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鄂平
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氛圍濃厚的首個全國扶貧日活動,有兩個標志性的時間節點:一是8月1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扶貧日,二是“10.17”扶貧日正式啟動。從這兩個時間點算起,到本期雜志出版日11月16日,分別是108天和30天。期間,我們相繼推出了以“擁抱”“珍惜”“祝賀”為主題的三期扶貧日??@期是我們共四期??邉澋氖展僖黄?,主題是“大盤點”。
大盤點的主體由“大事記”和“大家談”兩部分構成?!按笫掠洝庇涊d了8月1日以來的扶貧日重大事件,包括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對扶貧日作出重要批示,扶貧日批復設立、扶貧日宣布啟動、國務院在首個扶貧日首次表彰全國社會扶貧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等一系列足以載入扶貧開發史冊的大事?!按蠹艺劇眳R聚了從中央到地方的黨政領導、專家學者及各界人士代表的思想觀點,或言簡意賅百余字,或深入闡述數千言。暢談者雖所處位置不同,思考角度不一,但對扶貧日的評價都突出了兩個關鍵詞:重要、重視。
這期??_設了兩個高層深談版塊,也是廣義的“大家談”。一是地方黨政主要負責人署名,以扶貧日為切入點,結合省情談扶貧;另一個是出席“10.17”論壇的行業部門官員及業界資深專家,從各自的領域出發,立足全國談扶貧。他們深刻的思想、深入的思考堪稱扶貧理論的瑰寶,值得細品精研。
這期專刊我們還推出了一個專欄“追憶”,記錄了幾位獻身扶貧事業的人,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催人淚下,他們是扶貧英雄,是扶貧的豐碑。扶貧日這樣的扶貧大事,不能忘了他們。我們專設一個空間追憶他們,表達我們深深的敬意和永遠的懷念。
盤點扶貧日,我們應該振奮,首個扶貧日活動的成功有目共睹。
成功體現在哪?體現的方面很多,有幾點值得一提:搭建了平臺,豐富了扶貧載體;激發了愛心,營造了扶貧氛圍;動員了社會,匯聚了扶貧合力;創新了形式,拓展了扶貧空間;展示了實力,提升了扶貧的信心。
為什么會獲得這樣的成功?源于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得益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有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有消除貧困共同富裕的強烈追求,以及改革開放國家和民眾經濟實力的穩步增強。
顯然,扶貧日的成功絕不僅僅是一個活動日的成功,更是一次匯集社會大扶貧力量的成功。
“扶貧日只是一個開始。”這句話不少人說過,或者沒說也想到過。是的,扶貧日活動不同于社會諸多活動,大凡一次活動都有開始和結束,而扶貧日活動則不然,它是一個號召,是一次創新,是一種模式,是一個只有開始而沒有結束的活動。扶貧始終在路上,扶貧日永遠是進行時。
我們要做的是,打響扶貧日品牌,將扶貧的理念和諾言,融入扎扎實實的扶貧行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