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史青,夏蓉,劉鳳琪
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北京 100069
中醫藥研究生“助研、助教和助管”工作實踐與探討
王蕾,史青,夏蓉,劉鳳琪
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北京 100069
研究生“助研、助教和助管”(簡稱“三助”)工作的開展對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生“三助”工作不但提高了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同時對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也大有裨益,實現共贏。本文對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研究生“三助”工作進行分析,針對“三助”評價體系不完善、學生科研創新能力不足及“助教”崗前培訓有待加強等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中醫藥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
2005年,我國教育部將研究生“助教”細化為“助研、助教和助管”(簡稱“三助”),作為開展研究生教育重要的創新項目。早在1988年,國家教育委員會就頒發了《高等學校聘用研究生擔任助教工作試行辦法》,部分高等學校也已試行[1-2]。目前,大多數高校根據學科特點制定了研究生“三助”工作的規定并開展相關工作[3-5]。“三助”工作的實施對于培養研究生的科研、教學和管理能力,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首都醫科大學于2007 年10月制定了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規定,中醫藥學院經過多年實踐,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研究生教育在高校學科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三助”工作是培養研究生的重要內容之一。我校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規定中指出,研究生的“助研”工作是參加導師的科研課題研究或相關任務,本工作也作為研究生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助教”工作是承擔本學科相關課程的實驗或實踐教學任務及相關教學工作;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參加一定的“助管”工作,即接受學校或學院管理部門分配的管理工作。
2.1 “助研”工作
“助研”工作貫穿中醫藥研究生教育全過程。助研崗位由導師根據研究生參與課題任務的需求提出申請并聘任,由我校科技處備案。研究生入學初期,除了完成選修課程外,其余時間則進入科研實驗室進行中醫藥科研訓練,包括實驗室安全知識培訓、儀器設備使用方法、常規實驗技術的學習等。通過團隊組會和競賽等多種形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其科研能力,以培養研究生基本科研素質[6]。進入研究生學習中期,根據導師的研究方向或課題制定研究生的課題方案,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了解和把握國內外本領域的研究動態,完善課題設計,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課題研究。研究生在此階段接受系統的科研鍛煉,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和提高了科研創新能力。到研究生學習后期,整理課題研究結果,撰寫發表科研論文。部分研究生還協助導師撰寫科研標書,參與課題設計等。
2.2 “助教”工作
我院研究生“助教”工作在二年級后開展。由各學系申請,我校教務處聘任。根據課程特點,研究生可承擔本科生的中醫、中藥實驗課,參與中藥野外實習帶教,課堂病案分析實踐課等。在正式上崗之前,研究生要撰寫講稿和教案,進行預實驗或試講,經學系批準后方可帶教[7]。此外,研究生“助教”還要協助教師批改作業、補充習題庫、監考、閱卷、課外輔導、指導畢業設計、第二課堂和本科生創新項目、管理網絡課程、制作課件、整理教學文件等教學輔助工作,時間為10~30學時。
2.3 “助管”工作
研究生“助管”工作包括承擔教學、科研、學生、行政等各類管理事務工作。由所需部門聘任,我校人事處批準。我院承擔“助管”工作的在讀研究生較少,他們主要協助基礎科研樓管理人員對中醫藥實驗室運行維護和安全管理,或參與學生心理咨詢等工作。大部分“助管”工作由行政保研的研究生承擔,他們在保留學籍的兩年內從事學校行政部門如學校辦公室、學生處、團委的管理工作,或擔任學院輔導員,負責學生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班級管理及日常事物管理等工作。
3.1 “助研”工作實現師生雙贏
研究生從事“助研”工作,不但加強了中醫藥專業知識學習和科研技能,還能獲得一定的助研費,保障了生活基本需求;導師在研究生“助研”的協助下完成課題,發表相關論文,獲得科研成果。因此,研究生已成為導師的得力助手。在導師指導下,研究生能夠獨立完成科學研究,并在國內核心期刊或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收入的期刊上發表論文。近10年來,我院研究生每人發表1~2篇學術論文,有研究生還在國際或國內學術會議上作交流發言,表現突出者獲得了國家獎學金或校級獎學金。自2011年以來,我院有10余名研究生代表學校參與了北京高等學校特色教育資源庫建設,圍繞中醫藥文化教育內容提供相關文本、圖片,制作動畫,并編寫出版著作,發表相關論文等。我校是唯一連續獲得兩次優秀項目的學校。
3.2 “助教”工作實現教學相長
研究生在成為“助教”期間,從學生角色轉為教師,不僅可以系統掌握和靈活運用專業知識,提高教學能力,還有助于為人師表及道德情操的培養。實踐表明,研究生“助教”在授課時充滿激情和活力,教學方式靈活機動,如中醫臨床基礎專業的研究生在《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課程的實踐課上,將導師運用經方治療疑難雜癥的病例進行分析和討論,課件采用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多媒體形式展現,設計新穎,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師在指導研究生“助教”的同時,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新知識,實現教學相長。在學生座談會的反饋中,研究生“助教”教學效果的滿意度較高,網上的督導、同行評議及“學評教”的結果均達到優良。另外,研究生“助教”還緩解了師資缺乏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
3.3 “助管”工作實現管理能力提升
在培養和提高研究生專業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綜合事物處理能力的鍛煉,也是促進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方面。通過“助管”工作的實踐,不但提高了研究生自身的政治和文化素養,還激發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使其綜合素質得到明顯提升,為進入研究生培養階段奠定了良好基礎。研究生“助管”也充實了輔導員隊伍。
4.1 補充和完善研究生“三助”的評價體系
研究生“三助”工作開展10余年,許多高校的評價體系尚不完善[8]。我校雖然將研究生“助教”的評價納入到教師的評價系統,但尚未針對研究生“三助”建立全面系統的監督和評價體系,因此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不利。今后學院和各學系應結合各自的學科和專業特點,制定考核標準和細則,分別建立個性化的研究生“三助”評價體系,對受聘“三助”崗位的研究生加強管理和考核,以便做出有效的評價。
4.2 提高研究生“助研”的創新能力
目前研究生“助研”工作主要是完成導師的課題任務,課題的研究內容、指標和方法都是計劃好的,學生不動腦思考,只是完成即可,這樣就導致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針對這一問題,師生雙方都需努力改進。一方面,強化導師的責任感,培養研究生從事科研的興趣,指導其閱讀文獻,跟蹤研究領域的前沿熱點,加強學術交流,激發靈感,培養創新性思維。研究生自身應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鉆研業務,探索新知,在導師原有課題設計的基礎上提出更新的設計思路和方案,或自己獨立設計實驗,以提高自己的科研創新能力。
4.3 加強研究生“助教”的崗前培訓
研究生“助教”崗前培訓的主要責任在學系,研究生“三助”評價體系不完善,崗前培訓也未制定相關制度和細則。今后學院及學系要制定研究生“助教”的崗前培訓等相關制度,明確培訓考核細則,導師要認真審核研究生的講稿、教案,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合格后方可成為“助教”。研究生應提前半年開始聽課,認真備課,進行預實驗或試講工作。在擔任實驗或實踐教學工作期間,仍有導師或指定教師進行跟蹤指導,對其授課時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不斷提高其教學能力和水平。
總之,高等學校推行研究生“三助”工作是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中的一個重要措施。我院自開展“三助”工作以來,研究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得到了全面提升。近年來中醫藥研究生的就業率為100%,并獲得用人單位的好評。今后還應更加完善“三助”相關的監督和評價制度,更好地開展研究生培養工作。
[1] 李心燦,謝庭紹.聘用研究生擔任助教工作的實踐和體會[J].中國電力教育,1988(10):30-31.
[2] 李章泉,劉慶剛.研究兼做“三助”工作制度化的幾點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1995(3):50-51.
[3] 李勇輝,陳勇強,郭新華.高校研究生兼任“三助”的現狀與建議[J].中國高等教育,2006(23):47,60.
[4] 孫秀亭,曾武濤,陳偉燕,等.淺談醫學研究生“三助”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9):121-122.
[5] 馮菲,范逸洲.高校研究生助教工作職責及培訓需求的現狀調查——以北京大學為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8):32-38.
[6] 龔慕辛,陳忻,吳霞,等.試論中藥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環節與措施[J].中醫教育,2010,29(5):53-55.
[7] 趙冬,王珂,高燕,等.研究生參加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醫學信息,2010,23(7):2300-2301.
[8] 羅英華,許麗紅.培養機制改革后研究生“三助”工作的發展現狀與思考——以復旦大學為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7):45-49.
Working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duates as Research,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Assistants
WANG Lei, SHI Qing, XIA Rong, LIU Feng-qi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69, China)
The work of graduate research,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assistants (namely Three-Assistants)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improvement of graduate training quality. I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graduates, but also benefit the work about teaching,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work of graduate Three-Assistants in the TCM Schoo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proposed for the problems, such as imperfect evaluation system of Three-Assistants, lack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f graduates and pre-job training of teaching assistants which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TCM graduate; research assistant; teaching assistant; management assistant
10.3969/j.issn.2095-5707.2015.04.018
王蕾,教授,研究方向為中醫藥教育。E-mail: tmwangl@ccmu.edu.cn
2015-06-02;編輯:季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