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縣國土資源局 陳宗樂
淺析基層國土資源系統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
平陽縣國土資源局 陳宗樂
依申請公開是主動公開的必要補充 具有個案性特點 同時也是涉及相對人直接利益和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方面。當前 國土資源系統依申請公開工作主要涉及征地拆遷補償、申請人維權等方面 有著較為鮮明的特點同時也存在著宣傳指導、工作流程、信息系統建設及信息服務功能拓展等方面改進的空間 以下筆者就如何規范國土資源管理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談談個人的看法。
1.意識的問題
意識問題不解決 思想就不統一 執行就不順暢。首先是行政首長的意識 只有自上而下的重視才能達到政令暢通 服務到家。當前各單位、各部門均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 但縱而觀之 有的是為了成立而成立 有的甚至名存實亡 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信息公開工作推進緩慢。其次 是部門 科室 負責人的意識。領導縱觀全局 但具體實施還是由各職能部門以“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開展。目前 從國土資源部到縣一級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 依申請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均設在辦公廳室 受理部門已經明確 但具體的業務實施、操作還不夠清晰、明朗。比如個別業務部門認為這項工作超出該部門本身的工作職責已經由辦公室承接 自己部門只負責被動提供資料。再次 是危機意識。當前因信息公開提起的復議、訴訟不斷加大 已成為全年考核評分中的關鍵一環。
2.信息內部審查問題
根據相關條例、實施辦法 已規定了除主動公開之外的信息均納入依申請公開范圍 但具體哪些可以依申請公開 哪些不能公開 僅從“涉及第三方隱私、國家秘密等表述 ”公開部門還難以把握。根據“公開為原則 不公開為例外”的標準 申請人申請的內容 原則上除了涉及國家秘密、第三方隱私外 其他都應予以公開。然而 根據《土地登記資料公開查詢辦法》及相關規定 只有權利人或受權利人委托方可查詢、申請相關內容。因國土資源管理材料涉及土地利用規劃、征收土地、建設用地批準等多種事項 其中涉及第三方因素以及根據信息公開的三需 生產、生活、科研 來說關聯性問題 目前的依申請公開工作 信息審查界定存在難度。不公開的信息 往往會成為敗訴的導火索。
3.行政運行成本高從兩個方面來說明 其一是經濟成本。筆者從事該工作以來 從量少的批文復印 到量大的大型規劃圖紙打印、歷年某村的征地信息等 材料量多 行政成本較高。《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 “行政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信息 除可以收取檢索、復制、郵寄等成本費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姓C關收取檢索、復制、郵寄等成本費用的標準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备鶕摋l規定 行政機關可以收取檢索、復制、郵寄等費用 但標準并未下發 讓下級具體從事部門沒有具體可依的操作。其二是人力成本。當前國土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工作量大 任務重 與此同時還要把信息公開工作做好 做細 無疑需要投入人力成本。這包括從受理、處理、審核到發件的一系列流程需要大量工作人員參與 尤其在公開材料的審核與答復件核稿上 更需要專業人員字斟句酌來體現行政機關行文的嚴肅性。
4.各級部門對依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標準不一
各級管理部門對該工作的政策解讀不一 也造成目前該工作的兩難。例如 筆者經手的一例某申請人申請本機關向當地黨委部門的一份報告 筆者以該報告不作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為由不予公開。申請人向上一級政府部門、上一級業務主管部門申請復議 政府部門維持本機關的答復 上一級業務主管部門撤銷了本機關的答復。以此為例 諸如此類上級政策解讀不一而申請人往往同時向當地政府部門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同時復議 造成具體從事部門難以適從。
針對以上幾點 筆者認為 制定出臺一部適合本部門的運行規范是目前亟需完成的工作 這對保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促進依申請公開工作的健康發展實有裨益。具體應從規范受理、辦理部門、出臺信息界定制度、部門定期會商制度幾個方面著手。
1.端正意識
要從大局角度出發 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角度出發 做好信息公開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土資源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規范》等文件精神 做好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工作要充分認識依申請公開是主動公開的補充 是保護人民群眾知情權這一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
2.規范依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為了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國土資源部2014年8月22日印發了《國土資源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規范》 從登記受理、轉發、辦理、資料保存等都做了詳細規定 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必須依據該規范制定相應的工作制度 切實做到負責、辦理、監督等部門各司其職 讓工作真正規范化、法制化。
3.制定信息審查制度
為了提高依申請公開工作的效率 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該制定政府信息審查制度 對國土系統的政府信息進行全面、規范的審查 有了該規范性制度后 針對申請人的申請 在一般原則下即可判斷公開與否 提高工作效率。制定的原則 筆記建議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土地登記公開查詢辦法》等相關規定 結合部門實際 作出區別對待。大體上講 國土資源管理系統的政府信息 可依如下原則判斷。
規劃類信息 除涉密影像圖外 其它應當予以公開 征地類信息 應當根據與申請人的利害關系予以公開 如公開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村的相關征地信息 用地類信息如“一書方案”等 應當予以公開 地籍類信息可根據《土地登記公開查詢辦法》 依申請公開。
信息中含有第三方信息 如作為報批的必需材料 則根據“誰收集 誰公開”的原則予以公開 否則需征求第三方意見經第三方同意的 可以公開。
部門制定的文件 在擬稿時 應標明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不公開 除主動公開外 應注相關理由。
4.按標準收取信息公開工作的行政成本
從人力資源上來說 各級黨委部門要充分考慮依申請公開工作的迫切性、現實性 在實際工作中予以統籌考慮 增加法律、法規專業工作人員充實到隊伍中去 更好地履職 更好地做好服務工作。從運行成本上來說 并不排除個別申請人僅為申請而申請 目的不明確。面對日益增加的信息公開申請成本正在成幾何倍數增長的現狀 筆者認為 可以收取依規的復印、郵寄成本。在目前上級部門尚未明確出臺收費依據的情況下 筆者認為 可以按當地復印、打印、郵寄的標準費用 或低于 予以收取 收入納入部門預算外收入。
5.建立部門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下面筆者先從幾個工作中的個例談起。
案例1 申請人向機關申請公開本機關向當地黨委部門的維穩情況報告 被申請人以“該信息涉及第三方隱私為由 答復不予公開。”后申請人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上級政府部門、跨上級的政府部門申請了行政復議 政府部門均維持被申請人的決定 但上級業務主管部門以“使用法律條款錯誤”撤銷答復。在被申請人重新答復中 改用“因該報告不作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 故不予公開”。
筆者認為 在重新作答內容不變、引用條款并無原則性錯誤的情況下 上級機關可以維持下級機關作出的決定。
案例2 申請人申請的信息不存在。上級主管機關認為應到在答復中舉證相關搜索、查找的證據。
《政府信息公開司法解釋 征求意見稿 》第6條第2款曾規定“被告主張政府信息不存在的 應當提供經過合理查詢的證據。”但在正式發布的司法解釋中刪除了這一具體規定 這是從否定性事實難以從正面直接予以證明 故予以刪除。筆者認為 被申請人在能明確檢索方式、搜索范圍的情況下 應當告知申請人相關查詢的方式后無信息 但在確實難以明確檢索方式等情況下 被申請人無需對申請人闡明 但在申請人復議、訴訟后應向法院等部門提供能夠證明其已經盡到合理搜索義務的材料。具體而言 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 根據申請人提供的線索 對搜索方法和搜索結果作出說明 第二 根據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制作時間線索 提供相關信息公開指南、年度報告、公開目錄等關聯性證據 第三 根據申請人提供的信息文號線索 提供相關政府信息文件編號方式以及涉訴文號的對應文件名稱、時間、制作機關等證據材料 第四 根據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出處線索 提供相關調查結果或者相關卷宗材料。
綜上 針對部門對政策的解讀標準不一 筆者認為 業務部門、政府法制部門、法院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定時聯席會議制度 重點討論個性、有爭議的案件 交流相關經驗 并達成一定共識。若有分歧 應形成相關討論意見請示上一級部門。
信息公開工作事關社會和諧穩定 需要廣大工作人員不斷從經驗中提取 事實中求證 以完善、嚴謹該工作 最大程度地做到信息公開、透明 真正做到為民務實 高效履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