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互聯網金融風生水起,對傳統金融行業的盈利模式、經營方式及競爭格局都產生了根本性變革。而互聯網經濟開放、實時、虛擬、創新以及海量數據的特征,對金融會計工作也帶來深遠的影響。本文主要就互聯網經濟背景下金融會計的新特征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經濟;金融會計;新特征
一、傳統金融會計特征
傳統金融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復合記賬法等專門方法,全面,綜合,連續,系統地核算和計量金融企業經濟業務,提供會計信息,并進而開展預測、決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其目標是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關于金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有助于經營決策的信息。其包括以下特征:
1.真實性
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主要靠憑證來保障。對于每一項真實發生的經濟業務,都要取得和填制憑證,會計人員以經審核合法的憑證為依據,按照發生經濟業務的先后順序,進行會計記錄和核算。
2.統一性
作為經濟管理工作的會計,主要是進行價值管理,以貨幣作為主要的計量尺度。貨幣量度保證了會計信息橫向和縱向的統一性,橫向可與其他市場主體情況相比較,縱向與以往經營情況進行對比,并預測未來趨勢。
3.連續性
會計工作基礎假設之一就是持續經營,這也要求會計要按照其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連續記錄每一項經濟業務,不重不漏,如實反映企業持續經營情況。
4.系統性
企業經營涉及方方面面,經濟業務繁雜多樣,會計對發生的各種經濟業務,必須進行科學的分類和匯總,系統的加工和處理,以便提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能夠反映企業真實經營情況的信息。
5.全面性
會計工作要保證全面完整地記錄會計主體所有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業務。對于發生的每一項經濟業務,都必須全部加以記錄,不允許遺漏,并且保留相關憑證。
6.事后性
傳統會計記賬是在經濟活動發生后,按照取得的紙質憑證記賬,是經濟活動事后的記錄,因此其對于分析、決策和預測都具有滯后性。
二、互聯網經濟的特征
互聯網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業態,是對傳統產業根本性的變革,催生了全新的商業模式和企業形態,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與傳統經濟相比,互聯網經濟具有以下特征:
1.開放性
互聯網是個開放的平臺,廣大用戶既是互聯網上信息的受眾,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任何人都可以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發布任何信息,或獲取基于互聯網的任何信息服務。信息網絡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使地理距離變得無關緊要,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2.實時性
現代信息網絡不斷提速,信息傳輸接近光速。互聯網經濟以接近于實時的速度收集和處理海量信息,經濟節奏大大加快,創新周期大大縮短。企業發布的信息能在第一時間被全球各地的使用者獲取,信息收集和處理時間的競爭成為是否有競爭力的體現。
3.虛擬化
互聯網經濟是在信息網絡所構筑的虛擬空間當中進行的經濟活動,網絡的虛擬性決定了互聯網經濟的虛擬化。交易雙方甚至在素未謀面的情況下完成經濟業務,對方是個人、是企業、還是一個臨時組建的機構,都不得而知難以確認。而電子貨幣、電子發票、電子賬簿等都是在計算機空間中數據形式的存在。交易主體和形式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4.大數據
早在1980年,著名的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書中,將大數據熱情的贊頌為“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
一方面,基于個人和企業行為的數據越來越豐富,數據量呈現幾何級的增長,而互聯網本身的信息系統架構為收集、整理和應用這些數據帶來了可行性;另一方面,隨著數據種類日益增多,半結構及非結構化的數據成為主流,傳統的以二維表結構實現的數據存儲逐漸被包括文本、圖片、XML、HTML、各類報表、圖像和音/視頻等在內的非結構化存儲格式所代替。
5.創新性
互聯網和高科技是互聯網經濟的基礎,而互聯網和高科技本身孕育著源源不斷的創新。與傳統經濟長周期、突破性的創新不同,互聯網經濟則表現為快速迭代、頻繁持續的創新,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從早期的門戶、搜索到方興未艾的團購、微博,再到仍舊如火如荼的余額寶、P2P等,新熱點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
6.融合性
跨界融合是互聯網經濟的新特征。互聯網的發展加速了信息產業與其它產業的融合,產業鏈主體更多的表現為一種競合關系。一方面,領先的互聯網企業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打通上下游客戶鏈條,向傳統行業不斷滲透,與傳統企業開展直接的競爭;另一方面,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的動態合作關系日益重要。
三、互聯網金融會計新特征
互聯網經濟開放、實時、虛擬、創新、融合及海量數據的特征,對傳統金融會計的理念、流程及規則進行了重構。事后性向事前和事中遷移,真實、統一、連續、系統和全面性被賦予新的內涵和外延。互聯網金融會計呈現出以下七個新特征:
1.會計核算自動化
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金融業也迎來了巨大變革,從手工金融到電子金融,服務時間和空間、服務方式與渠道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相應的,金融會計核算工作也隨之改變,憑證產生與保管、交易錄入與傳輸、會計記賬與核算、報表生成和分析等都由系統自動完成,減少了人工作業內容。會計規則與政策與系統設置高度結合,會計效率大大提升。
2.貨幣實物一體化
互聯網經濟背景下,商品交易和會計處理多是由一個以電子聯機適時處理為基本特征的系統完成。與傳統會計交易和記賬環節相分離不同,互聯網金融將商品交易和資金給付統一起來,在完成實物交易的同時, 交易各方利用電子數據交換,實時完成款項支付和記賬工作。
3.會計主體虛擬化
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直接影響,就是催生了互聯網企業這一新型行業,隨著互聯網金融發展,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開始涉水金融業務。互聯網企業重技術輕資產、虛擬化網絡化,其經營方式、盈利模式和風險控制都與傳統企業大相徑庭,給會計工作提出新的挑戰。
4.會計憑證無紙化
傳統會計對商品交易的處理方式是手工填寫單據和憑證,登記會計賬簿并保存備查。在互聯網經濟下,電子貨幣、電子票據、電子憑證和電子賬薄逐步取代了手工填制的單據、憑證, 賬務處理自動完成,再加上電子簽名已經得到法律認可,商品交易進一步“無紙化”。
5.會計信息實時化
作為交易聯機處理、數據集中存儲的電子化會計系統,會計信息將實時處理,會計報表可隨時生成。授權的信息使用者可隨時獲取所需信息,也可通過網絡向企業內部和外部發布會計信息,會計信息的時效性大大提高。
6.會計數據多元化
大數據是互聯網時代的重要特征,順應大數據潮流,會計數據的來源和形式都呈現新的特征,也對會計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一是數據來源多元化,由于網絡的開放性,除了企業內部數據,企業能獲取到更多監管、行業、同業數據,決策依據更加全面;二是數據內容多樣化,除了傳統的貨幣信息,還能接受交易信息,可以接受數字信息、圖片信息和語言信息,數據間交叉驗證,真實性得以保證;三是會計數據實時更新,時效性進一步提高。
7.會計人員復合化
互聯網金融會計處理自動化實時化、會計規則與系統設置高度結合的特征,決定了新一代會計人員必須是具備會計從業資格和系統操作能力的復合型人才。而加速迭代的產品創新,對于會計人員的創新和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周,李菲.互聯網金融對會計發展的影響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5(8).
[2]魏文娜.網絡經濟對金融會計的影響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7).
[3]夏文杰.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會計數據的新特征[J].現代商業,2015(11).
[4]薛艷青.大數據下管理會計特征轉變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5(12).
[5]畢芳.基于會計環境的互聯網金融對會計發展的影響分析[J].西部財會,2015(2).
[6]方宛婷.互聯網經濟下會計核算問題探究[J].中國市場,2015(13).
作者簡介:和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電子銀行部,中央財經大學會計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