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連旺
法治機關建設的關鍵所在
鄭連旺
當前行政機關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規范行政行為、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推進以“立足發展改革大局,抓好法治機關建設”為主題法治機關建設。推進法治機關建設是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的具體行動,以切實提高廣大干部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為基礎,著力健全發展改革職權依據體系,著力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和程序,著力構建行政執法風險防范和責任追究機制,著力加強依法化解行政爭議能力建設,把行政機關建設成為職權法定、運行規范、公開透明、權責統一的法治機關。
統一思想,樹立法治思維。目前一些地方、部門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仍然比較嚴重,部分社會成員遵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識不強,一些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依法辦事觀念不強,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現象依然存在。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的關鍵在于養成法治思維,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以權利、規則、程序和責任為核心,養成牢記權利的本位性、規則的體系性、程序的正當性與責任的嚴格性等法治思維,深刻領會、準確把握依法行政的新要求,不斷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公權力時,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思考問題、推動工作,切實做到“三思”:是否有法律依據,是否符合法律程序,需要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轉變職能,提升法治水平。要緊緊圍繞政府職能轉變,穩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同時對放權事項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實現放管結合。要以法治方式推進政府職能轉變,要求把握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做到主體適格、職權法定、行為依法、程序正當和權責一致。妥善處理轉變政府職能與依法行政的關系,一方面要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避免以不完善的制度和做法否定改革;另一方面又要堅持法治原則,不以突破憲法和法律為代價去搞改革。特別是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等事項中涉及法律法規修改的,要按照及時跟進、審慎穩妥的原則,按程序修訂有關法律法規,以鞏固改革成果,并為繼續深化政府職能轉變創造條件。
建章立制,實現職權法定。要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沒有法定依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的決定。根據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要求,對行政機關負責執行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定修改配套的規范性文件,明確主體、程序、期限、責任,增強制度的可操作性。要建立行政規范性文件年度計劃管理和審查制度,落實規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和定期清理制度。要強化程序意識,加強程序制度建設。嚴格依照法定程序執法,實行行政執法告知制度,建立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完善行政執法聽證程序,確保程序公正。
擴大透明度,推行政務公開。公開公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法治機關建設的重要特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實質上就是要讓公眾通過事前了解、事中參與、事后監督等多種手段來監督行政權力行使,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要完善政務公開制度,通過清單方式,向社會全面公開政府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職責權限、管理流程、監督方式等事項,提高行政權力運行的透明度。要突出政務公開重點,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要加大政策信息公開力度,創新政務公開方式,如在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方面,重點要公開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征收、行政強制、行政收費、行政確認、行政裁決、行政給付、行政復議等執法活動中的履職情況。
落實責任,構建法治機關。權責一致是指行政機關依法享有多大的權力,就應當承擔多大的責任,不應當有無責任的權力,也不應有無權力的責任,這體現了重在治權、治官的鮮明時代特征。要嚴格規范行政責任,健全行政機關審批事項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時辦結制“三項服務制度”。要加大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力度,對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等違法違紀行為導致發生重大責任事故、事件或者嚴重違法行政案件的,追究有關領導責任。要嚴格規范執法監督,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要探索建立行政執法責任制,著重對重點領域的行政執法案卷進行評查,及時發現和糾正執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作者單位:衢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