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課題組
推動浙江重大建設項目融資創新
——對前海、橫琴等地創新政府項目融資方式的調研報告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課題組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該方案包含前海、橫琴、南沙三個片區,擔負“依托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的戰略定位。其中,深圳前海蛇口片區于2015年4月27日掛牌成立,注重金融功能與自貿區政策的疊加效應,定位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利率及匯率市場化改革,重點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深港金融市場互融互通、投融資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試,支持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建設;珠海橫琴新區片區于2015年4月23日掛牌成立,定位于“充分利用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和自貿試驗區的創新優勢,有效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目前,兩地進一步加快了跨境人民幣融資和重大項目融資方面的探索,對浙江重大建設項目融資有較好的借鑒意義。
吸引境外人民幣是降低重大建設項目融資成本、拓寬融資渠道的重要途徑。前海和橫琴充分利用地緣優勢,開展項目跨境融資,主要有在香港發行企業債券和跨境貸款等兩種方式。在香港發行人民幣點心債進行融資,這種方式具有利率低、投資人認購積極的特點。2014年12月末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首次赴港發行10億元人民幣債券,期限兩年半,最終定價為4.55%,較最初指導利率收窄30個基點,發行后可在港交所上市,共獲得逾130億元認購,12倍超購,市場反響非常熱烈,創近年來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超購倍數最高紀錄。在發債獲得的資金中,50%回流內地用于前海金控的對外股權投資,留在香港的部分用于前海金控在香港子公司的注資與海外業務發展。珠海大橫琴投資有限公司也在2014年12月末赴港發行15億元3年期信用增強離岸人民幣債券,獲得1倍超額認購,所得資金中50%回流橫琴用于基礎設施開發,另一半留在香港作為其香港子公司Da Heng Qin Hong Kong的資本金。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的利率較國內人民幣貸款利率低2-3個百分點,具體有三種做法:一是境內企業與內資銀行合作的內保外貸,這是利用內資金融機構做信用擔保的一種模式,最為常見;二是直接貸款,由境內企業的境外子公司直接向境外銀行貸款。目前,前海金控已與恒生銀行完成一筆直接貸款,但是這種純粹的境外銀行信用貸款基于外資銀行對企業的了解和信任,過程中涉及信用、稅收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許多細節問題還需形成流程和制度;三是銀團貸款。2014年12月,前海金控與深港兩地6家金融機構在前海組建首單跨境人民幣銀團貸款,標志著“前海概念”和跨境人民幣銀團貸款在香港銀團間市場完成了首次亮相和定價。
運用REITs模式(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開展重大項目資產證券化融資。在廣東自貿區前海蛇口片區開發過程中,前海企業公館是主要的商業配套設施,總建筑面積約為5.5萬平米。建設過程中,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積極借鑒國內外行業先進經驗,與前海開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及鵬華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一起,以前海企業公館的租金收益權為投資標的創設了前海REITs基金。這種基金是以發行收益憑證的方式匯集特定投資者資金,由專門投資機構進行房地產投資經營管理,并將投資綜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給投資者的信托基金,目前發行了規模30億元。REITs基金是將園區(開發平臺)經營性資產進行證券化的一種手段,依托公募基金提供的通道,可對服務類公寓、工業類、酒店類、政府公共資產等產生一定現金流的資產進行證券化,創新意義較大,有助于開發主體回籠資金、滾動開發。
“創業創新+金融服務”為保障重大建設項目融資營造良好環境。從提升重大建設項目融資保障的大環境看,深圳有兩點經驗值得學習。一是創新企業較多,效益較好,財政收入充裕。近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旗幟鮮明地把創新作為標志,抓創新政策引導和創新主體培育,在全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下取得較快增長。2014年,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082.44億元,增長20.3%,調研中了解到,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市財政尚有1000億元左右留存。財政資金的充裕,較大程度緩解了政府性重大建設項目的融資難問題。二是金融企業集聚,資本與項目對接比較方便。深圳目前正在大力推進國家科技金融試點城市建設,市創投引導基金簽約設立的子基金有6支,規模15億元,VC/PE機構以每月200家的速度遞增,目前已達1.5萬家、注冊資本超過1.1萬億元,機構數量和管理資本額均占全國的1/3。全市擁有各類股權投資基金2.77萬家,注冊資本1.72萬億元,其中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吸引全國各地4965家企業掛牌,累計融資額74.2億元,這些資本和投資能力的存在,為創新重大建設項目融資方式提供了較為優良的金融基礎。

依托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建設,爭取跨境融資的先行先試政策。據德意志銀行在今年5月份的研究,目前全球離岸人民幣存款規模大約在3.25萬億元左右,且境內外人民幣存在3個點左右的利差,離岸人民幣市場是一個有規模、有成本效益的融資渠道。浙江是傳統的貿易大省,國際結算量巨大,有條件也有必要發展以離岸人民幣為主的離岸金融業務。目前紹興城投正在依托國信證券的RQFII通道探索在港發行人民幣點心債券。建議浙江積極向國家外管局、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申請,在舟山群島新區、義烏市或杭州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內設立離岸金融結算中心,通過開展跨境貸款和海外發債等業務,降低企業和政府的融資成本,拓寬融資渠道。
以錢塘江兩岸金融資本密集帶建設為契機,強化金融企業集聚和直接融資體系。浙江是民間資本比較充裕的省份,2014年全省存款余額7.92萬億元。同時,錢塘江兩岸已建有杭州金融城和玉皇山南基金小鎮,集聚了浙江省股權交易中心和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構建一個強大的區域性資本市場的框架基礎條件已具備。建議借鑒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的做法和經營,在做優中小企業掛牌展示體系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滿足企業從創辦、成長再到IPO上市全過程需求金融服務體系,幫助企業對接政府及專業機構資源。此外,可依托省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推動區域性債券市場創新,通過推廣“五水共治債”、REITs基金等模式,為重大建設項目的債券投資和資產證券化提供一個流動性良好的發行和交易市場。
加快推動省級政府產業投資基金改革,推動創業創新++金融服務聯動發展。依托產業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是深圳金融創新的重要內容。2015年,深圳市創新創業和新興產業引導基金總計400億規模,與正在設立的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模相當,按照近年深圳引導基金的杠桿放大倍數,這些資金將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近5000億元的資金規模。相比之下,浙江在去年設立了6億元的創新強省基金和20億元的信息經濟創業投資基金,在今年設立了用于支持七大萬億級產業和農業農村發展的200億元省產業基金,改革步伐有所加快,但是仍然存在規模還不夠大、運行模式還不夠成熟、省市兩級還未聯動等問題。建議浙江盡快完善省級政府產業投資基金的項目申報指南和競爭性評審機制,合理設定在市級政府產業投資基金和市場化產業投資基金中的入股比例和杠桿規模,積極探索建立財政投入、國資收益、基金增值和社會資本投資及捐助等多渠道并舉的滾動投入機制,探索完善退出機制和激勵引導機制,這既有利于解決產業類重大項目建設的融資瓶頸,也能在未來培育較有前途的稅基,緩解財政資金投資重大建設項目時面臨的壓力。
調研組成員:徐幸楊耀光朱李嗚許啟金施紀平郎金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