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發改委交通處處長 楊敏劍
主動適應新常態更好發揮交通運輸支撐引領作用
浙江省發改委交通處處長 楊敏劍
切實轉變發展理念和工作方式,集中精力謀劃綜合交通領域的重大問題、重大規劃和重大項目,努力發揮交通運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支撐和引領作用
著力推動長江經濟帶戰略在浙江實施。制訂完成《浙江省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浙江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戰略目標、主要任務及保障措施;參與編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積極爭取將浙江省重大項目工程和重大政策建議列入規劃綱要;重點推進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等重大舉措。
著力推動沿海港口一體化發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積極謀劃推動浙江省沿海港口整合與建設,研究提出推進寧波-舟山港實質性一體化在體制機制方面的創新建議。在此基礎上,研究提出通過行政手段和資產紐帶、整合全省沿海各海港及有關涉海涉港平臺,設立浙江省海港發展管理委員會的總體構架方案。開展了《“十三五”時期加快建設港口經濟圈的思路和對策研究》。
著力推動重大交通項目建設。鐵路建設“八八計劃”、都市圈城際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杭黃、衢寧、金溫鐵路擴能工程等在建項目有序推進,商合杭鐵路、溫州機場擴建工程、杭寧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等項目工可獲批,金臺鐵路、杭州至海寧城際、寧波至奉化城際、溫州市域鐵路S2線、甌江北口大橋等項目工可已通過評審。今年1-7月,全省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681億元,同比增長15.6%。
著力推動綜合交通重點領域研究。完成鐵路網規劃修編。完成多制式軌道交通一體化研究。會同省交通運輸廳完成《浙江省通用機場發展規劃》編制。積極推廣重點交通項目PPP融資模式。積極推進金臺鐵路、都市圈城際鐵路項目土地綜合開發工作。研究提出都市圈城際鐵路建設發展主要問題及政策建議等。
浙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逐步健全,基本形成了以“兩縱三橫”為主骨架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但也存在一些系統性和結構性問題,如發展方式較為粗放、資源配置不盡合理、創新驅動能力不足、集疏運體系還不夠完善、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未能根本解決等。
新常態下經濟發展轉入中高速增長、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運輸需求規模和結構都將發生重大變化,個性化、多樣化需求日益增多,對交通運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國家實施三大戰略,要求重點區域交通加快發展、取得突破,浙江要重點謀劃輻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長江經濟帶區域的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二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要求構建城市群和都市圈交通網絡,主要做好長三角城市群內綜合交通網絡的布局優化和通暢銜接,重點實施好都市圈城際(市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完善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和交通安全保障體系,主要做好城鄉交通這篇文章,推動城鄉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四是綜合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要求加快交通“走出去”步伐,主要做好與重點領域創新示范和產業培育,重點推進溫州市域鐵路及裝備工程的創新示范及推廣,努力在交通“走出去”方面有所作為。五是響應新的業態模式,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要求加快轉變交通方式,主要做好綠色交通示范省創建,加快國家交通物流信息平臺的推廣運用,推動智慧物流發展。
國家發改委于今年5月制定下發了《關于更好發揮交通運輸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作用的意見》,提出要打破傳統模式的慣性思維,及時響應新的生產方式、新的業態模式和新的戰略需求,促進交通運輸從“跟跑型”向“引領型”轉變、從“土石方”向“互聯網+”轉變、從“建設型”向“管理型”轉變、從“點和線”向“帶和面”轉變。通過加快補短板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通過優化布局引導經濟結構調整,通過加大投資力度服務穩增長穩投資,通過提高服務水平適應多樣化運輸需求。
積極參與國家戰略實施。進一步修改完善浙江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實施方案;建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協調機制。
加強長遠發展謀劃。國家正在開展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30年)和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2030年)修編工作。今年以來浙江重點鐵路項目目前大部分項目已經國家初步同意列入規劃,省里還將繼續跟蹤對接。在民用運輸機場方面,浙江省“7+2”的民用運輸機場布局體系已基本完善,下一步要加快嘉興、麗水新建機場前期報批和建設,推進杭州、寧波、溫州及義烏等機場改擴建,同時做好臺州機場和衢州機場遷建的前期研究。
三是編制“十三五”綜合交通規劃。“十三五”浙江將著眼現代交通轉型升級,推進“大通道、大樞紐、大節點、大網絡”建設,提升“三港”(海港、陸港、空港)、“兩樞紐”(杭州、寧波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和“一平臺”(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功能,實現陸域“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鎮鎮通干線,村村通班車”,率先建成安全便捷、暢通高效、綠色智能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據初步估算,“十三五”時期,全省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總投資約8800億元,其中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3400億元,公路3990億元,站場152億元,水路742億元,民用機場229億元,管道364億元。
重點推動長江經濟帶綜合交通走廊項目。浙江省列入其中的重點交通項目有:京杭運河浙江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寧波-舟山港集疏運體系項目、鐵路建設項目(今年開工商合杭、金臺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年內開工寧波地鐵4號線等)。
重點推動國家重大工程包項目。浙江省列入“7+4”國家重大工程包的交通項目共24個,總投資約2637億元,其中鐵路項目3個(杭黃、商合杭、衢寧)、都市圈城際(市域)鐵路8個(包括杭州至海寧、寧波至奉化、臺州S1、S2線和溫州S2線等)、城市軌道交通3個、公路項目5個、內河高等級航道項目5個。
重點推動今年計劃開工,狠抓項目前期協調。鐵路建設“八八計劃”要開工5個項目、竣工1個項目,即年內開工商合杭、金臺鐵路(含臺州頭門港區支線)、宣杭鐵路電氣化改造、寧波穿山港區支線和義烏西鐵路貨場擴能工程等5個項目,金溫鐵路擴能工程年內開通運營。都市圈城際(市域)鐵路力爭開工5個項目,即年內力爭開工建設杭州到海寧、杭州至富陽、杭州至臨安、寧波至奉化、溫州市域S2線等5條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要開工2條、試運營2條。
有序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目前浙江地鐵運營里程近100公里,杭州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一期、二期規劃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正著手開展三期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寧波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一、二規劃項目正抓緊實施,尚有三條線路未開工建設;紹興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已編制完成,嘉興、金華、臺州、舟山已委托編制線網規劃。其他有條件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謀劃地面或高架敷設為主的輕軌,或者發展現代有軌電車。
鼓勵發展市域(郊)鐵路。溫州市域鐵路S1線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工程。其他城市可借鑒溫州市域鐵路的建設運營模式,探索發展市域、市郊快速鐵路,也可以利用既有鐵路、站點資源,開行市域(郊)快鐵。
大力發展通用航空。國家正逐步有序放開低空空域。浙江已編制完成了《浙江省通用機場發展規劃》,至2030年要形成“9730”通用機場布局體系,即建設9個運輸機場通航基地、7個一類通用機場、30個二類通用機場。
推動實現多式聯運。重點在江海聯運、海鐵聯運方面有所突破。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至2020年將基本建成國際一流的江海聯運綜合樞紐港和江海聯運航運服務基地。寧波已實施國家海鐵聯運示范工程,要爭取建成國家海鐵聯運示范區。鼓勵沿海港口“走出去”,大力建設內陸“無水港”。
繼續推進交通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今年省發改委下放了一批公路、水運項目的核準權限,各地要做好承接工作。國家發改委還將進一步下放鐵路、高速公路、港口碼頭等一批項目的核準權限,省發改委將做好承接服務工作,同時要研究對接進一步下放至市縣的可行性。
繼續推進交通項目投融資體制改革。對列入國家PPP示范項目的杭州至海寧城際、杭州地鐵5號、6號線等項目,要加快進度、力爭突破。繼續研究鐵路、都市圈城際鐵路發展基金,繼續推動金臺鐵路、都市圈城際鐵路站場土地綜合開發。爭取省政府盡早落實城際(市域)鐵路項目資本金和土地指標的支持政策。爭取會同省交通運輸廳研究提出高速公路項目投融資政策建議,完善交通投融資平臺。積極對接國家長江經濟帶交通發展基金和專項建設債券。配合省海洋港口發展委員會和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深化港口領域投融資改革。
繼續深化交通重點領域研究。將重點推進港口經濟圈建設、線性基礎設施布局研究和大小洋山開發戰略深化研究。適時舉辦綜合交通發展若干重大課題研究的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