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生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構建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熱度日趨增長。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以新課程理論為指導,采取與小學生年齡心理特征相適應的閱讀教學優化策略,以期在提高閱讀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學生閱讀、感受、欣賞、評價語文作品能力及良好的人文素養。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首次把“注意積累語言材料,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寫進小學語文教學目的,提出了“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過程”的教學主張。為實現新課程的教學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潛心探究語文閱讀教學規律,采取有針對性的閱讀教學優化策略,引導學生準確理解文本,深化閱讀感悟,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一、在情境中培養閱讀興趣
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把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作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從認知心理學角度看,小學生正處于心理發育的初級階段,對事物的認識更多的還停留在表面,閱讀環境是否有較強的刺激性對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要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必須積極變革傳統的閱讀教學環境,結合學生的認知取向和教學需要,以新穎而生動的閱讀教學情境從視、聽等方面給學生的感官以多重刺激,引導學生在輕松、和諧、愉悅中能動地展開閱讀活動,在“樂中學,趣中獲”。《迷人的張家界》是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由于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去過張家界,閱讀時對文本的理解缺少感性認識,閱讀狀態自然難以盡如人意。為此,我們啟動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庫中的媒體素材,以配有舒緩動聽音樂的張家界山巒景色視頻創設閱讀教學情境。柔美的音樂和精彩、生動的畫面,使原本略顯枯燥的語言文字仿佛觸手可及,再加上教師飽含深情的范讀,學生無不為之所感、為之所動。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反復吟讀領悟課文的意境,感受美的愉悅,閱讀興趣就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培養。
二、在交流中積淀閱讀方法
讓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科學的閱讀方法是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所在。閱讀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學生不斷的閱讀實踐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長期閱讀交流。師生之間的閱讀交流主要體現在教師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教師要結合課文閱讀將精讀法、選讀法、速讀法、摘錄批注法等常用的閱讀方法教給學生。比如對于《鳥的天堂》一課,要在指導學生初步閱讀全文的基礎上,重點抓住其中的第8自然段和第11、12自然段,對第8自然段的聯想修辭手法和第11、12自然段不用一個“多”字,只是以鳥聲、鳥影、“我們”的眼睛等幾個方面的描寫、襯托讓人對“鳥的天堂”里有數不清鳥兒的寫作技巧有深刻的領悟。學生的個性不同,對閱讀方法的理解也存在差異,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彼此溝通,取長補短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大有裨益。教師應該發揮自己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適時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方法交流活動,讓學生結合個人閱讀過程,談做法、談體會,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對各種閱讀方法的精髓形成共同的認識,在思想深處積淀閱讀方法。
三、在實踐中歷煉閱讀習慣
小學生的心理品質尚不穩定,閱讀興趣和閱讀方法的運用都可能出現波動性,只有讓這種無規律的波動轉化為一如既往的良好閱讀習慣,才能有效完成新課程的語文閱讀目標要求。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在閱讀實踐中歷煉,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后,教師一方面要在課堂教學中強化學生的閱讀訓練,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方法進行閱讀體驗。要提倡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教會學生做文摘卡片,鼓勵學生讀書時勤動筆,包括在書上做眉批,畫線打重點號,讓學生形成多讀、多寫、多想、多問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要展開各類課外活動。為了便于訓練,學生的課外閱讀材料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統一規定或發放,如一年級推薦《舒克和貝拉歷險記》《洋蔥頭歷險記》《小豬唏哩呼嚕》等,三年級推薦《裝在口袋里的爸爸》《大林和小林》《窗邊的小豆豆》等,六年級則推薦《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夢》《紅樓夢(兒童版)》《西游記(兒童版)》等。在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倡導查用工具書和同學之間的合作探究,并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評比,提升閱讀品質,讓學生充分感受讀書的樂趣,進而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在評價中升華閱讀情感
評價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興趣、鞏固知識、強化目標的重要環節。新課程提出“應以表揚、鼓勵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從正面加以引導”,這就給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評價定下了一個基調。小學語文教師要學會欣賞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結合小學生喜歡被肯定、被鼓勵的天性,從發展的角度看待每個學生,及時發現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的點滴進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閱讀靈感。以評價目標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樣化引導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使不同閱讀能力的學生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獲得成功的感受,在升華學生閱讀情感的過程中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化。
實踐新課程,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正視的課題。我們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南,發揮教師教學主導藝術,調動學生語文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不斷優化中推動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主動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帥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J].吉林教育,2012(23).
[2]何麗陽.培養閱讀習慣,提高閱讀實效——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課外閱讀·中,2013(2).
[3]秦李香.讓小學生愛上閱讀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4(5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