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長壽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重慶401220)
長壽地區低致病性禽流感防控要點
劉博
(重慶市長壽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重慶401220)
低致病性禽流感直接間接給養殖戶帶來巨大損失,作者通過流行特點、臨床癥狀、解剖癥狀及病理變化、診斷和防控5個方面具體講解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
低致病性禽流感;防控
近年來,長壽區加快了現代畜牧業發展,蛋雞產業已經成為長壽區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2014年,蛋雞存欄約400萬只,是重慶市蛋雞特色養殖示范區。在我區,低致病性禽流感以H9亞型為主,低致病性禽流感雖不能造成蛋雞群的大量死亡,但可引起蛋雞群產蛋驟降以及免疫抑制,從而繼發其他的疾病,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該病全年各季均可發生,但多發于秋季和冬季,尤其是秋季和冬季交界、冬季和春季交界氣候變化比較大的交替季節。在氣候多變,養殖密度過大,通風不良、保溫措施差的規模蛋雞場尤為顯著。發生低致病性禽流感的蛋雞一般會出現零星死亡,死亡率通常小于5%。繼發感染其他疾病的,死亡率也可達20%~30%,乃至更高。
蛋雞前期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精神沉郁、呼吸困難,咳嗽、噴嚏、突然尖叫,眼瞼腫脹、采食量減少或急驟下降、排黃綠色稀便。蛋雞后期主要表現為抽搐、運動失調、頭頸后仰等神經癥狀,并伴隨死亡的出現等。產蛋雞感染后,一般在2~3 d產蛋開始下降且蛋殼質量變差、畸形蛋增多,7~14 d產蛋可下降到5%~10%,嚴重時產蛋停止。
呼吸系統:主要表現在呼吸道。鼻竇腫脹,以卡他性、纖維性、膿性或纖維膿性炎癥為主要特征,有漿液性到漿液膿性滲出物;氣管黏膜水腫、充血,有時出血,氣管可見滲出有大量清稀泡沫樣分泌物,易造成阻塞,導致呼吸困難;肺充血、水腫,急性死亡的肺呈紅褐色。如存在繼發感染,可見纖維膿性支氣管炎。
消化系統:腺胃內有膿性分泌物,嚴重時可見充血、出血;肌胃內膜易剝離,嚴重時可見充血、出血;十二指腸可見充血、出血,腸道其他部位充血、出血不明顯。
生殖系統:蛋雞卵泡出現變形充血、出血、萎縮、變性等,嚴重時甚至破裂;輸卵管水腫,有漿液性、干酪樣滲出,輸卵管內有白色黏稠的分泌物;卵巢退化、出血。
免疫系統:法氏囊、胸腺、脾可見腫脹、變性、壞死等。
其他:出現卵黃性腹膜炎,內臟黏膜、漿膜卵黃沉積,伴有卡他性到纖維素性炎癥;部分病禽腎臟腫脹,伴有尿酸鹽沉積。
診斷可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臨床癥狀等手段綜合分析,予以初步診斷。再通過實驗室分子生物學(RT-PCR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予以確診該病原為低致病性禽流感H9亞型。
5.1 執行嚴格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5.1.1 嚴格執行全進全出的生產制度對蛋雞養殖全進全出,在進雞前,對空置圈舍進行密閉熏蒸消毒。
5.1.2 建立嚴格的防疫管理制度①雞場入口要設消毒池,嚴禁外人進入禽舍;②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對雞舍要使用二氯異氰尿酸鈉等消毒劑進行定期消毒,對水槽、料槽要使用碘制劑、過氧乙酸等消毒液進行定期涮洗;③消滅雞場周邊的野鳥、老鼠、昆蟲等各種傳播媒介;④及時對糞便、墊料及各種污物要作無害化處理;⑤新進的雛禽應隔離飼養一定時期,確定無病者方可人群飼養;⑥嚴禁從疫區或可疑地區引進蛋雞。
5.2 建立科學的飼養管理制度
根據蛋雞的品種和日齡,選擇合適的飼喂方式和飼喂量,使雞群生長均勻、營養均衡、生性能良好。在飼喂、清糞、清掃、消毒、免疫等環節要盡量減少對雞群的刺激,避免應激的發生及誘發疫病。在養殖過程中,要控制好雞舍溫度、濕度以及飼養密度,加強雞舍通風換氣。
5.3 做好免疫和監測工作
免疫:要科學制度免疫程序,特別是要在低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的季節宜應盡早免疫。
監測:結合免疫工作,及時對免疫的效果進行監測,確保疫苗對雞群有保護力。
5.4 治療
宜采用抗病毒、細菌以及提高雞群機體抵抗力的綜合性防治措施。
抗病毒藥物: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在易感動物細胞內的生長繁殖,徹底殺滅病毒。
抗細菌藥物:能有效細菌性疫病的繼發感染,減少死亡損失。
提高雞群機體抵抗力:飼料或飲水中添加多維素等藥物,提升雞群自身機體抵抗力。█ (編輯:李雨慈)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