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利民
打造上虞“高鐵新商圈”
顧利民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經濟“新常態”作了系統的概括和闡述,為經濟工作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作為將成為上虞經濟特別是上虞服務業經濟新的增長點的“高鐵新商圈”,在設計、規劃、建設、營運的過程中,如何適應“新常態”是一個重大課題。結合前期調研,提出以下思考。
突出差異化戰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從市場競爭特點看,過去主要是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現在正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上虞城市商業發展從老城區商圈(人民路、解放路、龍山路)到城北商圈,己經進入第三代商圈也就是即將誕生的高鐵商圈,如何把它打造成為上虞“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商圈,關鍵在于差異化。如果與老城區商圈、城北商圈同構的話,必然造成重復建設、資源浪費、擠占了前二大商圈的消費量和市場蛋糕,而過度競爭的結果是殺敵一千、自損七百。所以,高鐵新商圈的差異化定位非常重要。用“時尚、高端、活力、多元”作為關鍵詞來定位,有助于差異化戰略目標的實現,有利于全區按照低、中、高三個層級布局,構建“金字塔”型商圈業態體系。打造成為展示現代城市風貌、引領時尚消費和體驗休閑健身文化的新核心商圈,也有利于上虞商圈的生態平衡,從而使高鐵商圈適應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的“新常態”。
實施創新驅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涌現。從新技術運用方面看,可否依托大數據技術,開發消費者行為偏好數據庫,以消費者行為偏好數據庫為基礎打造企業精準營銷平臺;可探索智能機器人、新型顯示、3D打印、新信息技術、線上線下融合模式等的展示和運用。從新產品看,健康產品的總需求將急劇增加,高鐵商圈擁有包括21000座的體育場、5000座的體育館、1500座的游泳館及配套室外活動場地的龐大體量,上虞又作為生物醫藥的生產基地,有強力的制造業支撐和產業鏈資源,在高鐵商圈中培育“浙東健康產業新勢力、打造浙東健康產業新高地”有著現實的經濟優勢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從新業態看,上虞擁有傘業經濟、童裝經濟、手套襪業經濟、裘皮服裝經濟的雄厚基礎,在高鐵商圈中打造“時尚產業”之城,舉辦上虞時裝周,實現產城融合;充分借助高鐵與上海等大城市相對時空距離大大縮短的有利條件,用好上海等大城市高校科研院所云集、資力技術資源豐沛等的同城嫁接機遇,再造“星期六工程師”優勢,可在“高鐵新商圈中”納入研發、設計、品牌、營銷、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從新商業模式看,針對上虞及周邊地區尚沒有大型兒童游樂園的實際,可在高鐵商圈中引入諸如迪士尼的開發模式,建設大型兒童樂園;同時,也應創新建筑風貌,改變“千城一面”的狀態,探索“精致上虞”的升級版。
更多融入上虞文化元素。在主題公園和商業步行街,在人工河兩岸布置景觀建筑和空間節點時,通過雕塑設計、畫板展示、電子顯示等多種藝術形式再現上虞文化的燦爛時空。無論是道路兩旁的路燈設計、還是人工河水景的制作,都盡可能滲透上虞的文化元素。可重點布局四大主題文化:孝德文化、青瓷文化、愛情文化、鄉賢文化。關鍵在設計制作中要體現創意,有視覺的沖擊力和充分的美感,有品位,寓教育、文化于觀賞休閑之中,并作為一種文化磁場吸引本外地游客。如可在游人聚集的核心區塊,構筑一個能上演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或其它愛情音樂劇的戲臺,開辟體現愛情文化的高端婚紗試穿及攝影的大型平臺。
更加注重發揮企業家才能。上虞有一百、大通二家商業航母,其單體規模都居于浙江省前十位,靠的是陸佐強、張君爾二位領軍人物。在打造高鐵商圈中,更需要培育和引入具有世界眼光、戰略思維的一流的商業領軍企業、領軍人物和優秀運營管理團隊,并且能創造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政策和機制。如果缺乏相關的領軍人物和專業人才,將會長期困擾未來的運營和可持續發展。
盡量減少商圈的房地產化。上虞房地產也面臨“新常態”,正進入產能過剩消化期和調整陣痛期,房地產作為城市化“發動機”的角色逐漸淡出。由于“上虞人買上虞房”的市場格局,前幾年商品房市場供給的“爆發式”增長,即使在新的土地不供給的前提下,存量去化期至少需要5-6年。再加人口流量的變化和經濟下行、美聯儲加息、房產稅的開征,上虞房地產市場面臨較大壓力。在這種背景下,繼續追加巨量增量只會增加中觀和微觀層面的新的壓力。在高鐵新商圈的空間布局中,應盡量壓縮房地產的占比,騰出更大的空間積極發現和培育潛力巨大的新增長點。
作者單位:紹興市上虞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