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須謀新支撐
以服務業、新經濟新業態、城市經濟為主導,浙江經濟發展的新興支撐力量已形成。在構建新興支撐力量的道路上,必須以改革為抓手,充分釋放制度紅利,營造最優的發展生態系統;必須以創新為動力,加快推進浙江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前三季度,浙江實現8.3%的經濟增長,比去年同期和全國同期均高了0.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浙江在產業持續提質增效升級的道路上勇拓新局,以“互聯網+”為引領的新經濟新業態不斷涌現,浙江經濟順利邁入“增長中高速,質量中高端”的發展新空間。縱觀浙江經濟今年以來出現的發展新趨勢、新動力,經濟發展的新興支撐力量已經形成并正向深處著力。
產業結構新優化。發展質量、速度、效益的背后是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而當前浙江產業結構調整的最大亮點就是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變,產業發展出現服務化趨勢。一則,以服務業占比持續提升為標志的產業構成變動帶來了結構優化升級的積極信號。繼去年三產占GDP比重首次超過二產后,今年前三季度,浙江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首次超過50%,達到50.1%,服務業的主導地位得以穩固確立。應牢牢把握這一積極趨勢,以服務業發展為動力推動浙江經濟進入平穩增長的新常態。二則,以服務業向農業、制造業滲透融合為特征的產業融合趨勢得以強化。浙江服務業與農業、制造業由最初的分工、分化走向互動融合。下階段,要以“互聯網+”為載體、信息技術為支撐,以農村電商為引領快速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實現浙江農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要以產業轉型、創業創新為動力,實現浙江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滲透,以生產性服務業為引領為傳統工業轉型提供技術、研發和市場支撐,以信息經濟、跨境電商為引領推進浙江制造向更高水平邁進。
經濟形態新格局。近幾年,以“互聯網+”為主要特征的新經濟新業態蓬勃發展,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此消彼長的轉換不斷加速。浙江確立了打造七大萬億級產業的目標,而以互聯網為主體的信息技術產業,則被鎖定為第一支柱產業、第一支撐力量。站在“互聯網+”的風口,浙江充分發揮基礎和先發優勢,突出“互聯網+”與七大產業聯動。無疑,新經濟新業態的不斷催生,已成為構筑浙江經濟新增長動力的重要支撐,浙江必須牢牢把握這一大勢,充分激發新一輪創業創新活力,將創業人才和創業資源引向以“互聯網+”為主導的新經濟新業態。同時,充分依托特色小鎮等發展載體,為新生代創業人才提供更多領域、更高層次的智力、政策服務,率先以新經濟新業態形成浙江發展新特色,搶占新經濟發展高地。
區域經濟新轉型。當前,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轉變的大趨勢正在形成,必須認清這一趨勢,深處著力做文章。作為浙江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發達的縣域經濟曾是浙江經濟發展的一大特色和優勢。隨著浙江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傳統縣域經濟已無法滿足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提質增效的需求,而以城市經濟為主導的區域經濟新模式則呼之欲出。經驗表明,城市能級越高、功能越完善,集聚高端要素、高端產業的能力就越強,經濟發展優勢越明顯。在區域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浙江應以杭州、寧波、溫州、金-義四大都市區建設作為主抓手,打破行政阻隔,發揮中心城市在集聚高端要素方面的優勢,實現產業布局一體化。同時做強基礎設施支撐,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放大各類產業集聚區、特色小鎮的關聯、集聚效應,催生浙江城市經濟發展新局面。
以服務業、新經濟新業態、城市經濟為主導,浙江經濟發展的新興支撐力量已形成。現階段,既有支撐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有利條件,又有致使經濟進一步下行的較大壓力。在構建新興支撐力量的道路上,必須以改革為抓手,將推進政府改革作為撬動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的杠桿,充分釋放制度紅利,營造最優的發展生態系統;必須以創新為動力,以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為引領,加快推進浙江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