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愛跑:為向上級爭取發展項目,能三天兩次往于運城和太原之間。雙休日常常放棄休息,拉上同事下鄉入戶。
他“有”錢:經手過眾多的扶貧項目,有的項目資金達幾千萬。卻很摳門:在外出差,一碗十塊錢不到的刀削面就能讓他精力充沛。
他常對別人說“沒問題”: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進度有了難題,龍頭企業的發展遇到瓶頸,窮孩子考上大學愁學費,他都和氣地說句“沒問題”。這個總說“沒問題”的人,自己的健康卻成了大問題,發現時,已經太晚,太晚。
2013年10月21日,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扶貧辦主任柳本星去世,年僅51歲的他,未能給雙親送終,未能替兒子操辦婚事,就撒手人寰。
他走了,但他的故事卻在三晉大地傳播,很多人為他灑下了熱淚。
6萬畝撬動20萬畝
1982年,畢業于運城農校的柳本星被分配到垣曲縣科委工作,從此,這個老家在平川地區臨猗縣的外地人,把生命中的31個春秋奉獻給了位于中條山旮旯兒的垣曲縣。
當年,19歲的柳本星一去科委報到,就被派往離縣城30多公里的亳城村從事小麥良種試驗。這個來自外縣的小伙子,吃住都在農民家,用心記錄農業數據,一個多月后,他回到單位向領導做出了詳盡的匯報。第二年,該品種被推廣,大獲豐收。
1998年10月,正值國家“八七”扶貧計劃的攻堅階段,垣曲縣成立扶貧辦,柳本星挑起了縣扶貧辦主任這一重任。上任當天,面對嶄新的機構和幾位興奮中帶些懵懂的同事,他立下了這樣的誓言:“扶貧工作必須干實的、來真的。我,干不好工作主動交‘帽子。” 那時,垣曲縣人均純收入僅為700元,貧困人口超過7萬。
垣曲縣東跨王屋,西踞中條,南界黃河,北接太行,溝壑縱橫,地貌破碎,全境地形的水平輪廓呈一個極不規則的四方形。不過,垣曲縣也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境內山多水多,林地、土壤資源豐富,特別是南北兩山地區,四季溫差大,為栽植干果的理想之地。
2010年,經過調研論證,垣曲縣委、政府做出了大力發展核桃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決定??梢哉f,這個決定是咬著牙做出的,要讓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縣領導最愁的就是資金來源。
為服務全縣這一工作大局,柳本星抓住全省實施片區扶貧開發的機遇,在運城市5個貧困縣中第一個要項目,在2個月的時間里5次跑運城、7次上太原,終于在省、市扶貧辦的支持下,爭取到了兩輪片區扶貧項目。
片區扶貧項目對于垣曲縣的核桃產業來說,是一個有力的支點。用運城市扶貧辦主任陳立社的話來說,就是6萬畝撬動了20萬畝。兩輪片區4000萬元扶貧資金的到位,使發展核桃林這一宏大計劃有了啟動資金。
縣扶貧辦副主任趙義亭,和柳本星一起工作了18年,倆人是并肩戰斗在扶貧一線的同事,更是無話不談的好友。趙義亭和柳本星共同經歷了項目申請的整個過程,也見證了柳本星“白日放歌須縱酒”的歡樂:
“項目敲定的當天,柳本星就急著要從太原趕回縣里。我和他同車,上車前,柳本星花20多元買了一瓶二鍋頭,他難以按捺心中的喜悅,上車后,他一邊喝酒,一邊開懷暢笑,眼淚不時地灑落在襯衫上。這笑聲是他對垣曲父老鄉親最好的匯報,這淚珠是一個扶貧人在內心深處釀造的甘露?!?/p>
如今,全縣18萬畝核桃樹全部成活,2萬畝已掛果,垣曲人高興地稱之為搖錢樹。然而,青枝迎風舞,斯人已不在。為發展這漫山遍野的經濟林四處奔走、嘔心瀝血的柳本星,已留下他的事業而去。
1.5萬山民挪窮窩
解峪鄉樂堯村,全村1300多口人散居在72個自然村,故有“72樂堯”之說。同是樂堯人,難飲一井水,有的村吃水要跑到20多里外,山路又狹窄難行,散居在各自然村的光棍近百人。進入新千年,生活在這些古老村落里的山民,迎來了易地扶貧搬遷的曙光。
2001年至今,垣曲縣有103個山莊窩鋪、3740戶、1.485萬人實現了移民搬遷。省扶貧辦主任王立偉說:“易地扶貧搬遷做起來難度較大,垣曲縣卻把這項工作做好了。只有百姓接受了,工作才算是做好了,如果百姓不接受,工作就是有問題的?!?/p>
那么,柳本星是如何啃這塊硬骨頭的呢?
在解決樂堯村的搬遷中,柳本星、趙義亭倆人曾連續三天三夜分頭做群眾的思想工作。但有對老夫妻,就是故土難離不愿搬,趙義亭為難了,柳本星告訴他,“你把他們看作是自己的父母就有辦法了”。隨后,柳本星親自坐到老人家的坑頭,和老人交談到深夜,終于做通了老人的工作,實現了全村的圓滿搬遷。
現任華峰鄉黨委書記李海勇記得這樣一幕:2004年他擔任蒲掌鄉副鄉長時,洼里村有12戶、53口人涉及搬遷,柳本星從一開始的選址、規劃就和鄉鎮兩委一起研究討論,以形成最佳方案。到了放線開工之際,沒想到柳本星再次趕來,指出原規劃中沼氣池建設存在問題,并立即組織討論、修改規劃,還手把手地指導放線?!疤煜麓笫卤刈饔诩殹?,柳本星這種細致踏實的工作作風,給從事鄉鎮工作的李海勇很深的啟發。
入農家溝通思想,開大會討論方案,去工地查看進度,赴新村傾聽感受,建制度防漏補缺……在移民安置中,柳本星總有忙不完的事,總想盡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總想把每一筆錢花得最值。當搬出山旮旯兒的1.5萬名村民已經或正在適應新的生活方式時,柳本星,卻已與他們陰陽兩隔。
逝前情系未了事
長期勞累、飲食無規律,加上頻繁的工作應酬,近幾年,柳本星時常感覺胃難受,幾元錢一瓶的胃藥便總帶在身邊,難受時吃上兩片就管用??h扶貧辦的多名工作人員說,近兩年柳本星已很少飲酒,但飯量還很不錯,精力也充沛,大家都覺得,他只是胃不好而已。沒有人想到,走路快、思維敏捷、周末都要下鄉的柳本星,已患多種癌癥到晚期。
病床上,柳本星還發出了一條條短信。他自己不能編發,就讓妻子拿著手機,他用手指點著,由妻子給相關人員發出。“我已經給省辦聯系過了,你抓緊時間打好報告,到省辦辦理有關手續”,這是趙義亭收到柳本星的最后一條短信。
柳本星住院期間,省、市扶貧辦領導,縣委政府領導都曾前去探望。趙義亭在醫院陪護了10多天,后來還是柳本星硬把他攆走的:“醫院有醫生、護士,你趕緊回家去,家里事情離不了人?!绷拘钦f的“家”,就是單位。
2013年10月21日,手術后的第34天,柳本星去世,年僅51歲。
“本星生命彌留之際我在醫院,垣曲很多干部群眾給我打來電話,一定要讓他回垣曲?!备笨h長王小虎說,那時他的壓力很大,是讓本星回到臨猗縣老家,還是應垣曲民意,好好安葬這位將生命奉獻在山區垣曲的外地人,他左右為難。最終,柳本星還是魂歸故里。一來,他上有年過八旬的父母,下有未成家的兒子;二來,柳本星本人也不愿給垣曲添麻煩。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想的,還是別人。
金秋十月,他靜靜地走了。留下了20萬畝挺立山間的核桃樹,留下了1.5萬喬遷新居的搬遷戶,留下了能帶動農民致富的龍頭企業,留下了110個經過培訓找到工作的農民工,留下了正改變貧困面貌的父老鄉親,也留下了“本星扶貧精神”。
峨眉低垂祭忠魂 蒼天落淚
黃河嗚咽思英靈 大地同悲
好黨員 好干部 好公仆
好兒子 好丈夫 好父親
這兩幅張貼于院門、靈堂的挽聯,雖經集體精心構思,卻還是難以盡意。人民將永遠記住黨的好兒子、群眾的好公仆、“焦裕祿式”的好干部——柳本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