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益民
企業現金持有量的風險控制
毛益民
現金流好比企業生命的血液,貫穿于企業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企業有序良性的發展離不開健康的現金流。現金持有量水平決策是公司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財務決策,如何有效地對其進行風險控制,對現代企業管理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企業現金持有的目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交易性需要,是指滿足日常業務的現金支付需要;二是預防性需要,是指持有現金以防止意外的支付;三是投機性需要,是指持有現金用于不尋常的購買機會。實踐中,企業現金持有量存在如下風險:
現金持有量短缺帶來的風險。企業現金持有量短缺首先帶來償債風險,企業持有過少的現金就很可能無法支付到期的債務,就會影響企業的信譽和正常的運轉。另外,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可能會遇到廉價的原材料或其他資產,價格有利的股票或其他有價證券,此時企業若沒有閑置的資金,就會失去使企業獲得更高收益的機會。
現金持有量過剩帶來的風險。企業現金持有量過剩,就會給管理者提供了侵占資產的可能性,最終使股東的權益受到損害。另外,若企業有過多的閑置資金,則會使管理層沒有經過科學有效的投資決策就選擇了投資項目,使企業蒙受損失。
顯然,現金流管理不善會出現過償債風險、機會損失風險或侵占風險和過度投資風險,給企業帶來或多或少的損失。企業想要真正提高其核心競爭力,確保戰略目標的實現就只有重視現金持有量風險控制工作。這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償債風險的控制。(1)應付賬款管理。一是建立健全的崗位責任制,貫徹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的原則,各崗位責任明確、分工具體,具體應做到審批、采購、驗收、倉儲、記賬、付款應實行崗位分離。確保應付的金額和實際購買的物品或接受勞務價值相一致。二是建立供應商檢查制度,定期對供應商進行檢查,了解各供應商對付款期限的要求,然后企業根據不同供應商的不同特點來調整自己的支付速度。(2)負債管理。一是延期付款。若企業存在現金短缺困難,則可以跟供應商商量,延期支付款項,以避免不能應付企業的業務開支,使企業蒙受損失。二是適度借款,通過合理的負債規模,緩解企業資金運營壓力,以免給企業的信譽造成傷害或導致企業破產。
機會損失風險的控制。如果企業能科學預測籌資風險并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就可以以較低融資成本獲得高收益,避免由于現金短缺而失去高收益的投資機會。為此,企業應建立一系列相關措施:(1)編制融資預算。通常情況下融資預算應包括融資的原因、融資時間計劃、融資方式的比較分析等,從而對融資活動做出切實可行的指導。(2)選擇最佳融資方式。在確定具體的融資方式時,應該考慮資金成本和資本結構的問題,還應該及時掌握國內外利率和匯率等金融市場的各種信息,選擇適合企業的最佳籌資方式,降低籌資成本。(3)科學確定融資規模。企業在進行融資決策時要根據企業對資金的需求、企業自身的現實條件以及融資的成本情況,合理地確定融資規模。
管理層侵占風險的控制。企業應建立完善公司的治理機制,加強監督與約束,從而有效地防止管理層侵占公司資金。(1)發揮董事會的核心作用,企業應當從制度上規范董事會議事規則,確保董事會對管理層的各項重大資金活動做出有利于企業利益的決策,并應確保獨立董事人員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發揮監督的作用。(2)發揮監事會的監督作用。監事有權隨時調查公司的財務狀況,審查賬冊文件,并要求董事會向其提供情況,以使其發現管理層是否存在侵占公司資金的情況。若監事發現違規事項,應給予一定的獎勵;若監督失敗,則要同時追究其責任。(3)建立有效的管理層激勵和約束機制。企業應設計和實施有效的公司經理人激勵機制,來使公司經營者的利益與股東利益保持一致。同時,企業還應制定出程序化相對較高的投資決策程序,避免經理人的過度自信和過度樂觀對決策準確性的影響。同時還要加強約束經理人行為的約束機制,對嚴重違規的上市公司經理人,要實行嚴格的市場禁入;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過度投資風險的控制。(1)發放現金股利。企業發放現金股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司管理者過度地擴大投資,并且能夠保護外部投資者的利益。(2)加強投資程序的規范化。建立投資風險控制制度,主要包括風險管理組織制度、風險標準設定制度、風險識別評估制度、風險應對制度等。出臺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主要建立投資決策規則、決策組織、決策評價、決策監督等。建立信息溝通制度,主要包括信息溝通組織、信息獲取管理、信息溝通控制等。(3)建立問責機制。建立內部控制的問責制度,能夠減少內部控制活動中各方逃避責任的可能性,增加內部控制在企業中實施的有效性,減少由于管理層的疏忽,而給企業帶來的過度投資風險。
作者單位:浙江凱喜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