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軍
讓創意產業與農業融合發展
吳建軍
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是創意產業的重要特征。將創意經濟的理念引入到農業建設,運用創意經濟的思維邏輯和發展模式推進農業發展,將有助于培育農業新經濟增長點,降低農村工業化對農村生態環境和人文文化帶來新破壞。近年來,許多地方開始意識到創意產業和農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性,正在大力推進創意農業的發展。
與傳統農業單純的自我發展相比,創意農業強調將創意元素通過技術、技藝等手段嫁接到傳統農業,將農業與農村相關資源,譬如農業文化藝術活動、農業技術、農產品和農耕活動,甚至是市場需求等要素有效整合起來,形成一個綜合的產業鏈體系,極大拓展農業和農村的發展空間。目前,創意農業的發展路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運用先進技術將文化符號植入到農作物栽培過程中,實現符號價值。創意產業通過先進栽培、先進園藝以及創意設計等手段,在農作物栽培過程中植入文化符號元素,對農作物的形態、顏色、質感等進行優化,豐富農產品的表現形態,賦予農產品符號價值和藝術價值,提升農產品的文化內涵和經濟附加值。
運用信息技術對農業產業鏈進行數字化改造,提升信息交流效率與效果。通過將數字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引入農業生產,對相關農業信息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化,再以創意文字內容形式融入農產品的生產、加工、營銷等環節,加快農戶與中間商之間、中間商與消費者之間相關信息的傳遞與反饋速度,最終實現農業產業鏈分工與專業化水平的精細和深化,有效提高農業生產率。
運用園藝、園林手法對農業園區進行創意設計,將農業與當地特色資源進行創意性組合。根據農業園區自身及周邊獨有的自然、生態、文化以及旅游元素,將傳統的園藝、園林技藝應用于農業園區的場景改造,將其建設成為供消費者休閑娛樂、生態觀光的旅游目的地。如北京密云的“紫海香堤藝術莊園”通過園林藝術成功種植及布置200余種世界珍貴的香草,如薰衣草、紫蘇、馬鞭草、洋甘菊等,從莊園整體空間上展示了美麗的景觀,讓香草農場的農作功能同景觀欣賞、藝術品鑒功能結合起來,大大迎合了人們的審美需求,成為集體驗、婚紗攝影、影視拍攝及度假、休閑、藝術創作為一體的現代農業觀光旅游區。
運用故事秀手段,豐富農業文化內涵,擴大市場知名度,拓展農業活動的文化價值及市場。我國擁有幾千年的農耕文明,農業品種與農耕活動等農耕文化資源豐富,可以演繹出各種故事。發展創意農業要以挖掘特色、秀出故事的手段來活化,豐富農業活動的文化內涵,增加農業活動文化價值,可結合節慶活動、紀念活動、生產活動等增強感染力,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和對農耕文化價值的認同。洛可可創意農業公司是成功運用故事秀手段的典型,該公司為寶坤公司的土豆設計了獨特的包裝,為每顆土豆整理了一個故事,有記錄片、有照片,消費者還可以親自到生產基地去參觀。這種具有豐富故事內容、與“奧運土豆”標準相同的土豆,一經上市就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追捧,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以形成規模集聚效應為導向,整合創意產業、農業及市場資源,建設新型農業文化綜合區。園區中以創意產業為核心產業,配置各相關支持、配套及衍生產業形成產業集群,實現創意產業與農業的融合價值。核心產業可以是植入文化符號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群或擁有優秀故事的農業生產企業群等;支持產業可以是直接支持創意農產品及創意農業研發、生產、加工以及營銷的企業群,如科研機構、農機公司、各類農業活動、藝術活動的承辦單位;配套產業可以是為農產品加工、農業生產及活動提供良好氛圍的企業,如餐飲、書吧等;衍生產業可以是將創意農業成果作為要素投入的企業群,如玩具、紀念品等生產企業。在整個產業園區價值系統中,傳統與現代融合、文化與科技融合、一二三產融合、文化與農業的創意整合成為現代時尚創意新路徑。
在創意產業和農業的融合發展過程中,要順應地區農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鼓勵和高度尊重企業和個人的創造性,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更多富有創造性的創意產業和農業融合新模式不斷涌現,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