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轉型升級實現互促共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
在浙江經濟增長和資源要素環境約束趨緊矛盾日益加劇的發展環境下,必須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轉型升級實現互促共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既要加快推進生態文明的自身建設發展,又要積極發揮生態文明建設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中的重大正效應,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實施清潔生產,實現資源開發與高效利用結合、資源配置與資源轉化結合、資源節約與綠色生產結合,以環境污染整治倒逼產業結構調整,以環保服務助推產業結構調整,圍繞浙江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和重點建設項目,健全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把資源要素和環境容量向消耗低、污染輕、效益好的“七大產業”傾斜,走出一條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的浙江全面轉型升級發展新路子。
發揮生態文明建設對經濟轉型升級的牽引作用,就是要更加主動自覺地堅定綠色生產的發展方向,加快實施綠色經濟與生態經濟發展戰略。著力推動綠色生產、加強綠色認證、創建綠色品牌、實施綠色采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推進循環經濟在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各環節和企業、園區、社會各層面的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深入推進“五水共治”,積極開展印染、造紙、化工、醫藥、制革、電鍍、電池、食品等八大水污染重點行業整治,按照“淘汰一批、限制一批、提升一批、發展一批”的思路,加快構建高附加值、低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的綠色制造格局。
發揮生態文明建設對經濟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就是要更加主動自覺地加快新一代環保技術的研究開發,加快突破和掌握一批綠色生態領域的核心關鍵技術。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進程中,勢必會有力促進一大批環保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主要包括,加快研發和生產綠色產品,推進綠色認證標準化建設,形成綠色制造的技術體系和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研發和推廣環保技術,力爭在清潔生產、污染防治及生態保護等領域取得技術突破;加快研發和推廣節能減排技術,針對不同行業開展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加強科技合作與交流,積極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內外成熟適用技術。這些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應用,特別是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自主創新研發突破的生態環保領域的重大核心與關鍵技術,將對浙江經濟全面轉型升級起到十分重要的技術支撐與促進提質增效升級的作用與貢獻。
發揮生態文明建設對經濟轉型升級的倒逼作用,就是要更加主動自覺地加快粗放增長模式的改造提升,加快健全完善先進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制度。從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再生產全過程入手,制定和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形成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生態化、先進性的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制度,探索出一條經濟增長走生態友好發展的新路。比如,在浙江制造2025的制度設計中,借用生態補償機制、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切實做到用制度規范制造業發展勢頭與方向。必須抓緊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相關標準,加大執法力度,對破壞生態環境的野蠻制造行為及主體嚴懲重罰,確保經濟轉型升級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倒逼下實現制度化、長期化。
發揮生態文明建設對經濟轉型升級的導向作用,就是要更加主動自覺地廣泛弘揚生態綠色經濟文化,積極營造推進培育綠色經濟的良好氛圍。文明經濟作為更高形態的成熟經濟,在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將起到關鍵性、決定性作用。弘揚生態綠色文化是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自律與動力源泉。既要研究加強有關宣傳教育,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研究,大力培育生態綠色經濟的美德,又要建設生態綠色經濟的文化載體,創建一批教育基地,推進示范企業發展。同時,深入開展綠色社區、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醫院、綠色飯店等創建活動,在全社會倡導綠色消費模式和文明生活方式,使生態文明觀念滲透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每個公民,成為經濟發展的自覺行為,并最終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