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理念”領航浙江變革
面對如期而至的“十三五”,浙江必須深刻把握五大發展理念的內涵,探尋發展新動力,重塑發展新格局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勢之下,新的發展理念呼之欲出。作為轉型歷史節點的一場重要會議,五中全會提出了至關重要的五大發展理念。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十三五”規劃將帶領中國奔向全面小康社會,奔向“第一個百年目標”。面對如期而至的“十三五”,浙江必須深刻把握五大發展理念的內涵,探尋發展新動力,重塑發展新格局。
堅持創新發展。新常態下,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要破解這一困局,根本出路就在于創新發展。面對新形勢,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浙江歷來不乏創新基因,且正行進在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發展新路上,在“十三五”號角吹響之際,浙江更應順應大勢,強化創新優勢,以“雙創”之引擎推動理論、制度、科技、文化全方位創新,以理論之創新深化改革,以制度之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和經濟主體內在動力,以科技之創新培育新經濟新業態,以文化之創新為創新驅動帶來精神動力。
堅持協調發展。協調發展重在突出整體性、系統性、平衡性。協調發展的本質,就是要改變單一發展偏好,打破路徑依賴,實現整體發展。在協調發展的道路上,浙江應繼續堅持規劃先行、逐步推進的原則,尋求協調發展的新著力點:要把握從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轉變的大趨勢,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要走統籌發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把城市發展與新農村建設、優化人口生產力布局結合起來,促進城鄉協調發展;要深化推進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加快推進浙江向文化強省邁進。
堅持綠色發展。綠色發展既是可持續發展的題中之義,也是實現生態文明的根本途徑。堅持綠色發展,不僅是生態領域的一場變革,也將深刻地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浙江特色的綠色發展,在于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深化推進“五水共治”“四換三名”“三改一拆”等戰略,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同時,著力培育七大萬億級產業,構筑新興支撐力量,催生新經濟新業態,創造浙江發展新空間,構筑美麗浙江新面貌。
堅持開放發展。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國棋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發展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開放型經濟,成為中國應對經濟新常態的必由之路。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下,浙江要發揮寧波-舟山港和義烏的獨特優勢,加速建設浙江融入“一帶一路”的兩大戰略支點。與此同時,順應開放發展的大趨勢,也應鼓勵更多浙江企業走出國門,在更大范圍、更大空間配置資源,實現從產品走出去到資本走出去的轉變,促進開放型經濟新格局的形成。
堅持共享發展。共享發展的本質就是要破除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體制機制障礙,打破既得利益阻力,實現全面小康。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歸根到底要通過制度來落實。浙江作為市場經濟大省,在注重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的同時更應兼顧“共享”。以改革為動力,浙江必須緊緊抓住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問題,不斷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創造條件。同時,以經濟體制改革為動力,加快完善社會民生等各方面的體制機制,為社會大眾提供更為公平的發展環境,為浙江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縱觀五大發展理念,實為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創新發展作為領銜,對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皆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協調發展將顯著推進綠色發展和共享發展進程;綠色發展是推動創新發展和共享發展的重要動力;開放發展將使發展更加注重創新,更加重視綠色化,且有利于實現共享發展;共享發展作為前四大理念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為其提供倫理支持和治理動力。在五大發展理念的指引之下,浙江必須開足馬力,在思想上形成共識、在現實中尋求突破、在發展中探索新路,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