飛“改革管理技術提升年”精益建業 / 崔連君(2014.5)
問道戰車——某新型裝甲裝備誕生記 / 王麗(2014.5)灑向神州“及時雨”——江南LNG售后服務掠影 / 李偉(2014.5)
14人與60萬公里 / 曾小佳(2014.6)
尊重勞動 尊重創造——銀光集團依靠員工辦企業紀實 /史巍(2014.6)
栽好梧桐樹 引得鳳凰來——中國兵器北方惠安公司人才工程建設成效顯著 / 張妮(2014.6)
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群眾路線 堅決改進作風——中航工業昌飛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綜述 / 李蓉 萬首明(2014.6)
全力打造“數字化、精益化、模塊化”現代企業 實現風雷轉型升級蝶變 / 王玉梅(2014.7)
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軍民融合發展的經驗與思考/ 高英(2014.7)
相見恨晚,灤平鐵礦戀上山河綠 / 陳暉莉(2014.7)
夯實基礎 深化改革 創新驅動 為提高核心競爭力鋪路——中核第四研究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發展紀實/ 張磊(2014.8)
核四院一項工程設計榮獲全國醫藥工程設計一等獎/ 張磊 馬國瑞(2014.8)
創新驅動 破繭成蝶——河北華北柴油機有限公司創新驅動,邁上效益型發展之路(2014.8)
堅持自主創新 再塑樂凱輝煌——“把樂凱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軍民融合的新材料及系統服務商’”成為新的戰略定位/ 霍國利 朱海河(2014.8)
做行業發展的領跑者——風帆股份蓄電池產業創新調結構紀實/ 文/楊劍鋒 徐元 圖/楊勇濤 趙崢(2014.8)務實報國 鑄造輝煌(2014.8)
秦皇島首鋼長白堅定走好軍民融合之路/ 宋曉娟(2014.8)
開拓創新跨越發展,精心建設美好中心——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2012至2013年發展紀實/ 韓長青(2014.8)為有活水源頭來——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豫西集團河南江河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節能工作紀實/ 郝紅偉(2014.9)專利技術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楊躍萍(2014.9)一個追求卓越的團隊——記中航工業昌飛試飛站直升機維修中心/ 李蓉 陳建國(2014.9)
“滿堂彩”背后的精彩——記湖南省工人先鋒號、江南公司五分廠054 車間/ 方鋼(2014.9)
走向深藍——中航工業昌飛大力推進裝備建設/ 江非(2014.10)
加強文化融合 促進企業發展——中船重工七〇五所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紀實/ 杜興民 劉飏(2014.10)
聽民需 問民計 謀民生 內蒙古一機集團建立醫療互助保障機制解決職工因病致困返貧問題/ 王莉 劉佳慧(2014.10)
風正業興——中航工業昌飛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紀實/ 馮上濤(2014.11)
“十一”,他們在試驗現場度過——七〇五所某項目陸上試驗見聞/ 杜興民(2014.11)
創新驅動,打造高效快捷的精益物流管理新模式/ 向東(2014.11)
將安全警示貫穿安全管理全過程——惠安公司安全警示工作經驗談/ 李 欣(2014.11)
志圖產業報國 誠信服務社會/ 星達(2014.11)
跟飛33 天/ 郭 瑞(2014.11)
風帆:凝聚智慧和汗水的一場攻堅戰——國內唯一AGM蓄電池生產線成功實現首次批量生產紀實/ 楊建峰(2014.12)
內蒙古一機集團神鹿焊業公司堅守市場 苦尋生存之路/張麗虹(2014.12)
金藍領搖籃——唐銀波創新工作室/ 尹喜 陳儀 權華明韓繼承(2014.12)
構建海工文化的難點與對策 / 徐云友(2014.1)
情系軍工履天職——武昌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軍工文化建設紀實 / 黃剛(2014.1)
文化三題 / 王偉 魏西京(2014.2)
共產黨人要始終懷“憂民之心” / 萬德筠(2014.2)
誰是懦夫——“古巴導彈危機”50年祭 / 尹冰輪(2014.3)
淺論新形勢下軍工科研院所基層黨組織建設 / 王靜(2014.3)
四驅發力 奔向兵器燦爛的春天 / 魏 軍(2014.4)
解決問題是大事 / 余建華(2014.4)
江南的春天 / 方鋼(2014.5)
乘著改革的東風 邁向兵器的春暖花開——《兵器的春天》讀后感 / 張妮(2014.5)
溝通是現代管理的命脈 / 余建華(2014.5)
高揚改革之帆 / 楊殿國(2014.6)
“春天”距“冬天”有多遠?——學習《兵器的春天》有感 / 楊虎林 萇軍紅(2014.6)
整借學變:企業制勝的法寶 / 杜興民(2014.6)
崢嶸60年 / 劉佳慧(2014.6)
中國的文化必須注入科學 / 王 洪(2014.7)
民營軍工企業保密工作要訣 / 葉渭川 張 敏(2014.7)
春天,請在兵器落戶——讀《兵器的春天》隨感/ 孫玉峰(2014.8)
河北軍工文化下鄉文藝演出來到桑干河畔/ 韓正坤 景希朝(2014.8)
河北軍工書畫攝影作品展覽在石家莊舉行/景希朝 梁亞茹(2014.8)
AOS 的星星之火該如何燎原/ 胡娟(2014.9)
改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凝聚改革發展強大力量/ 朱繼龍(2014.10)
培育“零容忍”文化 有序推進安全文化建設/ 張麗虹趙旭東(2014.10)
傳承“軍工魂” 實現“軍工夢”/ 方鋼(2014.10)
習近平總書記執政治國的基本理念和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研究 / 萬德筠(2014.11)
強國夢? 兵工夢? 質量夢/ 楊虎林(2014.11)
我與《走過60 年》/ 王 莉(2014.11)
如何做好一名中層領導干部/ 魏合田(2014.12)
論黨務領導干部在科研試飛中的作用發揮/ 樂沛文(2014.12)
英雄不問出處——閆立忠印象 / 陳明(2014.1)
“王者”之旅——記王宇和他的團隊 / 宋思維(2014.1)
學高為師 身正為范——記中央企業勞動模范、中航工業南京機電電源傳動部科研二室主任邵小鈴 / 黃晶(2014.2)
秘密的地方有“秘籍”——記“全國工人先鋒號”獲得者、江南工業集團五分廠052車間三班 / 曾小佳 游丹(2014.2)
鐵部印象 / 曾小佳(2014.3)
大氣 靈氣 虎氣——記江南公司標兵黃冬元 / 方鋼(2014.4)
巧解難題創佳績——記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獲獎者侯根興 / 王艷萍 于 萍(2014.4)
在實踐中成長 在實干中成才——記凌云太行公司關鍵技能帶頭人靳小海 / 劉麗娟 徐輝(2014.5)
管理在“指尖”——記一機集團在制品系統管理軟件研制者趙凱 / 王艷萍 王麗霞(2014.5)
“三個飯盒”誕生記 / 張宏祥(2014.5)
與“空中加油”精神同行的奮斗者——記中航工業南京機電副總師肖銘 / 李遠征(2014.6)
數控崗位的佼佼者——記一機集團數控車工高級技師王艷飛 / 張麗虹 劉占海(2014.6)
敲打青春的樂章——記中航工業昌飛鈑金廠蒙皮班班長王康 / 李 蓉(2014.7)
馳騁民品疆場的矯健身姿——記江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標兵王健 / 曾小佳(2014.7)
德技雙馨的“藍領專家”——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劉培林 / 王艷萍 崔 巖(2014.7)
寂寞科研,寫意人生——記全國勞動模范、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五十四所副總工程師吳巍/ 莊芳(2014.8)
綻放著“男人幫”里的“鏗鏘玫瑰”——記河北省特等勞動模范、山海關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主任工藝師何麗麗/ 朱潤勝(2014.8)
筑夢“軍工黃埔”——記第四屆黃炎培杰出校長、湖南科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楊可以/ 杜海君 熊光榮 王鴻(2014.9)
素描“周不累”/ 陸湘寧(2014.9)
博學善用成就集團公司級關鍵技能帶頭人——記“2014年河北省勞動模范”凌云太行公司劉永弟/ 徐輝(2014.9)
毛曉宇:“較真”的設備管理者/ 王艷萍 盧英(2014.10)“倔”出一方天地——記“湖南省技術能手”江南工業集團陳小明/ 曾小佳(2014.10)
設備醫師陳全明/ 郝紅偉(2014.10)
從學徒工到技能帶頭人——記銀光集團含能公司儀表計量檢測中心魏智元/ 賈 敏(2014.11)
民兵隊伍里的科技尖兵/ 劉江濱(2014.11)
新時代的“軍人”老班長——記中航工業南京機電熱處理分廠化學班班長郭建寧/ 徐德佳(2014.11)
安全的“守護神”——記“沈陽市十大最美工人”中國兵器遼沈工業集團宋志強/ 韓玉杰(2014.11)
一位80 后心聲:做創新征程的勇者——記湘潭市優秀高技能人才彭湘/ 趙 娟(2014.11)
像“海豚”一樣:潛得深 跳得高——記江南工業集團公司首席專家周欣/ 方鋼(2014.12)
他書寫著成功而精彩的人生——記江西長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一級科技帶頭人陶文斌/ 劉運山(2014.12)
精業務是軍事代表之本 / 彭江濤 (2014.2)
淺議軍事代表對裝備研制合同的管理與監督 / 張永軍(2014.2)
淺議型號裝備的“五性”評審 / 樊虎 王子田 練兵(2014.2)
裝備使用與退役處理的安全性管理與分析 / 樊虎 王子田 練兵(2014.2)
淺議當前裝備使用維修管理的變革及主要工作 / 張林常勝 龐在立 (2014.3)
企業合并重組后的軍代表質量監督工作研究 / 金波 陳松 (2014.3)
“三大評審”的質量控制 / 葉芃(2014.3)
淺議裝備元器件監制與驗收管理 / 耿海峰(2014.3)
論型號裝備“六性”管理組織及職責 / 劉安定 胡勇王子田(2014.4)
淺談信息化裝備大型綜合試驗質量監督 / 朱彩云 牛少紅(2014.4)
型號裝備“六性”評審內容探討 / 魏志鵬 王欣 嚴鴻瑞(2014.4)
新型電磁屏蔽工藝技術研究 / 萇軍紅(2014.4)
對合并重組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監督的對策 / 胡睿(2014.5)
淺議軍用元器件的采購管理 / 韓耀軍 吳鳴鏑(2014.5)淺議裝備綜合保障評審類型及其組織管理 / 劉小利 員志新(2014.5)
建立軍事代表執業資格制度探討 / 趙軍號(2014.5)
加速推進國防動員實戰化步伐 / 王世偉(2014.6)
加強新時期裝備價格管理工作探析 / 朱敏 郭瑞 郭鮮(2014.6)
淺析裝備環境適應性及其技術指標要求 / 陳安定 王子田 練兵(2014.6)
借力發展 互融雙贏 開創融合式發展新局面——武警天津市總隊第三隊十中隊與中核(天津)機械有限公司融合發展經驗做法 / 辛全明 孟凡濤 姜佳汝(2014.7)
同行評審在軟件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 牛少紅 朱彩云(2014.7)
紅外型空空導彈導引頭特點及實現方式分析 / 張紅波魯星 李妙玲(2014.7)
新會計準則對軍品價格的影響分析 / 張忠江 楊 碩(2014.7)
我軍自主可控系統PK 國外軟件/ 魏岳江(2014.9)
淺議軍事代表對“獲證”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監督/ 王磊 員志新(2014.9)
淺議裝備的延壽與可靠性維修性增長工作/ 李予彤 周曉光 張 萌(2014.9)
淺析軍事代表對軍用軟件質量的監督/ 楊雷 楊小良 張忠江(2014.9)
提高人——機系統可靠性的措施探討/ 董安華 劉獻紅(2014.9)
議型號裝備研制工作特點及組織管理/ 杜盼林 劉紅旗楊磊(2014.10)
當前隱蔽斗爭形勢及對策探討/ 余勇(2014.10)
未來空戰特點以及紅外空空導彈作戰能力分析/ 魯 星李妙玲 王國棟(2014.11)
論裝備承制單位質量管理體系專項審核/ 江清波 葉 芃(2014.11)
高原靶場人劍同磨礪/ 萇軍紅 王 飛(2014.11)
完善軍品市場準入制度 鍛造打贏“金剛指”/ 劉勤義(2014.12)
裝備監造管理信息化建設芻議/ 趙軍號(2014.12)
裝備設計中應考慮的人機因素及主要措施探討/ 楊小良董安華(2014.12)
投身原子能工業的初創時期(上) / 懷國模(2014.2)投身原子能工業的初創時期(下) / 懷國模(2014.3)難忘歲月——我的軍工生涯(三)/ 懷國模(2014.4)新中國第一輛坦克的誕生 / 張麗虹(2014.4)
T—54坦克:60載寶刀不老 / 冀中仁(2014.4)
難忘歲月——我的軍工生涯(四) / 懷國模(2014.5)“核司令”程開甲:從隱姓埋名到叱咤科壇 / 余瑋(2014.5)
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軍工質量管理——我的軍工生涯(五)/ 懷國模(2014.6)
建立統一的技術基礎體系——我的軍工生涯(六)/ 懷國模(2014.7)
回眸河北省國防工業30年發展歷程(1964-1993)/ 程竹林(2014.8)
中國第一臺復印機誕生記/ 曹德全(2014.8)
建立統一的技術基礎體系——我的軍工生涯(七)/ 懷國模(2014.9)
貫徹軍民結合方針——我的軍工生涯(八)/ 懷國模(2014.10)
在新的中央專委領導下實現跨越發展——我的軍工生涯(九)/ 懷國模(2014.11)
離職退休以后——我的軍工生涯(十)/ 懷國模(2014.12)
走具有武船特色的現代造船之路 / 楊國安(2014.1)
中日鋼箱梁制造技術的差距 / 阮家順(2014.1)
推進后勤裝備生產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思考 / 張磊 楊芳華/于鑫 (2014.2)
完善文職人員制度 深入推進軍民融合型人才體系建設 /李秀玲 李德軍 (2014.2)
國家秘密刑法規制淺議 / 呂哲 任學婧 (2014.2)
淺談軍工工程建設項目管理 / 藺善祥 孔慶瑜 孫義波任作偉(2014.2)
美國激勵國防工業研發創新的主要做法及啟示 / 劉碩揚(2014.3)
通航培訓機構建設研究 / 王孝慧 趙亮 韓龍寶(2014.3)
爆破器材靜電安全技術研究 / 萇軍紅 (2014.3)
淺論現代軍工工程項目管理 / 曹霆(2014.3)
國有航天企業投資決策管理模型研究 / 何周 王晉萍王光輝(2014.4)
完善非戰爭軍事行動經費保障與監督的幾點思考 / 陳茂捷(2014.4)
云計算軍事應用及其涉密網絡防護 / 劉偉(2014.4)
淺析軍工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曹霆(2014.4)
通信裝備試驗標準化研究 / 曹萌(2014.5)
武器“綠色制造”研究 / 何澤文(2014.5)
行業注冊管理對我軍軍官在職培訓軍民融合式發展的啟示 / 周立春(2014.5)
淺談圖樣和技術文件的審查標準 / 王紹威 朱彩云(2014.5)
裝備型號研制項目中風險管理探討 / 姬志杰 郭現云(2014.5)
論柔性化后勤裝備維修外包合同管理 / 霍炬(2014.6)淺談軍工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的建設研究 / 姜天一(2014.6)
淺談軍工單位保密工作 / 岳薇(2014.6)
黑龍江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現狀與問題研究 / 姜天一(2014.7)
轉型期的國防經濟發展研究 / 李佳靜(2014.7)
裝備承制單位資格續審工作探討 / 趙軍號(2014.7)
淺議裝備的壽命及定壽工作管理 / 劉獻紅 楊小良(2014.7)
積極推進軍民融合是軍工企業的重要任務/ 溫焱(2014.8)
拓寬發展模式,推動警地院校教育融合深度發展/ 李德軍(2014.8)
軍事院校軍民兩用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問題及對策/ 李文釗 任旭 傅振華 陳亮(2014.8)
非公經濟參與國防和軍隊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劉碩揚(2014.9)
淺議我國國有企業改革路徑——基于國企資本布局、混合所有制、法人治理的點滴思考/ 倫更永(2014.9)
北斗發展步入黃金期,如何推動產業化發展/ 馬智偉(2014.9)
背板沖切機的研制/ 曹志南(2014.9)
淺議軍工產品質量管理的持續改進/ 張忠江 楊雷 胡穎穎(2014.9)
軍用運輸機國際市場分析/ 廖忠權(2014.10)
論研制生產交叉狀態下的裝備質量監督/ 劉德年(2014.10)
淺析軍用軟件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楊小良 楊雷 張忠江(2014.10)
軍工科研院所大質量管理的實踐與創新/ 趙瑞全 徐貴來(2014.10)
清代軍民融合式發展的主要做法研究/ 霍 炬(2014.11)民營軍工企業科技檔案管理研究 / 李 莉 葉渭川(2014.11)
我國刑法對國家秘密保護之完善 / 呂 哲 張麗霞(2014.11)
技術決定論之悖論/ 李 曦(2014.11)
淺探物聯網在智慧軍工的應用及智慧軍工產業鏈/ 柏蕓張蓬 聶題(2014.12)
武器裝備質量監督的創新研究 / 葉芃(2014.12)
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任韜哲(2014.12)
國外軍工企業轉型升級的經驗借鑒與啟示/ 李燁 楊存堯 張瀟淼(2014.12)
2014:安倍意在“強大日本” / 李大光(2014.2)
中日對抗:當今中國嚴重的外部挑戰——2014中日關系淺議 / 曹永勝(2014.2)
烏克蘭在角力中走向何方 / 曹永勝(2014.3)
昆明恐怖襲擊令人發指 / 王君 李大光(2014.3)
馬航失聯航班救援行動凸顯海軍海上救援作用 / 查長松李大光(2014.4)
美國全球軍事戰略調整及影響 / 任海平(2014.4)
中美步入穩定構建新型大國軍事關系之途 / 孫雙義 李大光(2014.5)
三北防護林之殤 / 賈懷東(2014.5)
中國的核安全政策給世界核安全提供正能量 / 李大光(2014.6)
烏克蘭危機與大國博弈 / 曹永勝(2014.7)
柔性生產下的日本裝備采購體制改革研究 / 趙 強 趙英杰(2014.7)
烏克蘭危機與大國博弈(二)——烏克蘭危機的啟示思考/ 曹永勝(2014.9)
北約俄羅斯黑海同時“擺擂”/ 王君 張 東(2014.9)
東北亞區域安全機制缺失原因分析/ 李大光(2014.10)
中外軍隊如何管理使用手機/ 魏慶(2014.10)
俄羅斯對烏克蘭強硬戰略幕后的幾個因素/ 曹永勝(2014.11)
珠海航展:展示中國綜合國力的舞臺/ 李大光(2014.12)
珍藏在武船的一段記憶 / 孫寧(2014.1)
“密電碼”被竊與國運相搏 / 巴丁(2014.2)
戰爭史奇聞:抗戰中中日兩國戰而不宣 / 康鵬(2014.2)
洋務運動及其孕育的近代軍事工業——寫在江南造船廠建廠150周年 / 袁和平(2014.6)
首次軍轉民技術創新大賽啟動 國防企業全力支撐——第
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軍轉民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 曹福成(2014.7)
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西南地區會員單位座談會在成都召開 / 陳晶晶(2014.7)
超聲波流體動力納米分散技術應用交流會在京舉行 / 鄒曉霞(2014.7)
建立管控體系 推進子公司自主發展 / 孫寧 陳仙求(2014.1)
鋼箱梁U肋生產作業實施精益生產管理 / 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4.1)
關于信息化如何支持集團管控的思考 / 胡昱紅(2014.1)
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主動作為謀求共贏(2014.8)
積極發展軍民融合產業著力打造河北經濟的新引擎/ 徐振川(2014.8)
20家單位獲省軍民融合產學研用示范基地稱號(2014.8)
“五位一體”推動軍民融合型企業加快發展(2014.8)
奇特的春聯 / 林莉(2014.2)
珍藏 是對往昔的無限眷戀 / 楊黎明(2014.2)
工房外的趣味健身運動會 / 方鋼(2014.2)
講好中船重工人的故事(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