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翁建榮
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翁建榮
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已形成了領導重視、通力合作的推進格局,互學互比、全力推進的創建氛圍。下一步要高度重視規劃引領建設、高度重視挖掘獨特內涵、高度重視創建工業小鎮、高度重視抓好有效投資、高度重視創新體制機制
特色小鎮是個新事物,今年1月省人代會才正式提出。特色小鎮的“新”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產業“特而強”,聚焦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7大萬億產業,以及茶葉、絲綢等歷史經典產業,3年或5年完成50億元投資;二是功能“聚而合”,是產業、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區功能的融合疊加;三是形態“小而美”,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左右,建設用地面積1平方公里左右,旅游特色小鎮按5A景區標準建設,其他小鎮要建成3A景區;四是機制“新而活”,采用明確目標、競爭入隊、優勝劣汰、達標授牌的創建制,獎勵方式為期權激勵制,鼓勵建成綜合改革實驗區。
特色小鎮也是個大熱門,目前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全力以赴的中心工作、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工作、各大企業的投資熱土。
特色小鎮更是張金名片,引起了習總書記的關注,中央部委的肯定,各級媒體的聚焦。今年5月底,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肯定了特色小鎮工作。7月9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8日《中國改革報》“浙江省特色小鎮聚焦萬億元產業”的報道上作出重要批示:特色小鎮發展是篇大文章,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一個重要抓手,請注意總結地方經驗,推動特色小鎮持續健康發展。8月7日,“特色小鎮點亮浙江經濟新面孔”又上了中央電視臺7點檔的《新聞聯播》頭條。特色小鎮,已經成為中國改革好故事。
省領導多次實地調研指導。夏寶龍書記、李強省長,喬傳秀主席,袁家軍常務副省長等省領導都多次親臨特色小鎮調研指導,作出重要指示,解決重大問題。
省級部門認真履職合力推進。各部門都根據工作職責,務實推進。省發改委做好面上協調推進工作,主要做了八件事:建立了分工明確的聯席會議工作制度,調研公布了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組織召開了全省特色小鎮現場推進會,召開了特色小鎮新聞發布會,舉辦了特色小鎮全省研討班,形成了特色小鎮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研究了特色小鎮監測評價體系,做好了宣傳報道工作。有4個省級部門已研究形成相關專項政策意見,省工商局:專門召開全省推進會,出臺特色小鎮全程電子化登記、建立工商事務服務室等舉措。省統計局:研究了特色小鎮統計監測和年度考核指標體系。省商務廳:出臺文件大力推進商務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省旅游局:起草了景區等級評定的指導意見。
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形成正能量。浙江電視臺、《浙江日報》等省級媒體聚焦特色小鎮,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中國改革報》等國家級媒體紛紛跟進報道,形成了全社會聚焦小鎮、關心小鎮、支持小鎮的輿論氛圍。
各市和縣(市、區)都把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作為中心工作,形成了“有組織機構、有扶持政策、有培育重點、有初步成效”的“四有”創建格局。
建立了專門推進的組織。目前,設區市和縣(市、區)基本謀劃成立了由政府領導負總責、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發改部門牽頭協調的組織領導機構,省、市、縣三級聯動的組織機構基本形成。臺州市、麗水市已召開了全市特色小鎮現場推進會。
研究了專項扶持的政策。特色小鎮是項創造性工作,需要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來扶持。各市和縣(市、區)紛紛起草力度大、實惠多的扶持政策,支持小鎮建設。紹興市已出臺專項政策。
謀劃了梯度培育的名單。各市和縣(市、區)把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和“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實施結合起來,基本形成了省市兩級梯度聯創、分級培育的氛圍。杭州市“十三五”計劃培育100個特色小鎮,麗水市計劃培育34個,紹興市計劃培育30個,臺州市計劃培育20個,衢州市計劃培育12個。
形成了加速建設的氛圍。各市和縣(市、區)把特色小鎮今年要完成10億元投資,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推進。
從全省面上看:認識上存在“三個不夠深”。一是對特色小鎮的內涵特征認識不夠深。有些地方憑直覺、憑經驗、看字面理解特色小鎮,以為特色小鎮是一個鄉鎮,或是一個園區或景區,而沒有理解特色小鎮是產業、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區功能融合疊加的創新創業發展空間。二是對特色小鎮的重大意義理解不夠深。有些地方存在“新瓶裝舊酒”的現象,簡單地在原有的產業園區、風景區劃塊地、畫個圈,就說是特色小鎮。三是對特色小鎮的創新推進認識不夠深。有些地方對省政府提出的創建制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理解不夠深,還是存在爭牌子、享政策的想法。
從首批小鎮看:建設上存在“三大差距”。一是完成投資差距大。有的特色小鎮已經完成10億元投資,而有的還不到1億元。二是形象進度差距大。主要是三種情況:“雛形初現”,如夢想小鎮、云棲小鎮、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巧克力甜蜜小鎮、龍泉青瓷小鎮、常山賞石小鎮;“大干快上”,如大唐襪藝小鎮、景寧畬鄉小鎮;“紙上談兵”,后一種情況令人擔憂需要加快建設。三是產出效益差距大。如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鎮今年1-6月,新引進金融類企業和機構128家,實現稅收1.12億元,而有些小鎮還停留在完善規劃階段。
從申報情況看:工作上存在“三個不夠”。一是規劃不夠優。存在沒有編制專門的特色小鎮規劃,簡單地把以前做好的鄉鎮規劃、景區規劃、園區規劃作為特色小鎮規劃來實施的現象。二是投資不夠實。存在為50億元投資而湊數字、編項目的情況;存在項目過度包裝,空間圖缺失,建設主體不清、名稱模糊等現象;有的還在招商,項目不確定。三是研究不夠深。存在為申報小鎮而建小鎮的現象,對到底要建什么特色小鎮、如何建特色小鎮、怎樣建好特色小鎮研究不夠,沒有實招。
要高度重視規劃引領建設。一要編制高起點的規劃。要以“建精品、成經典”的理念,根據產業特色、地形地貌、內涵要求,編制思維超前、功能融合、特色鮮明的特色小鎮建設規劃。二是要聯動編制規劃。市縣規劃部門要和特色小鎮建設主體、規劃編制單位聯動,全程參與規劃編制的討論修改,不能委托了事,不能袖手旁觀,更不能簡單地說不,確保規劃具有原創性、時代性,特色鮮明、能管長遠。三要編制接地氣的規劃。不要追求規劃高大上,不要攀比編制費用的多少,而是要建設主體和編制單位聯動,“實”字當頭,編制出一個定位明確、功能融合、項目落地、要素保障的特色小鎮建設規劃,確保規劃能操作、可實施。四要嚴要求實施規劃。規劃一旦確定,要強化監督指導,確保嚴格按規劃開工建設。
要高度重視挖掘獨特內涵。一要確定獨特的產業定位。即使同一產業,也要差異化發展。如云棲小鎮和夢想小鎮同樣定位信息經濟,但前者重點是大數據的存儲、分析、應用,后者重點是互聯網眾創空間。二要挖掘獨特的文化內涵。要充分挖掘小鎮的文化內涵,打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內涵,如產業文化、創新文化、行為文化、歷史文化等等,而不是將現有的地域文化簡單拼湊。三要打造獨特的旅游功能。要圍繞產業定位,根據資源稟賦,將小鎮內可挖掘的景區旅游、休閑旅游、工業旅游、體驗旅游、教學旅游、健康旅游等融為一體。
要高度重視創建工業小鎮。各地要注重挖掘一批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大、品牌叫得響的特色工業,利用好特色小鎮這個載體,利用好浙江在“互聯網+”技術運用中的先發優勢,吸引各方的資本、技術、人才來改造提升傳統工業,加快培育一批“啞鈴型”企業,加速促進傳統特色工業從“小胖子”變成“小巨人”,再創浙江實體經濟的輝煌。
要高度重視抓好有效投資。要咬定自定目標和今年完成10億元這兩大投資目標不放松,通過加大招商力度、加快項目前期、落實建設計劃、強化督查服務,倒排工作,想方設法完成投資。
要高度重視創新體制機制。要堅持市場運作,積極探索企業為主的市場化建設機制,徹底改變政府大包大攬的傳統做法。要優化審批流程,加速項目落地,以服務換投資。要把各種改革試點向特色小鎮集中,把特色小鎮建成改革創新試驗區。
*本文系翁建榮副主任8月17日在第38期發展改革工作研究班上發言的一部分,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