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衛民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610064]
?
背景與方略:中國《刑事訴訟法》第三次修改前瞻——基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的思考
文◎左衛民**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610064]
2014年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宏偉藍圖與具體路線。《決定》對中國法治建設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在這一宏觀背景下,《刑事訴訟法》應該以《決定》的精神為理據,適時進行必要的修改。
《刑事訴訟法》有必要展開第三次修改。理由如下:第一,1996年與2012年兩次修改都是不徹底的改革,并未完成刑事訴訟制度現代型轉型的重大歷史使命。第二,我國當前《刑事訴訟法》與《憲法》的關系尚屬疏遠,需確保兩法的良性互動。第三,回應社會各界已經達成的程序正義共識的需求。
具體來說,改革應該著眼于以下方面:第一,打造充分體現憲法精神與人權保障優先的刑事訴訟制度。憲法所規定的公民權利與自由應在刑事訴訟立法中得到充分體現,確保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憲法條款在《刑事訴訟法》中得到更具體、細致的反映。第二,真正構建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在審判階段,需以庭審為中心,并真正確立直接言詞原則。第三,推行普遍有效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加快推動我國法律援助服務體系建設,制定出更為詳細的法律援助標準和服務范圍,不斷擴大經濟困難群體法律援助的覆蓋范圍。第四,構建真正契合中國國情的陪審制度??茖W合理地規定人民陪審員的任職條件與選任制度,以保障符合條件的公民都有機會參與到陪審之中。第五,著力解決非法證據排除難的問題。應改變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即從有利于偵控機關轉向制約偵控機關。
(摘自《現代法學》,2015年第4期,第3-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