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343000] 唐艷華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人民檢察院[343000]/文
?
基層檢察院開展民事執行監督工作的主要經驗
●王志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343000]唐艷華****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人民檢察院[343000]/文
內容摘要: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明確了檢察機關對法院的執行活動的監督權,對于保護當事人實現“紙上的權利”向“現實的權利”轉化,推動人民法院依法執行,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人民檢察院為例。通過分析基層檢察院開展民事執行監督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經驗,總結出提高民事執行監督效果的方法,以期推動民事執行檢察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民事執行檢察監督監督效果主要經驗
近年來,民眾對執行工作的意見反映比較多,許多基層檢察院將民事執行監督工作確定為民行檢察工作今后的重點,對民事執行工作要以穩步發展為主,做實每件案件,積極打造精品案例。例如,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人民檢察院組織民行檢察業務部門的人員,除組織學習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相關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外,還派員到國家檢察官學院和省院等地學習,增加干警的監督意識,打牢思想和理論基礎,并注重學習借鑒其他省市的經驗,提高辦案人員的理論素養和業務能力。通過組織學習,深入學習中央和高檢院關于民事執行監督工作的布署,科學制定并調整民事執行監督工作方案,推進執行監督工作的實效性,努力將民事執行監督工作打造為民行檢察工作新的增長點。
檢察機關的職責是發現問題、糾正錯誤、提出建議、支持配合、促進和解、監督不越界。為做好對民事執行活動的監督,多數基層檢察院對法院正常執行活動遵循不干預正常執行活動原則、合法原則和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從不對法院正常執行活動指手畫腳,更不會代替人民法院進行執行活動。民事執行監督工作要以事后監督為主,除了個別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外,盡量避免進行現場監督,不搞事前監督。例如,近幾年來,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檢察院多次派人到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法院執行局了解區法院的執行案件的辦案流程和具體操作情況,增進了檢察工作人員對人民法院執行活動的了解和認識,加深對“執行難、執行亂”等問題的理解和體會,以期對執行活動中的問題多發環節以及執行監督的理念更準確的把握,提高執行監督能力,促進檢法之間的溝通交流,共同推動執行工作依法、規范開展。
不論是執行法官,還是民行檢察官,都是司法實踐者,都是為了保證法律統一正確實施,保障司法權威,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利益。執行工作要良性發展,需要檢察機關的外部監督,法檢兩家的良性互動有助于共同推動法治的進步。當然,在與法院的溝通協調時,要注意方式方法,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對于執行活動中的違法情形要仔細審查、區別對待。如果僅僅是程序瑕疵,沒有影響實體,或者是工作疏忽,沒有給當事人造成實際損失,盡量采取適當方式與法院溝通情況,交換意見,并耐心向當事人釋法說理,但如果經調查核實確實存在嚴重違法,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甚至執行人員涉嫌違法犯罪的,則應當及時果斷采取監督措施。
一是將人大等機關交辦、督辦的案件作為執行監督的重要案源。由于民事執行監督工作剛剛起步,群眾對檢察機關這一職能不太了解,執行監督案件的案源主要來自于人大、政協、政法委及法院和信訪部門等。二是在辦理過程中,加強與各相關單位的溝通協調,協力促進案件的有效解決。三是向上借力,主動爭取市院的指導和支持。例如,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人民檢察院在調查長期得不到執行的案件遇到困難時,及時將該案情向市院民行處進行匯報,市院就該案的工作思路、關鍵節點的取證要求,以及如何借此機會向政府單位開展法制宣傳等作出部署,并派員與區院同志共同督促被執行單位履行完執行義務。四是向內借力,加強與自偵部門的配合協作。自偵部門在辦案手段、辦案力量、經驗方法等方面有明顯優勢,對于重大疑難的執行監督案件,加強與自偵部門的配合,做到優勢互補,合力推進。在協作過程中,特別注意配合范圍的把握,避免擴大范圍,造成民行部門調查權的過界,與自偵部門的偵查權混淆。
在書面審查的基礎上,適度行使調查權。書面審查是辦理民事申訴案件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民事執行監督案件也不例外,法院民事執行卷宗記載的內容通常比較簡單,僅憑書面審查卷宗及當事人提供的材料不可能完整地反映案件事實,這時就應行使調查權。在查辦執行監督案件過程中,主要開展以下調查:一是對案件材料的調查。除了對法院已歸檔的卷宗進行調閱審查外,更多的是指對未歸檔的案件材料進行調閱,而且大部分的民事執行案件,只有辦案人手中的案件材料才能反映案件的真實情況。二是對當事人及其他涉案人員的調查。申訴人申請監督時,其申訴理由往往有失偏頗,在審查申訴材料和調閱案件卷宗后,需要對各方當事人以及案涉其他人員進行調查詢問,以達到對案件客觀公正的了解。三是對執行人員的調查。由于執行人員對案件的執行情況最為清楚,而且有的執行案件在執行過程中辦案人經常更換,對執行人員進行調查詢問,可以有針對性地了解具體執行過程和案件的下一步走向。因此,應將詢問執行人員作為執行案件辦理的必要環節。四是對執行過程中涉及的相關部門的調查。執行案件往往涉及政府部門和民間機構,對于上述部門和機構進行調查取證有助于厘清案件事實。
對民事執行活動的法律監督是對重點案件的監督,而不是對全部案件的監督。針對人員緊張的實際情況,基層檢察院應重點加強了對當事人提出執行異議、超標的執行、應當執行而不執行、不應當執行而執行以及錯誤執行案外人財產和執行法官違法執行等幾類案件的監督,同時對有重大社會影響、社會輿論比較關注的案件,也予以重點監督。在辦理執行監督案件時,著重審查法院采取執行措施中的每一個細節,在細節中發現問題,找到監督的突破點。例如,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人民檢察院歸納總結了執行流程各階段可能出現的風險節點,執行準備環節中,可能出現未依法送達執行通知書的情形;財產調查環節中,可能出現未遵循“四查”標準調查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財產查控階段未及時明顯超標的或者違規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的財產;財產變現工作中,可能出現評估、拍賣環節存在違法違規、案款分配與發放工作未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等。因此,開展執行監督工作,需要適應執行活動中復雜情況,面對不同的案件要采取不同辦案思維,智慧與謀略并舉,以實現良好的監督效果。
作為監督機關,監督法院執行活動是否規范的同時,檢察機關也必須嚴格規范自身。例如,江西省吉州區人民檢察院民行部門一直重視民事執行監督工作的規范化建設,主要圍繞三個方面來開展:一是規范辦案程序,對受案、調卷、調查、息訴、發文等程序,均制訂了嚴格的規定。二是規范監督文書。一方面是檢察建議格式的完整規范,“檢察建議”中必須體現出案件的來源、當事人基本情況、基本案情、申請人的訴求以及對方當事人的意見、監督意見的理由和法律適用;另一方面是作出檢察建議的程序必須規范,民行部門在決定發出檢察建議前必須由辦案人提交科里討論,討論通過后,擬制的檢察建議須經檢委會討論通過,并由檢察長簽發。三是規范辦案機制。對上下級溝通機制和職務犯罪線索移送機制進行嚴格規范,避免工作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