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瑩 王泓 戴維 王霞 蔣冬梅 張曉東
子宮頸癌為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以鱗癌居多。近年,子宮頸鱗癌在年輕人群中的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1]。因此,有必要對子宮頸鱗癌的早期監測和診斷手段進行研究。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g)可由正常鱗狀細胞產生,但含量極低。在子宮頸鱗癌進展過程中,鱗癌細胞中SCC-Ag大量分泌到血液,SCC-Ag水平是子宮頸鱗癌監測和輔助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2]。然而,筆者在臨床實踐中發現,應用SCC-Ag檢測試劑盒說明書提供的臨界值進行子宮頸鱗癌診斷,其靈敏度明顯低于病理檢查。因此,本研究收集我院開展SCC-Ag檢測以來的臨床結果,對子宮頸鱗癌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中SCC-Ag進行統計分析,評估SCC-Ag對子宮頸鱗癌的診斷價值,并為子宮頸鱗癌診斷提供最佳臨界值,現報告如下。
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經病理活組織檢查(活檢)確診、首次治療的134例子宮頸鱗癌患者,設為子宮頸鱗癌組。134例子宮頸鱗癌患者年齡27~77歲,中位年齡43歲,無合并其他腫瘤者,在化學治療前或手術前進行SCC-Ag檢測。另選擇在我院體檢的134名健康女性為正常對照組,入組者年齡22~67歲,中位年齡39歲。2組患者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入選研究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標本采集
于清晨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受試者的靜脈血2~3 ml,離心分離血清,低溫保存待測。
2.SCC-Ag的檢測
應用深圳市新產業生物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MAGLUMI 2000全自動電化學發光系統及配套試劑,使用化學發光免疫夾心法檢測SCC-Ag水平,所有的分析步驟由儀器自動執行,分析試劑已預先分裝在封閉的試劑條中。采用針對SCC-Ag的一株單克隆抗體標記N-(4-氨丁基)-N-乙基異魯米諾(ABEI),另一株單克隆抗體標記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標本與ABEI標記的單克隆抗體、FITC標記的單克隆抗體及包被羊抗的FITC抗體的磁性微球混勻,形成免疫復合物,外加磁場沉淀,棄上清液,用洗液清洗沉淀復合物3次,直接進入標本測量室,儀器泵入發光底物,自動監測3 s內發出的光強度(RLU)。SCC-Ag水平與RLU成一定的比例關系,測定儀自動擬合計算SCC-Ag水平。該系統以2.5 ng/ml為臨界值,血清SCC-Ag<2.5 ng/ml為正常值(陰性),SCC-Ag≥2.5 ng/ml為陽性,血清SCC-Ag值檢測范圍0~100 ng/ml,若大于100 ng/ml將樣品稀釋后再進行檢測。
分別記錄子宮頸鱗癌組和正常對照組的SCCAg水平,繪制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ROC),分析SCC-Ag診斷子宮頸鱗癌的靈敏度、特異度、最佳臨界值,并比較根據試劑盒提供的SCC-Ag臨界值與ROC所得最佳臨界值診斷子宮頸鱗癌的陽性率。
使用SPSS 11.5軟件處理數據。計算子宮頸鱗癌組和正常對照組的SCC-Ag中位數,并進行秩和檢驗。采用子宮頸鱗癌組和正常對照組的測得值繪制ROC,以“1-特異度”為橫坐標、靈敏度為縱坐標,計算ROC的曲線下面積,確定最佳臨界值。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子宮頸鱗癌組的SCC-Ag水平明顯升高(P<0.001),見表1。

表1 子宮頸鱗癌組與正常對照組SCC-Ag水平比較
利用子宮頸鱗癌組和正常對照組的SCC-Ag檢測結果繪制出ROC,見圖1。該ROC的曲線下面積為0.908(95%可信區間為0.873~0.944),面積的標準誤為0.018,提示血清SCC-Ag可作為子宮頸鱗癌重要的腫瘤標志物應用于臨床輔助診斷;靈敏度、特異度之和為最大時,測得值為最佳臨床診斷臨界值,即在靈敏度為75.4%、特異度為96.3%時,SCC-Ag最佳臨界值為1.798 ng/ml,約登指數(靈敏度+特異度-1)為0.717。

圖1 SCC-Ag診斷子宮頸鱗癌的ROC曲線
使用試劑盒說明書提供的臨界值(2.5 ng/ml)時,以血清 SCC-Ag<2.5 ng/ml為正常值(陰性),SCC-Ag≥2.5 ng/ml為陽性。134例子宮頸鱗癌患者的 SCC-Ag檢測結果中,陽性88例(65.7%);正常對照組陽性3例,陽性率為2.2%(3/134),診斷靈敏度為 65.7%,特異度為97.8%。以ROC曲線的最佳臨界值1.798 ng/ml作為臨界值,134例子宮頸鱗癌組SCC-Ag陽性101例,陽性率是75.37%(101/134);正常對照組陽性5例(3.73%)。使用最佳臨界值時,盡管特異度下降1.5%,但靈敏度提高約10%;同時陽性預測值是95.3%,陰性預測值是79.6%,分別提高了6.3%和5.6%。
SCC-Ag是一種腫瘤糖蛋白相關抗原,最早是從子宮頸鱗癌中分離出來[3]。SCC-Ag參與了腫瘤細胞的生長,并分泌在體液中,成為腫瘤標志物[4]。本研究顯示,子宮頸鱗癌患者的血清SCCAg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提示SCC-Ag對于子宮頸鱗癌具有診斷價值,與多數研究結論相符。
ROC是一種評價診斷效能的有效工具。它通過改變診斷臨界值,獲得靈敏度和特異度。以靈敏度作為縱坐標,“1-特異度”作為橫坐標,繪制ROC,計算與比較曲線下面積,可客觀分析診斷試驗的診斷價值[5]。此外,ROC還可確定診斷性試驗的最佳臨界值。理想臨界值應使該試驗的靈敏度和特異度都達到100%,將患者與非患者完全劃分開。然而在實際臨床工作中,患者與非患者的生理生化指標總是存在重疊區域,使診斷性試驗的靈敏度與特異度在坐標圖上呈現出相反方向的改變趨勢,即靈敏度上升的同時特異度下降。為了更好地輔助臨床診斷,以約登指數達最高時取臨界值,該點是保證一定靈敏度和特異度的情況下使臨床診斷的準確性達至最高的界點,即最佳臨界值[6-7]。
ROC曲線下面積可有效評價診斷試驗的診斷價值,曲線下面積越大,診斷準確性就越好,當曲線下面積>0.9時,提示該試驗對臨床診斷具有重要價值[8-9]。本研究通過系統分析血清 SCC-Ag診斷子宮頸鱗癌的ROC,得出SCC-Ag最佳臨界值為1.798 ng/ml,此時ROC曲線下面積0.908。結果表明,血清SCC-Ag可作為子宮頸鱗癌重要的腫瘤標志物。將1.798 ng/ml作為SCC-Ag臨界值,再次分析數據,發現SCC-Ag對134例子宮頸鱗癌患者的診斷特異度為94.7%,靈敏度為75.4%;以SNIBE公司提供的2.5 ng/ml作為臨界值,特異度為100%,靈敏度為65.3%。結果提示,以1.798 ng/ml為SCC-Ag臨界值診斷子宮頸鱗癌的特異度稍稍降低,但靈敏度明顯提高,將更有利于子宮頸鱗癌的輔助診斷。
[1]崔荔群,溫巖.年輕女性子宮頸癌的發病因素及治療進展.中國婦幼保健,2011,26:460-463.
[2]Shimura K,Mabuchi S,Yokoi T,et al.Utility of serum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levels at the time of recurrent cervical cancer diagnosis in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treatment choice.J Gynecol Oncol,2013,24:321-329.
[3]Huang SF,Wei FC,Liao CT,et al.Risk stratification in oral cavit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y preoperative CRP and SCC antigen levels.Ann Surg Oncol,2012,19:3856-3864.
[4]Farzaneh F,Shahghassempour S,Noshine B,et al.Application of tumor markers SCC-Ag,CEA,and TPA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s.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4,15:3911-3914.
[5]Hajian-Tilaki K.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 analysis for medical diagnostic test evaluation.Caspian J Intern Med,2013,4:627-635.
[6]朱宗林,張淑花.應用ROC曲線分析RF、CCP及AKA抗體對RA的診斷價值.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1862-1864.
[7]Yang AP,Liu J,Lei HY,et al.CA72-4 combined with CEA,CA125 and CAl9-9 improves the sensitivity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Clin Chim Acta,2014,437:183-186.
[8]羅疏薇,歐春萍,張莉萍,等.應用ROC曲線評價CEA、CYFRA21-1、SCC對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價值.重慶醫學,2011,40:250-255.
[9]Lian F,Wang Y,Yang X,et al.Clinical features and hyperferritinemia diagnostic cutoff points for AOSD based on ROC curve:a Chinese experience.Rheumatol Int,2012,32: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