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水淼

約五六年前,我去豫園古玩收藏品市場淘寶,在“珍寶館”某商家處發現一張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23軍戰士邱毓敏的“黨報通訊員證”。因店主是熟人,且在他那里買過不少藏品,見我喜歡,他就將此證贈送給了我。回家后,我將這張“黨報通訊員證”放入收藏冊,當時并未太在意。
三年前的一天,我上網瀏覽時偶然從《上海通》官方網站查到,“上海地方志辦公室>專業志>上海婦女志>人物>英烈名錄”中有邱毓敏的名字和簡要事跡,才驚訝地發現這竟然是一件烈士的遺物。當時,就曾萌發過捐贈給有關國家機構收藏展示的念頭。
據上海地方志“英烈名錄”介紹:邱毓敏,女,1933年1月(龍華烈士紀念館登記為1932年1月)生,浙江鎮海人,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員。1950年3月在私立上海民智中學求學時參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23軍68師司令部打字員。1952年8月在寶山羅店鎮司令部遇難犧牲,是一位年僅20歲的花季少女。
這份“黨報通訊員證”共四頁,彩色鉛印。此處的“黨報”指的是第三野戰軍23軍政治部“戰地社”于1946年7月創辦的《戰地報》。封面為多份《戰地報》圖案及紅色“黨報通訊員證”仿宋體六個大字,封底為“模范黨報通訊員條件”;內頁有邱毓敏烈士的任職聘書及“通訊組和通訊員的任務”說明,還有“八一”軍徽與報刊宣傳圖案等。發證時間1951年7月13日,正值《戰地報》創刊五周年紀念日。
近現代,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為了國家繁榮富強,無數的英雄獻出了生命,烈士的功勛彪炳史冊,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為了弘揚烈士精神,緬懷烈士功績,培養公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于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定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并規定每年的這一天國家將舉行紀念烈士活動。
2014年9月初關于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消息見報后,再一次激起了我捐贈邱毓敏烈士“黨報通訊員證”的熱情。經主動聯系,同年9月25日,我終于完成了這一心愿,辦妥了相關捐贈手續,在我國首個“烈士紀念日”之前,將這份邱毓敏烈士的“黨報通訊員證”捐贈給了上海龍華烈士紀念館,為他安頓了新家。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