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新常態要求投資驅動轉向服務業發展及創新驅動,婚慶產業和旅游業關聯產業多、產業鏈長且大部分都是服務業,在服務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構建婚慶旅游精品城市的核心力量。本文首先介紹了經濟新常下構建三亞婚慶旅游精品城市的戰略地位;其次結合三亞實情分析了構建婚慶旅游精品城市的機遇與挑戰;最后提出建設三亞婚慶旅游精品城市的港城一體戰略、“旅游+”支柱產業的產業鏈擴展戰略、“+旅游”新業態的開發戰略、城市文化名片戰略、創新型政策支持戰略。
關鍵詞:產業鏈;婚慶旅游;精品城市;戰略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產業結構調整依然是做好經濟工作的重點。“一帶一路”規劃詳案的出臺,環島高鐵的開通,三亞目的地婚慶節的成功舉辦,三亞國際機場的擴建為三亞婚慶旅游精品城市的建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一、構建三亞婚慶旅游精品城市的戰略地位
1.經濟新常態下國家戰略性政策的客觀需求
當前三亞正處于經濟新常態下的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著調整產業結構,推行“雙修”“雙城”和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新形勢。三亞作為海南省經濟貢獻的一極,面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同時被列為海上合作重要戰略支點的新機遇,坐擁明顯的資源優勢、南海的門戶和放眼國際的區位優勢。作為有戰略意義的城市,經濟健康發展,城市生態的良性循環,婚慶旅游精品城市的構建異常重要。
2.海南經濟雙核驅動的動力要求
成渝經濟圈的雙核驅動和山東省的大連青島雙核模式的成就給諸多城市經濟發展帶來參考,雙核驅動帶動沿線城市的發展和特色產業的興起的價值是不可估量了。三亞作為海南經濟雙核中的一核,其發展動力的保障不可或缺,帶動的環島高鐵圈的發展不可限量,婚慶旅游精品城市的建設為雙核驅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三亞市構建婚慶旅游精品城市的機遇與挑戰
1.三亞構建婚慶旅游精品城市機遇
(1)豐富且有特色的旅游資源
三亞是熱帶濱海旅游城市,擁有美麗的海濱風光,擁有著無法比擬的優秀自然環境資源,有遼闊蔚藍的天空、澄清透明的海水、遼闊無垠的海域、樹影婆娑的椰林,潔白柔軟的沙灘,有著綿延 1580 多公里長的海岸線。具有良好的自然環生態環境,具備打造婚慶旅游精品城市的多方資源。
(2)具有明顯區位優勢的“一帶一路”戰略支點
在全球經濟發展結構轉型的深刻背景下,“一帶一路”戰略順勢而生,海南三亞的戰略地位又一次被彰顯,必將會扛起海上絲路沿岸的發展大旗。立足于良好的優勢、立足于已建成的城市和經濟基礎,打造國際化婚慶旅游多元產業融合交流地。
(3)多種地域特色原文化并存
在外界人印象中的三亞,碧海藍天,細軟沙灘,椰樹成林,花果繁多,是一個具有熱帶風情的休閑度假佳地。殊不知,三亞還有別樣的原生態文化---黎苗文化、疍家文化、“瓊”文化、“崖”文化以及長壽文化。諸多源文化為建設婚慶旅游精品城市增添了底蘊。
2.三亞構建婚慶旅游精品城市面臨的挑戰
(1)區域內外溝通渠道不發達
一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暢通的交流互通渠道,一個精品城市必然也要有便捷高效的交通,作為海島南端國際化旅游城市其城市負荷大、資源需求也大,運輸就顯得尤為重要。而現在三亞的物流運輸行業處于欠發達現狀,海陸空立體交通模式還未有效形成,其海港規模,航空港規模都有待擴大,限制了城市和外界的充分交流和資源優化配置。
(2)旅游產業發展粗放階段GDP貢獻不足
三亞旅游產業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雖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旅游產品的同質化嚴重,呈現給游客的業態單一,固然游客的停留時間將縮短。旅游產業結構現已基本形成了包括食、住、行、游、娛、購等門類集權的產業體系,但產業貢獻依然是以“門票經濟”“觀光經濟”為主,產業的綜合效益優勢不夠明顯,體現出的第三產業的GDP貢獻不足,與婚慶的產業融合和配套還屬于開發階段,沒能真正的發揮婚慶和旅游的產業優勢。
(3)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不完善
經濟新常態要求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投資驅動轉向服務業發展及創新驅動。三亞的產業結構比較單一,急需形成多元驅動的產業結構和完整的產業鏈。婚慶旅游精品城市的發展主要也是依靠多元結構產業且有完整產業鏈的服務業的發展。如一個完整的婚慶產業鏈包括婚紗攝影、新婚慶典設計、婚紗禮服、婚宴、旅游、珠寶等婚慶供應各環節,各個環節都涉及到不同性質的企業,每個環節上產生的經濟效益不容小覷。
(4)高端人才引進困難,智庫沒有保證
2015年三亞撤鎮建四區正式掛牌成立,由于發展經驗積累不足,建設發展的時間短,在婚慶和旅游的人才引進方面還沒有一個長效機制以至于高端人才引進難,雖有熱帶海洋學院和三亞學院提供一定的智力保障,但高端人才缺口仍然大,重大項目和技術含量高的項目都得花高成本請島外以及國外專家智囊團。
(5)多種文化并存尚未有效提升其價值
前文我們提到三亞有多種區域特色的文化,如檳榔谷的苗黎原生態文化、養生文化、“瓊”文化、海洋文化等但在島外人眼里這些文化幾乎被忽略。此類有明顯地域特色的文化依然處于沉睡狀態不為世人所知,雖有一系列的相關主題的文化節,其規模和影響力都不夠并未產生有效的經濟價值和綜合效益。
三、建設三亞婚慶旅游精品城市的策略
眾觀諸多婚慶旅游精品城市,一些中小城市因其獨特的自然資源、文化遺產或某項獨特的旅游產品吸引而成為婚慶目的地城市;另外一些是國際化大都市,集觀光、度假、會展、商務旅游為一身的綜合性婚慶旅游目的地。而三亞則是兩者兼具,基于此等獨特性建設婚慶旅游精品城市需要借鑒國內外精品城市的建設經驗,充分發揮婚慶產業和旅游產業基礎優勢為三亞婚慶旅游精品城市的打造找準定位。
1.港城一體戰略
加快海港、航空港的擴大和建設,有效暢通國際市場,利用已開通的環島高鐵開發特色婚慶旅游業態,跨海大橋項目早日落地,建成海陸空多維立體交通模式。有效暢通國內外城市的資源,提升城市的負荷運載能力,提高游客輸送能力吸引八方游客,減少旅游交通消耗時間增加三亞當地休閑度假時長,為三亞各產業發展提供有效消費時間增加經濟收入。
2.“旅游+”支柱產業的產業鏈擴展戰略
“旅游+”是指基于現有的建設和開發基礎上的旅游產業,引導現有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體驗旅游擴展延伸轉型,建立更加完善和豐富的旅游產業鏈。通過婚慶和旅游產業鏈上各個環節上的資源的多維化整合,跨越邊界實現婚慶和旅游產業的融合滲透,將有形和無形的資源通過整合拓展“產業鏈”,與產業鏈各個環節滲透融合,形成旅游消費帶動婚慶產業升級的良性互動。
3.“+旅游”旅游新業態的開發戰略
“+旅游”是指多種新業態通過文化創意的方式將之與旅游聯系在一起打造新型的旅游產品。海上體驗式郵輪,以水為主題的水上樂園或潛水體驗游,縱深陸地生態休閑創意園,蘭花婚慶博覽園,會展動漫產業園,都市精品農業、有機生態農業體驗園,文化創意產業基地,體驗式飼養業提升農業附加值,環島自行車賽自駕游模式,低空旅游體驗園等。這一系列的新業態帶動的產業發展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新業態的出現正好為婚慶旅游精品城市的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4.城市文化名片戰略
“美麗三亞,浪漫天涯”的城市名片早已美名遠播,除了這一張名片有文化特色的名片也很重要。2015年的多種文化節活動在保留傳統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文化節活動內容,深入文化產業發展等諸多方面,在形式上增強活動互動性,在傳播上可以通過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外帶商品讓三亞區域文化走向普通大眾和游客,讓更多人了解、認識三亞也有如此特別的文化。進而樹立文化名片,促進文化學術交流和藝術繁榮帶動文化產業鏈的完善和發展,同時基于三亞本土區域特色文化品牌形象打造國際化婚慶旅游目的地,并將其推向全世界。
5.創新型政策支持戰略
創新資金來源政策,拓展資金引入渠道,引進民間資金帶動婚慶和旅游產業健康發展從而形成有活力的完善的產業結構。采用創新型政策吸引高端人才,為“雙修”“雙城”建設,為打造婚慶旅游精品城市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明澤.借婚慶提升旅游發展新思路[J].今日海南,2013(10).
[2]陳娟娟.定制旅游在婚慶旅游市場開發的可行性研究[J].旅游管理研究,2013(10).
[3]崔杰.海南婚慶市場發展問題與對策[J].城市地理,2014(20).
[4]海南婚慶蜜月市場如何做大做強備受業界關注[N].海南日報,2014-11.
[5]經濟發展新常態海南發展新機遇[N].海南日報,2014-12.
[6]祝勇.婚慶產業成長迅速海南拓寬產業版圖[N].海口晚報,2014-12.
[7]吳玨.謝祥項.婚慶與旅游的產業融合與創新發展[J].經濟研究,2014.
[8]“一帶一路”有海南[N].海南日報,2015-03.
作者簡介:歐陽元(1989- ),四川綿陽人,碩士研究生,三亞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