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杰+金友恒

關鍵詞:新課改;收獲與校正;實施前行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10-0008-01
一、武漢市洪山區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思路
為推動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促進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質量,武漢市洪山區教育局以強管理、抓常規、細過程、重創新、創特色、求發展的工作思路,探索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法指導,注重學生情感體驗,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合理性、實效性。
1.建立區、片、校三級教學教研網,將全區中小學校按地理位置劃分成7個片區,采用片長負責,片區理事指導,體育教研員檢查、指導的形式開展有主題、有計劃的教學教研活動。成立中心教研小組,打造骨干教師力量,注重教師隊伍的梯隊建設。以老帶中、老帶青、中帶青,搞好傳幫帶活動,培養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師,逐步形成教師隊伍的梯隊。
2.加強體育教師的培訓,打造一支作風硬、素質強的教師隊伍。將教師的培訓列入常態,每學年舉行區、片、校教學基本功、運動技能培訓、考核、大比武活動,并納入教師績效考核。
3.加大常規教學管理,采取推門聽課的形式,努力提高常態課的質量,并納入學校目標管理、體育專項督導檢查管理的重要內容中。
4.加強教研組、備課組的建設。強調團隊精神及合作意識是教研組的靈魂;科研意識是教研組自我超越的內動力,提升體育教師的理論素養,使體育教師成為研究型、學術型教師。
5.構建體育與健康課程高效課堂模式。通過同課異構、教法與學法研討等多種多樣的主題研討、專題研究、研討課觀摩、評課、析課等多種教研活動,轉變教學觀念,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探索高效課堂模式。
二、參賽課《水平四(八年級)田徑——接力跑》設計思路
本次接力跑教學為接力跑單元教學中的第四次課,主要是讓學生理解“等速傳接的原理”,教會學生運用原理,探究在快速跑動中完成傳接棒的學練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采用“原理教學法”,講解示范下壓式傳接棒技術在快速跑中的運用,通過提出快速跑傳接原理“等速-等速的條件-預跑時機與預跑和預跑點-等速點”,以問題為中心,在教法及組織實施上以學生主動體驗,發現問題并在教師引導和同學們的幫助下解決問題,通過教師引導-學生的體驗-合作學習-學生再體驗-師生共同評價和總結-展示學習效果的教學程序,將認知、技能和方法的學習揉為一體,逐步推進,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既傳授了知識、技術、方法,又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體育學習的能力,達到了自主、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學練方法的目的。
三、收獲與不足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比賽與觀摩學習,收獲大,感受深。特別是對一線教師從學習內容的多元化、技能化;學習目標的具體性、可操作性;教法與學法手段的合理性、有效性;注重體能發展的滲透性;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學練方法的傳授等多方面均值得學習。優質課來源常態課、來源體育教師的基本功,只有努力提高常態課的有效性,優化提升基本教學能力,才能真正實現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本次課的教學目標完成較理想,學生懂得了接力跑“區、點、線”的知識,明確了“等速傳接”的原理,絕大多數學生學會了尋找合理預跑時機的方法,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也認識到了不足:一是對學情不能有效把握,導致課堂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課堂駕馭的能力體現不夠完美,教法與學法不夠高效;二是對精講多練的原則把握有待提高,學生練習的次數及強度不夠理想。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個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學科課程,在教會學生知識、技能、方法的同時,不能忽視了學生體能的發展;三是有少部分學生在學練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人等棒、棒等人的現象,有待于下次課繼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