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江
教育一向被認為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她神圣純潔,教化天下,令人信賴,世人敬仰。但一段時期以來,似乎我們的教育領域出現了一些問題,包括體育教育。且不論學生體質持續下滑、學校體育改革等諸多問題,即便圍繞著學生體質測試而發生的許多弄虛作假、不夠嚴肅認真等現象,不僅嚴重傷害了教育在人們心目中的公信力,也損害了學生體測的嚴肅性。
眾所周知,我國20多年來青少年體質持續下降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教育部為了核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數據的準確性,2012年起,首次對全國4個省市學生體質測試數據進行抽查復核工作,2013年擴大至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3672所學校,500多萬學生。結果發現,小學測試數據與復核數據的一致性吻合率為53.4%,初中為30.6%,高中為33.4%,大學為21.1%。這組數字揭露了一個殘酷的真相,那就是很多學校的測試都嚴重存在弄虛作假,換句話說,原本持續下滑的數據中甚至還存在著大量水分。這種現象竟然發生在我們的教育領域,發生在崇高神圣之地,文明育人之所!這個責任是任何人都負擔不起的,也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為此辯解。這遠遠超出了一般意義的造假范疇,嚴重違背了黨的教育方針,踐踏了實施素質教育的國家法律意志。這是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的一種藐視,對教育本質的一種褻瀆,理應引起各級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維護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的嚴肅性。
學生體質測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綜合身體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改善青少年體質現狀的一個重要依據,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的高度重視,對今后學校體育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問題起到了重要依據和積極的導向作用。但即便如此,也讓有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門或者學校鉆了空子,為突出政績,標榜成績而編改數據、弄虛作假。無疑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更大,造成的危害更加深遠。要知道,學生體質測試因其重要性和嚴肅性,盡力減少客觀和主觀誤差,提高測試的科學性、準確性和高效性,對于學校體育改革,對于學生體質的改善有著重要意義。如此嚴肅的體質測試工作需要各方面都來維護,而不是加以損害。
教育是整個社會文明的基礎,承擔著教化人、培養人的使命,教育的誠信與其他行業進行比較,更具有示范性。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應當捍衛教育的尊嚴,守護這片道德的凈土,聲張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有希望,我們的孩子才能有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才能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