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剛
從產業集聚視角看電子商務創業園區
徐金剛
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日益在國際貿易和商業領域得以廣泛應用,電子商務應運而生并蓬勃發展,各地紛紛興建電子商務創業園。電子商務創業園主要通過空間集中、競爭協作、資源共享等途徑實現集聚效益。本文以湯浦童裝電子商務創業園為例,從產業集聚視角探討電子商務創業園區的集聚效益與主要影響因素。
2013年5月,依托上虞湯浦童裝生產基地和專業市場優勢,由湯浦中國針織童裝城有限公司為主建設開發的“湯浦童裝電子商務創業園”正式開園。園區位于湯浦中國針織童裝城內,面積20000平方米,是上虞區首個電子商務聚集地和創業孵化基地。
已建的湯浦童裝電子商務創業園集網絡平臺、物流平臺、培訓平臺、商業信息平臺、咨詢服務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既有諸多功能性服務,同時又受到童裝城企業、政府和社會的大力支持,在基礎設施與配套服務方面享有一定的便利和優惠,大大降低了電商企業的綜合運營成本,因此吸引了一大批電商企業前來入駐。截至目前,園內集聚了42家企業,其中40家為童裝銷售企業、1家為提供電子商務攝影和美工服務企業、1家為網絡設備銷售企業。園內電商企業既有相對分工,又存在一定的競爭合作關系,企業整體發展勢頭良好。同時,電子商務與當地童裝產業的有機組合,使童裝行業擁有更大的產品市場,獲得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課題組對入駐園區的42家企業經營者進行了一對一訪談。集聚優勢上,調查中有35家(占比83.3%)電商企業認為在園區創辦電商企業比在家或在企業更好,特別是在信息交流(54.2%)、技術支持(17.4%)、同行拿貨(12.6%),降低成本(10.8%)等方面更具優勢。
具體的集聚效益主要表現在:競合關系上,調查顯示,76.2%的電商企業認為園區內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其合作行為最主要是合作銷售(35.7%)、分享知識與經驗(54.2%),其次合作推廣和合作生產,資金借貸與擔保屬于深層次合作關系,目前尚未出現這種合作形式。知識共享上,由于湯浦電子商務創業園的空間接近性和共同的產業文化背景,加強了顯性與隱性知識的傳播與擴散,知識溢出效應更具明顯。交易成本上,由于依托當地童裝生產企業集聚優勢,同時集聚園區后得到各方支持下,園區電商企業成本下降,企業創業成本集中在5萬元左右,且80%用于囤貨銷售。
企業因素。企業因素是電子商務創業園集聚效應形成的主導因素。同時,企業的競爭與合作行為是產業集聚形成的原動力。湯浦電子商務創業園企業已初具規模。42家電商企業年銷售額達100萬元以上的17家,其中有3家年銷售500萬元以上。其余的25家除2014年年初入駐的14家外,年銷售額也在50-100萬元之間。同時,42家企業經營者年齡主要集中在23-33周歲,大專及以上文化的占79.6%,籍貫為上虞本地的占85.7%,其中湯浦本地占3/4。這些數據都表明了園區電商企業創業者特征為高學歷、年輕化和本地化。年輕人敢闖敢拼,敢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挑戰,創業熱情高漲,而其高學歷也為知識技術共享和外溢創造了條件,本土化又便于利用社會資源與當地童裝生產廠家溝通和拿貨,建立自己的貨源優勢。同時園區內企業相互競爭又相互合作,如相互交流技術和信息,相互之間拿貨的現象也時常出現。可見,電商創業園內的企業通過建立相互聯系,在專業上形成分工與協作、在信息與資源上相互交流、在知識和技術上共享,為集聚效益產生奠定基礎。
政策措施。地方政府對電商企業的培育扶持、稅收減免等方面的激勵政策直接影響電商創業園的發展。近年來,為支持大學生創業,國家和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為加強政策支持,湯浦童裝電子商務創業園成立之初,上虞區政府和湯浦鎮政府就出臺相關童裝產業優惠政策,對每家童裝電商企業首次成功申請版權登記的予以2000元獎勵扶持,對每注冊一件童裝商標予以1500元補助;對年銷售額達到2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的童裝電商企業獲得一定額度的資金獎勵。2014年,上虞區為進一步加大“電商換市”力度,連續出臺了《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關于扶持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對電子商務的發展進行了總體規劃和長遠設計,為推動上虞電子商務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基礎。另外,園區政策措施直接助推電商創業園的發展。園區主建企業——湯浦中國針織童裝城有限公司為了吸引電商企業入駐園區,實施辦公用房和倉儲用房租金全免優惠政策。在各方政策措施的支持和推動下,湯浦童裝電子創業園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提出了孵化年銷售額200萬元以上50家電商企業,園區全年目標銷售年銷售額超過2.5億元,并保持持續增長的口號。
產業支撐。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發展直接促進了電子商務的應用與普及,傳統產業與電子商務的有效結合,走“鼠標+產品”的發展模式已是大勢所趨。電子商務模式必須要借助產業才能蓬勃發展。湯浦童裝電子商務創業園和大批電商企業正是借助湯浦童裝產業而集聚在一起。湯浦童裝產業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在當地政府的精心培育下,已經形成了以湯浦鎮為中心,向上浦、章鎮、紹興等周邊輻射,具有顯著特色的塊狀產業。現有600余家針織童裝企業,其中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有40-50家、20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28家、50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4家,已形成集群規模。2013年湯浦童裝產值25億元,現有800多件童裝行業的注冊商標,部分企業已走上了品牌化發展道路。
配套設施。配套支持使電子商務創業園集聚的形成成為可能,為不同企業在特定區域集中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也能夠進一步吸引政府的眼球,促進其對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視。在場地方面,湯浦童裝電子商務創業園配套設施相對完善,擁有20000平方米的辦公場地,辦公戶型30-1000平方米不等,滿足不同客戶需求,電信光纖入戶,基本拎包入駐;配套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標準倉庫,與多家主流快遞公司共同搭建起倉儲配送體系,為電商企業提供高質量服務,并幫助電商企業節約成本。在人才支撐上,與淘寶大學高校實訓基地全方面合作,定時為創業園輸送和培養相關人才,并協助電商企業招聘人才。在金融服務上,與農村合作銀行、建設銀行對接,給創業企業提供低利率的貸款。在信息服務上,園區整合電商平臺、金融機構、服務商進行資源對接,及時快速獲得相關資源,并引進淘寶各個培訓項目,從資源和智力上幫助電商企業成長。在技術支持上,提供公共攝影基地,引進美工等第三方服務機構;每月舉辦線下和線上活動,建立相互交流平臺,每年組織電商企業培訓,提高電商企業經營能力。這給青年網商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同時減輕了創業成本,降低了創業風險。
社會氛圍。“氛圍”是當前電子商務園區最需要的土壤。社會氛圍直接影響著園區的集聚效益。“這里做電商有比較好的土壤,依附湯浦童裝,無論是配套設施,還是人員溝通,氛圍都比較好。”這是許多在湯浦電子商務創業園中電商企業共同的觀點。調查顯示,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湯浦童裝企業開始運營電商。因此對電商這種新的銷售模式早已見怪不怪,同時,在長期的交往中,園區電商企業與童裝生產廠商逐漸建立相互信任關系,這種良好的氛圍對園區電商企業拿貨、賒賬都有積極影響。如調查顯示,園區電商創業者可向當地童裝企業廠家賒賬1-5萬元不等,還款時限在1個季度左右。正是在這種良好氛圍下,園區集聚效益正在不斷形成。
相比于電子商務園區中電商企業的快速發展,現階段湯浦電子商務創業園的金融服務、產業支撐等發展還較慢,合作創新網絡尚未形成,無法與企業發展形成合力。同時,政府在孵化培育、知識溢出等為特征的園區集聚效應的提升方面有所欠缺,園區仍以簡單的企業集聚為主,集聚效益不是很強,還不能真正為園區發展提供核心競爭力。完善湯浦電子商務創業園主要是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加強龍頭企業招商入駐。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針對性招商、精細化招商,著力引進國內外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帶動發展已有的中小電商企業發展。
加強塊狀經濟發展。要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等途徑,進一步加快推進區域塊狀經濟發展,為電商企業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氛圍,獲得優質低價的貨品。
加強對園區電商企業扶持力度。針對園區內各層次企業制定相應的政策,給予幫扶,總體要求是大力培育扶持初創企業,做大做強成長型企業。
加強與生產企業對接。要做好生產企業與園區電商企業的溝通對接工作,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形成線上銷售與線下銷售同步進行的良性機制。
加強對園區電商企業培育引導。加強對電商經營者各類業務技能的培訓,比如網頁設計、照片處理、產品包裝、品牌推廣、售后服務等;組織各類電商經營者聚會,加強相互溝通與聯系,形成競爭創新機制。
加強對園區電商企業配套支持。從財政、金融、稅收、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大對園區企業的支持,特別是在金融支持上,要根據電商企業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按照低利率、廣覆蓋、快流程、強幫扶的工作原則,開展不同層次、類別的小額信貸產品,堅持低息和貼息雙管齊下,開通綠色通道,幫助園區電商企業在貸款中獲得一定的優惠和方便,切實解決電商企業資金短缺問題。
中共紹興市上虞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