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燕
安全生產 意識為上
汪燕
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已過去一月有余,慘烈的現場、慘重的傷亡給許多人、許多家庭留下了永久無法彌合的傷痛。這次事故已初步認定為是一起特別重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說白了就是一場“人禍”。
每每在新聞媒體看到各種安全事故的報道,總是讓人無比心痛。據國家安監局的數據,2014年全國共發生安全事故29萬起,死亡6.6萬人。雖然相比十多年前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總量依然比較大,當前安全生產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在沉痛中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一再被強調,各種血淋淋的教訓就在眼前,各種安全生產事故卻仍頻頻發生?有人把它歸結為轉型發展階段的問題。但在筆者看來,歸根到底還是在政府追求GDP、企業追求利潤、百姓追求財富的趕超氛圍中,少了安全生產意識“這根弦”。事實上,在許多安全事故中,人為因素往往都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安全意識的淡漠是最大的安全隱患。
沒有安全生產意識,再多的制度也只是墻上掛掛的標語、嘴上說說的空話,無法落實到行動中;沒有安全生產意識,再嚴厲的追責下也會有人心存僥幸;沒有安全生產意識,再慘烈的事故也只會當成別人的故事來聽,而得不到教訓和反思;沒有安全生產意識,再科學的監管措施也會存在走過場。
百密一疏,安全事故不可能百分之百避免。發達國家安全事故也時有發生,但事故率和事故傷亡率遠低于我國,有何秘訣?最近,筆者在國外培訓期間,隨團參觀了幾家公司后發現,這與他們完善的安全體系以及高度的安全意識密不可分。當我們到達某家企業參觀或座談時,第一項議程往往不是負責人致歡迎辭,也不是企業情況介紹,而是該企業的安全員對來訪者進行安全教育。通過播放一段安全教育視頻,發放安全小手冊,介紹各種安全規定,告知假如發生危險,該如何撤離疏散,在哪里集合等等。企業對偶爾來訪一次的訪客都如此重視安全教育,可想而知安全工作在企業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了。再比較一下我們周圍那些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擺花架子的安全工作,差距不言自明。
我國現代化建設任重道遠,但也絕不能以“發展階段”、“發展中的問題”等客觀理由來為事故責任開脫。珍愛生命,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要樹立嚴格的規則意識。即使是最完善的安全防范體系,如果得不到嚴格執行,也只是廢紙一張。只有每個人都樹立嚴格的規則意識,自覺遵守規則,從最簡單的過馬路不闖紅燈、加油站不打手機等小事做起,才能避免因疏忽大意導致的悲劇。
——要強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生命高于一切,安全問題怎么強調都不為過。而在我們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安全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為數不多的幾次消防逃生演習,大多也是敷衍了事,起不到提高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識的作用。當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或者災害時,大多數人還是手足無措,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要切實讓安全教育進入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每一個環節。
——要從每一次事故中吸取教訓經驗。血的教訓必須牢牢記取,每一次事故和災難發生后,除了追究相關單位與人員的責任外,還應該成為一次公共應急處理和避險知識的普及課,相關部門要進行深入總結和反思。要在普通民眾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之時,適時開展安全案例教育,盡量杜絕同類事故的發生。
作者為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