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
做好扶貧開發,對于促進社會穩定與協調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扶貧開發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扶貧開發領域的理論實踐研究也不斷的推進,為完善國家扶貧戰略政策體系,推進國際減貧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1年,國務院頒布《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2011至2012年,國務院批準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 2013年,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扶貧開發進入了精準扶貧、啃硬骨頭的新階段,在這一時期,扶貧開發的主要任務是補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進行扶貧調研,就扶貧開發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講話,深刻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如果貧困地區長期貧困,面貌長期得不到改變,群眾生活得不到長期的提高,那就沒有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不是社會主義,深刻闡明了新時期我國扶貧開發的重點理論和實際問題,為我們不斷開創扶貧開發工作新局面,努力打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扶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的思考和行動指南。
面對艱巨繁重的任務,在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扶貧開發面臨更多新的挑戰,如何有效應對挑戰,提高扶貧開發成效,迫切需要學術界等有關各方不斷推進我國扶貧開發的理論戰略政策研究和實踐,進行系統總結,并在分享我國減貧經驗的同時,注意學習借鑒國際經驗,以不斷豐富我國扶貧理論,為完善國家扶貧開發政策體系提供參考。
扶貧開發是一項光榮而偉大的使命,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北京大學積極參與減貧事業,這既是我們的職責,更是為我們發揮優勢服務于貧困地區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多年來,北京大學一直關注扶貧開發理論實踐研究,發揮各學科優勢,組織跨學科力量投入到這一神圣領域,如2006年,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先生以80歲高齡,率領北京大學各學科專家教授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成立了專門從事貧困欠發達地區可持續減貧和發展研究的機構—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經過多年的努力,研究院建設了一支高水平的專家隊伍,形成了一批有份量的減貧發展研究成果。同時,北京大學于2013年初全面啟動扶貧工作,對口幫扶云南大理州,積極開展教育扶貧。
為進一步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國務院批準將10月17日設立為“扶貧日”,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好這一平臺,推動各方扶貧研究力量的整合,搭建起扶貧研究網絡。北京大學將一如既往地全力為中國的扶貧事業貢獻一份力量,進一步推動新形勢下我國扶貧理論戰略研究,進一步加強扶貧政策實踐對話,進一步推進國際減貧交流合作,進一步營造全社會參與扶貧的良好氛圍,為促進扶貧開發實現共同富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