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縣畜牧發展局河北秦皇島066600)
母畜子宮內膜炎的癥狀和治療措施探討
張紅鳳
(昌黎縣畜牧發展局河北秦皇島066600)
母畜子宮內膜炎是一種常見的生殖系統疾病,是導致母畜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發病率很高,對奶牛場和規模化種豬場的危害巨大。本文對母畜子宮內膜炎的病因、臨床癥狀、治療措施做了詳盡的分析。
子宮內膜炎;種類;病因;治療措施
母畜子宮內膜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是導致母畜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于牛、馬、豬多發。由于子宮炎癥、病菌毒素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繁殖系統出現病變,性周期紊亂,致使精子的活力降低、受精卵不易著床,屢配不孕。此病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就會嚴重影響母畜的生產性能,給種畜場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母畜子宮內膜炎的發病率很高,對奶牛場和規模化種豬場的危害巨大。據報道,子宮內膜炎在我國奶牛場的發病率約為20%~50%,有此導致不孕的比例占不孕奶牛的60%~90%,其中有10%左右被淘汰。在種豬場的生產過程中,常因為此病導致母豬受胎率下降、繁殖率降低,產死胎、弱胎增多,容易流產,產后母豬容易發病,泌乳量降低,仔豬免疫力下降,容易發病。如果長期發病,病情加重,就會增加母豬的淘汰率。經調查,規模化種豬場中,此病的發病率為20%~40%,由此淘汰的母豬占母豬淘汰總數的60%以上。
引起子宮內膜炎的因素很多,病因比較復雜,常常是因為幾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分娩、助產時消毒不嚴;子宮脫出、胎衣不下處理不當或者子宮頸復舊不全、陰道外翻及脫出時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工授精時消毒不嚴、操作粗暴或者自然交配時種公畜龜頭不潔,引起子宮內膜炎,以及經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感染;患有某些傳染病或者寄生蟲病,例如布氏桿菌病、弧菌病、滴蟲病等,誘發子宮內膜炎;流產或者死胎,遺留感染等,都是誘發子宮內膜炎的因素。
母畜子宮內膜炎多是由于分娩或者產后子宮受到感染所致。此病按照炎癥的性質可以分為卡他性、膿性-卡他性、纖維蛋白性、壞死性和壞疽性等;按照炎癥過程可以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按照病情波及子宮的深度可以分為內膜炎、肌炎、漿膜炎等。
3.1 急性子宮內膜炎
病程短,發病急速,大多母畜在產后5~6 d從陰門排出大量惡臭的惡露,呈褐色、黃色或者灰白色,有時惡露中含有絮狀物、子葉分解產物和殘留胎膜,后期會出現大量的紅細胞。母畜經常怒責,臥地時或者在直腸按摩時均可排出帶有不同顏色的膿性分泌物。產后12 d左右,滲出物比較黏稠。如果此時不及時治療可以引起全身性敗血癥或者轉為慢性子宮內膜炎。如果病情較輕,飼養管理水平較高,也可以逐漸自愈。
陰道檢查:陰道和子宮黏膜充血、水腫,有時出血,在陰道和子宮頸管可以看到滲出物,子宮頸管在10~12 d仍然可以通過1~2個手指。
直腸檢查:子宮頸松弛、水腫、子宮角收縮不完全,如果子宮腔內蓄留有大量的滲出物,則子宮有明顯的波動。
病畜一般沒有明顯的全身癥狀,只是子宮不斷有滲出物排出、泌乳量下降,病情嚴重的病例,表現為沉郁、食欲下降,采食量減少,奶牛反芻停止。一般體溫不會升高,但是如果轉為全身敗血癥時,體溫升高、食欲廢絕,嚴重的可以引起死亡。
3.2 慢性子宮內膜炎
慢性子宮內膜炎大多為急性子宮內膜炎轉化而來,長期排出黏稠的膿性滲出物,子宮收縮不完全。性周期不規則,雖有發情,但不容易受精。一般不表現全身癥狀,其他系統功能正常。有時體溫稍微升高,食欲和泌乳減少。有的病畜在臨床癥狀、直腸以及陰道檢查,都沒有任何變化,僅僅表現為屢配不孕,發情的時候流出大量的不透明的黏液,子宮沖洗物靜置以后有沉淀物,這種常被稱為隱形子宮內膜炎。有的病程較長的,有可能會因為子宮頸封閉而形成子宮蓄膿。如果此時進行直腸檢查,可以感覺到子宮角膨大、有波動,沒有經驗的獸醫可能會誤以為是懷孕。有的病畜會有漿液積蓄于子宮,使子宮增大,宮壁變薄,感有波動,觸摸無胎兒或子葉,此種常被稱為子宮積液。
3.3 壞死性子宮內膜炎
壞死性子宮內膜炎的典型癥狀就是子宮黏膜增厚,表面有纖維蛋白沉著,組織分解、壞死,常常會發展成產后敗血癥并有全身癥狀出現,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快就會死亡。
對子宮內膜炎的治療原則就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提高子宮的緊張度和收縮力,排除子宮內的滲出物,加快子宮內膜的再生進度。目前大都采用局部治療配合全身治療的方法。
4.1 子宮沖洗
對于急性和慢性子宮內膜炎的治療,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進行子宮沖洗,消除炎癥。但是一點要注意,當子宮內蓄積大量的滲出物的時候,必須先放出子宮內的蓄積物,然后進行沖洗,沖洗的時候要注意防止子宮穿孔。常用的沖洗液為3%~10%的氯化鈉溶液、0.1%的高錳酸鉀溶液、0.05%~0.1%的呋喃西林溶液以及0.2%的雷佛諾爾溶液等。沖洗可以使用子宮洗滌器,一邊注入藥液,一邊排出洗液和滲出物,也可以用橡皮管先注入500~800 mL的溶液,再將橡皮管口放低(低于下腹壁),使洗液和滲出物排出體外,這樣連續數次,直至排出液透明、無滲出物為止。排出液最好集中在量桶內,以方便估計洗液的數量。當洗液排盡、沖洗結束后,再向子宮內注入藥物。
4.2 子宮沖洗以后用藥物灌注子宮
1)用青霉素40萬~80萬單位,鏈霉素100萬單位,生理鹽水500 mL,一次注入子宮,間隔2~3 d再注入1次,連續治療2~3次,效果明顯。
2)用金霉素1~2 g,生理鹽水100~200 mL,一次注入子宮內,間隔2~3 d再注入1次,連注2次。
4.3 注射子宮收縮藥物
為了增強子宮的收縮力,促進滲出物的排出,還應注射子宮收縮藥物,常用的藥物和劑量為:垂體后葉素、催產素,5~6單位/(100kg·bw),皮下或者肌肉注射,每8~12 h注射1次,連續3~5 d;1%的乙烯雌酚3~4 mL、卵泡素油溶液10 mL或者丙酸乙烯雌酚5 mL,用后10~12 h再注射催產素或者垂體后葉素效果更好,也可以用氨甲酰膽堿或者麥角新堿等藥物進行治療。
4.4 按摩
還可以對子宮進行按摩,來緩解疼痛,促進滲出物的排出,一般每日按摩1~2次,每次5~10 min。但是對于壞死性子宮內膜炎要嚴禁按摩。
4.5 全身治療
全身治療主要是加強飼養管理,給予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飼料,平時讓病畜自由活動,多曬太陽,如果出現全身癥狀,要根據病情,及時采用抗生素或者磺胺類藥物對癥治療。
4.6 中藥療法
目前,防治子宮內膜炎,主要以抗菌藥物和激素為主,雖然療效顯著,但是大劑量的使用,會降低母畜的繁殖性能,同時還會在畜產品中殘留,危害人體健康。毒性低、無殘留、不易產生耐藥性的中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采用中藥來治療子宮內膜炎,效果不錯。例如用白術、白芍、白芷、白扁豆、白糖各12 g,共末沖調,候溫灌服,連用7 d,有明顯的療效。
對于子宮內膜炎的治療,要根據實際發病情況,采用合適的治療方案,使病畜早日恢復健康。同時在養殖生產中要加強飼養管理、規范操作技術、保持環境清潔衛生,避免此病的發生。■(編輯:狄慧)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