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融合新思維
浙江是全國第一個也是截至目前唯一的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國家示范區,站在改革創新和科學發展的前沿,信息化已然成為浙江新型工業化發展的趨勢。這種趨勢一旦形成,就難以撼動,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信息量、信息傳播的速度、信息處理的速度以及應用信息的程度等都將以幾何級數的方式增長,不破不立,傳統工業被創新打破,傳統思維也須破而后立。
技術不再是企業決勝的關鍵。過去,企業擁有核心技術意味著企業擁有制勝的法寶,但是信息時代,依托技術創造需求、鎖定需求難度超越以往。一方面技術的傳播加快,產權保護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外界的模仿能力加強,技術創新上升空間變小。技術更多時候在“微創新”下工夫,主要體現在用戶體驗上。比如,電飯煲預約煮飯功能過去是種創新,但現在幾乎每家廠家都能植入此類應用,日本智能家電的核心技術幾乎都可以在國內實現,但是日本家電卻頻頻被國內消費者買斷貨,其關鍵就在于日本制造業企業將產品的用戶體驗做到了極致,材質的觸感、按鍵的排列、保修服務等。浙江兩化融合發展中,要改變單一的“唯技術論”,口口相傳中,“微創新”同樣具備技術創新那樣顛覆性的力量。
傳統商業模式被電商替代。從蒸汽時代到機械時代,產品的營銷模式并沒有發生改變,依靠廣告密集轟炸,銷售員熱情營銷,銷售網絡是由各級經銷商組成,娃哈哈利用自身組建的分級經銷商網絡曾占有大量的市場份額。但電商時代,傳統營銷模式被徹底顛覆。互聯網上信息量大、信息透明度高、更新快,以前消費靠導購的熱情介紹,現在消費者都先在網上進行選擇、比價,消費者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互聯網是個毀滅者,毀掉傳統商業模式以及自我毀滅”,過去層層的經銷商網絡在互聯網下不堪一擊,電商旗艦店完全可以做到總部直接將商品發往全國各地。電商時代構建的是一個性價比的時代,更是一個口碑的時代,制造業產品必須提高性價比,提高口碑,不然隨時可能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做大做強是唯一的出路。互聯網行業存在一個現象,被稱為“721”,即在同一行業內,老大占據70%的市場份額,老二占20%,剩下所有的企業可能最終只會存活下來3-4家,占僅剩的10%。比如,電子商務行業阿里居主、京東其次,社區交流方面QQ、微博領跑,手機市場中蘋果、三星的份額正被國產的華為、小米等瓜分。信息化時代,大浪淘沙,只有做大做強才能生存下來。浙江以諸多中小企業致富,但低成本的家庭作坊式模式在大數據時代難以生存,唯有品牌化才是制勝的法寶。偏居一隅、小富即安的思想只會沒落和淘汰,信息化時代充分證明著世界是平的,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都可能存在你的競爭者。
從側翼尋找顛覆的力量。對于浙江企業來說,很多領域已經被現有企業所主導,如果要在發展格局中找到立足之地,必須從領軍企業的側翼突破。好比蘋果是從微軟和google等巨頭不屑于發展的Ipod領域起家的;阿里巴巴是在網易、新浪等巨頭關注門戶網站的間隙下成長的;馬化騰曾經想把QQ賣掉,但所談的幾家大型互聯網公司都認為這么簡單的應用完全可以自己來做,事實證明他將這種不起眼的力量發揮到了極致。這種被吳曉波稱之為商業世界最神秘的“運氣”,過去有,現在、將來也處處存在。在兩化融合的過程中,浙江企業也應具備這樣的視野,從挖掘消費者需求出發,占領細分市場,直至擁有改寫和制定行業規則的實力。
“黑天鵝”事件將更為頻繁。塔勒布將“黑天鵝”描述為意外卻具有決定性力量的事件,過去的歷史表明世界是由極端、未知和非常不可能發生的事物所主導的。過去,一家企業可以榮耀百年,但現在這樣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微軟頂峰也就短短不到十年,諾基亞時代轉眼已難覓蹤跡,而小米、魅族等快速占領市場,看看周圍日新月異的產品,更新和淘汰速度讓人猝不及防。信息量暴增的當下,其背后并不是我們知道和掌握的越來越多,更大的可能是“未來會越來越不可預測”,創新可能隨時出現。360的周鴻祎說過,創新就是“think different”,浙江兩化融合也必須“think different”。新的時代須居安思危,而更多的“黑天鵝”背后,也意味著更多趕超的機會。
360的周鴻祎說過,創新就是“think different”,浙江兩化融合必須“think diffe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