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玲令
摘 要:字體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滿足大眾在視覺美學上的需求,文字的設計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出現。目前人們對于文明的追求越來越看重,因此在字體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傳統視覺文化元素進行應用。文章對其具體應用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傳統視覺文化元素 字體設計 體現應用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Abstract :The font design is to meet the public demand in the visual aesthetic, it is emerg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t present, i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or people in the pursuit of civilization. So in the process of font design,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In this paper, we will have a discussion about that.
Keywords :The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ont Design, Reflection and Applicatio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我國傳統的燦爛文明從歷史煙云中逶迤而來,給現代藝術設計帶來了豐富的創作素材。目前,許多藝術設計人員都看到了傳統文化元素的巨大潛力和利用價值,并積極的將大量的傳統文化元素應用到藝術設計之中,并取得了較好的藝術效果,傳統文化元素在各種藝術作品中大放異彩的例子不勝枚舉。但是,在具體應用各種傳統文化元素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誤區,使得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當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效果大打折扣。下面本文就對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字體設計應用中存在的誤區及具體應用策略進行探討。
一、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字體設計中的應用現狀及誤區
世界上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個性色彩。該民族特性思維因為特定的地理、自然和社會環境而定型。而現代視覺文化元素就存在于這種差異性的民族文化中,從而也帶來深刻的民族特點。字體設計作為一種存在于現代經濟社會中的藝術形態,一個國家、民族的經濟文明程度都具體的折射出來,也將該民族特有的文化特點和審美標準形象的體現了出來。差異化的設計文化觀念因為不同的民族歷史文化和不同的地域環境而造就。其中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就是字體設計中的一種重要民族色彩[1]。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想要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當代字體設計有機的結合起來,首先需要提高對我國各種傳統文化元素的重視,認真領悟價值所在。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許多字體設計人員卻缺乏應有的重視態度,對許多傳統文化元素一知半解,卻不愿意靜下心來坐熱一張冷板凳,深入了解一種傳統文化元素,還大言不慚的自稱自己的設計作品是傳統文化元素與字體藝術的完美結合。我們以書法為例,我國的書法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演變,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成為我國的文化藝術瑰寶。例如宋徽宗的瘦金體,觀之似蘭筋又如竹葉,有風聲還有芬芳,走進了觀看,便能感覺到有難言的光彩向四下里放射出來,奪人耳目。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平面廣告和招貼畫中,在古樸的隸書旁邊,卻赫然站著一個濃妝艷抹、搔首弄姿的現代美女。或許,設計人員會理直氣壯的告訴廣大欣賞者,我的字體作品根本目的是為了突出對比效果,吸引人的眼球。但是,我們卻不得不客觀的評價,這種設計方式非但不能體現出設計人員的初衷,甚至還會讓人感覺到設計人員對傳統文化的踐踏。根本不重視傳統文化元素,不懂得悉心研究加以利用,是不可能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字體設計完美結合在一起的。更有甚者,甚至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不屑一顧,認為我國設計發展水平滯后,是因為西方設計的傳播阻礙了我國設計的發展。而在我國當代藝術設計中,也經常會看到各種純西方設計。一些設計師崇洋媚外思想相當嚴重,不愿意在設計中加入傳統文化元素,以為全是洋文才高端。其實,長期以來,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受到國外許多大師級設計師的青睞,很多國外優秀字體設計作品的靈感來源都是我國傳統文化元素[2]。所以,想要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當代藝術設計有機的結合起來,就必須提高對傳統文化元素的重視程度,摒棄那些崇洋媚外的思想,客觀對待傳統文化,并予以深入的了解。
二、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字體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一)避免對傳統文化元素的形式化應用
我國現代美術教育家陳之佛說過:“一切藝術創作或字體設計,不能擺脫舊套的束縛,不能突破陳規,獨具風格,熟而不生,這是不符合字體創作要求的。”所以說,將各種傳統文化元素生搬硬套的應用于當代字體設計中,只會造成整體應用的流于表面,而根本不符合藝術的要求,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字體設計。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雖然許多設計人員都看到了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價值,并積極的在自己的設計中融入大量的傳統文化元素。但是,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卻往往是在表面上的應用,無法體現其內涵。于是,我們便經常會看到越來越多的設計人員,都只停留在模仿和加印章似的生搬硬套層面上,即便應用了很多的傳統文化因素,卻也只是生硬的將各種因素堆砌在自己的各種字體作品中,而這些傳統文化因素與自己的設計理念卻是格格不入的。
所謂的運用只是死板的挪用堆砌和組合拼湊,膚淺的、不恰當的夸大對各種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于是,最終設計出來的作品只是形式上與傳統文化元素結合,不倫不類、平庸守舊、缺乏原創、非古非今,不具備任何文化精髓,缺乏必要的內涵。這樣的設計作品,自然沒有靈魂可言,也根本無法引起欣賞著的情感共鳴,美的享受更是無從談起。例如,如今許多組織單位會選擇在游樂場里開辦廟會,于是,最終只淪落為一場“視覺秀”,傳統文化的元素很多,形式也很具有創新精神,但卻是為雷人而創新,沒有任何文化意味,甚至稱得上是暴殄天物,不堪入目。endprint
所以,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一味生硬的照搬、濫用我國傳統文化元素根本就是極其錯誤的行為,只會導致設計的字體令人乏味。所以說,對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流于表面,生搬硬套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深入分析,潛心研究各種文化元素的內涵,并加以精到的運用,使其可以得到恰如其分的表達,才能收到良好的藝術效果,才能真正的做到與字體設計的渾然天成。例如,有字體設計者巧妙的將我國傳統的水墨畫元素融入自己的多種設計中,并積極的研究我國傳統書法的實用性和藝術性,以及行草書的結體。并最終將多種傳統的文化元素巧妙而大膽的運用到自己的字體設計作品中,創造出一種兼具西方理性美與東方傳統感性美、藝術美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設計風格,受到國內外人士的普遍贊譽。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上中國館的設計、2008北京奧運會會徽的設計等等,都得到了國際一致好評。
(二)加強傳統書法文化的元素應用
在字體設計中最主要就是要對我國的傳統書法文化進行應用,才能打造出畫龍點睛的效果。總結來說其應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選擇合適的書法形式。這一方法簡單、快捷,只需下載并選擇合適的字體應用到作品中即可。但現成的字體比較有限,且一般字體缺乏張力與個性,故在特色體現和原創性上有所限制。2.自己對字體形式進行設計。設計師自己寫出獨具特色且頗具美感的個性文字,并將設計意圖和主題很好的傳達出來,這樣的作品更具原創性和獨特風格。但是這需要設計師具有較強的書法功底。3.對字體書法進行再加工。如果現成字體不太合適,又沒有很好的書法功底,怎么辦?還有一種方法叫“再加工”。顧名思義,就是在現有字體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和修飾等設計處理,達到預期的字體效果。 一般大概分四步:選字體—改字形—加筆觸—加質感。具體來講第一步就是通過一些書法字體網站,搜索、選擇適合的字體;第二步,在現有字體基礎上修改部分筆畫得到合適的字形;第三步,用筆刷或畫筆添加筆觸和墨跡;第四步就是根據需要添加適當的紋理、材質,并處理好與其它設計元素之間的協調關系。運用書法元素進行字體設計,主要在于分析產品特色,找出書法與產品的交融點,創造獨特的書法效果,并體現價值。作為設計師,應該堅持對書法應用的探討和學習,力求在設計中應用得當的書法字體,將產品的文化底蘊、品牌形象、個性特色更好地體現出來,產生更大的魅力和價值。
(三)實現我國傳統文化元素與國際化相結合的創新應用
當前國內外眾多時尚品牌標志字體的設計主要有拉丁文字母和漢字標志兩種字體。使用拉丁文字母作為時尚品牌標志字體的多以歐美時尚品牌為主,漢字標志則是中華文化圈內時尚品牌的選擇。在字體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實現我國傳統文化元素與國際化相結合的創新應用。歐美時尚界引領時尚潮流的是眾多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奢侈品品牌,它們作為全球時尚界的風向標,無一不具有濃厚的文化積淀與底蘊,設計傳統也根由品牌文化而生,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眾多后來起步較晚的時尚品牌爭相模仿和超越的典范。不同的時尚品牌在設計風格上也不盡相同,有些力求簡潔,色彩低調,造型簡單大氣,有些則設計優良,重視傳統,一些時尚品牌在自己的標志字體設計方面都非常有特色 [4]。
在漢語文化圈,多數時尚品牌設計越來越傾向于選擇漢語作為品牌標志字體。當前所使用的漢字字體主要以宋體和黑體為主,在設計方面還與歐美的純熟范兒有些差距,不少設計顯得生硬、干澀,與自身品牌文化不甚相符。不過隨著標志字體設計創新應用越來越深入,也涌現出了不少新想法,出現了不少出眾的設計作品。比如2009年時尚傳媒集團推出了自主設計的時尚字體——“時尚中黑簡體”,并將其作為品牌標志在媒體與網絡各個平臺使用。這種字體設計上簡約時尚,富有極強的整體感,筆畫均衡,方圓搭配合適,十分具有特色,可以說在兼具了品牌文化內涵的同時在標志字體設計上取得了成功,使二者達到了良好的統一。有些品牌在標志字體設計方面參考中國古代傳統書法,將其作為品牌標志字體使用,較為著名的就是眾多的酒類生產企業,比如茅臺酒、五糧液、舍得酒等,都使用了中國書法的草書、楷書、行書進行設計,不僅凸顯了酒類文化綿遠悠長的歷史特點,同時也彰顯了其獨特的中華文化特色,強調了中國時尚。全球一體化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我國企業同時設計了漢字標志字體和拉丁字母字體,比如海爾品牌,中文手寫體標志海爾與拉丁文小寫體haier,在展現民族個性的同時也迎合了歐美市場。越來越多的外國品牌進入我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之后,為爭取消費者青睞也設計了多套字體,比如美國兩大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都有獨屬于自己的專門中文漢字字體,在設計方面確實別具一格。
三、結語
現在,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都發現了我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巨大潛力和應用價值,如何從中汲取營養,將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與字體設計結合起來,真正使傳統文化元素與字體設計達到高度的融合和統一是值得我們長期思考的問題。
注釋
[1] 熊玥.傳統元素現代營造——談五行文化及元素與現代設計的共生共融[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09(06):66-69
[2] 唐夢婷.曾英.試論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策略[J].西江月,2013(01):23-26
[3] 劉娟.王建發.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7):34-37.
[4] 李博.漢字文化在標志設計中的應用——以傳統書法為例[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4):125-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