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俊發
構建“五位一體”的亞太命運共同體
文/丁俊發
2014年11月11日,在北京召開了亞太經合組織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通過了《北京綱領:構建融合、創新、互聯的亞太—經合組織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宣言》《共同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亞太經合組織成立25周年聲明》。大家圍繞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如何謀求新的增長動力,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如何破解區域經濟合作碎片化的風險,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如何解決互聯互通建設所碰到的一系列瓶頸約束,共同打造合作平臺,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形成了高度的一致,決心共繪亞太美好新藍圖。這給亞太各國也給世界以極大的鼓舞。
從物流與供應鏈的角度如何來領悟APEC《北京綱領》的真諦,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當今亞太要打造“五流合一”即“五位一體”的命運共同體。“五流”即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與人文流。
1.商流。這次APEC會議討論的重點是發展,所以在《北京綱領》中首先提出“推進自由開放貿易投資”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最主要的是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
2.物流。《北京綱領》“同意建立亞太示范電子口岸網絡”,批準“亞太經合組織海關互認、執法互助、信息互換戰略框架”,為全球物流的互聯互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資金流。《北京綱領》批準“亞太經合組織促進貿易投資發展的能力建設戰略計劃”、“投資便利化行動計劃”,成立亞太投資銀行等為亞太地區的資金流暢通打好基礎。
4.信息流。《北京綱領》要求在亞太地區“積極構建開放透明的商業環境”,透明的基本要求就是信息化,切實做到“在經濟體之間共享信息”。
5.人文流。這次會議特別強調區域、國家、民族之間的人文交流。要加強區域、國家、民族之間的人員交往,文化、教育、技術交流,“便利于人員跨境流動和創新理念交流”。
第二,把供應鏈、價值鏈、產業鏈提升到全球戰略高度。
在這次APEC會議上,提的比較多的兩個詞是價值鏈和供應鏈。我認為,價值鏈、供應鏈、產業鏈有極大的內在關系,但他們切入的角度以及內在的廣度、深度不同。
1.價值鏈。企業內部各業務單元的聯系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上下游關聯企業之間的聯系構成了行業價值鏈,所以價值鏈是從價值,從利潤切入的。
2.供應鏈。供應鏈也可以叫供需鏈,是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為了將產品和服務交付給最終用戶,由上游和下游企業構建的網鏈結構。由于經濟的全球化,供應鏈所涉及的上下游就沒有區域的界限。所以,供應鏈是從市場的資源配置,從流程切入的。
3.產業鏈。由于社會的分工形成不同的產業,產業鏈是產業之間基于一定的技術、經濟關系并依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客觀形成的鏈條式的關聯關系形態。產業鏈主要是從不同產業之間的關聯度、影響度切入的。
這次APEC會議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全球價值鏈發展合作戰略藍圖》,“重申到2015年實現亞太地區供應鏈績效提高10%的承諾,削減交易時間、成本和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將繼續開展系統能力建設來打通供應鏈通道的阻塞點,同時開展其他具體活動,包括建立亞太經合組織供應鏈聯盟,促進綠色供應鏈合作”。
第三,APEC會議《北京綱領》是中國物流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這次APEC北京會議涉及許多中心議題,但歸結起來無非是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人文流的互聯互通,合作共贏。從物流的角度我們應當做好以下工作。
1.要加大“一帶一路”物流格局的設計與研究,并把它真正變為現實。
2.加大對中國全球價值鏈、供應鏈、產業鏈的研究與設計,并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3.認真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以亞洲國家為重點方向,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突破點,以經濟走廊為依托,以建設融資平臺為抓手,以人文交流為紐帶的國際戰略新思維。
4.重視全球供應鏈績效指數的提高,打通供應鏈連接的阻塞點,提高國際物流能力建設,特別是物流基礎設施、電子口岸、跨境電商、綠色物流等等。
5.加大《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與國際物流與供應鏈的連接,提升國內物流的運作能力,特別是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APEC北京會議提出的許多設想與措施,
對中國物流業以巨大挑戰,但也是一個重大機
遇,我們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去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