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新舊發展動力轉換、新舊發展模式更替的重要關口,必須緊緊抓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時代契機,加速形成浙江經濟的新動力、新模式、新路徑
“創業”,歷來只是少數人的事。當它與“眾”捆綁在一起,帶來的必然是一場深刻的時代變革。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頂層設計的謀篇布局之下,創業創新正成為當下最主流的價值觀。
實踐證明,“雙創”這一頂層設想與基礎需求是互相呼應的,不僅開啟了民眾廣泛參與創業創新活動的新一輪熱潮,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社會就業結構。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實有2.6億人,較去年底增加861.2萬人,新增個體私營人員持續快速增長。這一結果,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基調不謀而合。創業主體的持續、快速增長,也預示著改革開放以來的第四次創業浪潮正在來臨。
與以往有別,本輪創業浪潮呈現出以下新特征:一是創新性更強。新一輪的創業,不再聚焦于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而是從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上尋求突破口,主要體現為科技進步引發的創新,企業轉型升級引發的技術進步和“互聯網+”激發的各類創新。二是專業性更強。當前的創業人群,主要包括國際經濟下行壓力下催生的海歸創業、體制內精英離職引發的創業和以大學生為主的青年創業,體現出更強的專業性和精英特征。三是社會認可度更高。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戰略推動下,創業成為全社會普遍認可的主流行為,無論在政策層面還是在市場層面,創業者獲得的物質支持和精神支持都空前強大。
“創業創新”作為浙江經濟發展的最顯著標簽,曾創造出無數創業先鋒和創新神話,浙商創業精神更是傳承至今。新常態的來臨讓浙江再度繃緊創新發展的弦,處在新舊發展動力轉換、新舊發展模式更替的重要關口,浙江必須緊緊抓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時代契機,加速形成浙江經濟的新動力、新模式、新路徑。浙江在推進創業創新的路徑上,也應先人一步、勝人一籌。
——創業須以創新為前提。當今的創業環境已不同于以往。創業成功已不能單純依靠資本和運氣,即便是過去那些已經取得成功的創業者,也面臨著新形勢帶來的各類挑戰。新時期的創業,是依賴于創新的創業。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整合創新,來自不同層面的創新,將成為創業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相反,過去對于創業者而言最為稀缺的資本,在頗具創業前景的項目面前已不在話下。對于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創業者而言,創新就是其最大的資本。浙江必須加大對創業創新的引導力度,充分發揮創客空間對于創業創新的孵化作用,加快建立以創新為導向的社會創業機制。
——創業須以市場為導向。創業創新是以市場為導向的歷史進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新時期的創業,在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基礎上,必須充分尊重市場需求,將創業者和創業資源引向具有市場需求和空缺的領域。同時,在不斷完善市場機制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浙江的資本優勢,引導社會資本流向那些更具創新意識、更有市場潛力的優質項目。
——創業須以制度為保障。李克強總理曾對中外企業家說,“創新不單是技術創新,更包括體制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中國30多年來改革開放本身就是規模宏大的創新行動,今后創新發展的巨大潛能仍然蘊藏在制度變革之中。”面對新一輪創業創新革命,政府必須從完善制度供給上下功夫,深化推進簡政放權,放寬市場準入門檻,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降低創業創新的成本,搭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創業者掃清制度層面的障礙。
“雙創”時代已經開啟,在浙江經濟率先步入新常態的征途上,創業創新將引爆浙江新一輪發展動力,將浙江經濟推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