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畜牧局山東青州265200)
健康養殖理念下對鵝生態營養調控技術的探討
李紅
(青州畜牧局山東青州265200)
食品安全問題是國內普遍關注的大問題,養鵝生產也應時刻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形成健康、安全、放心的產品體系,以滿足群眾需求。本文基于健康養殖的理念,養鵝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一些常見生態營養調控技術進行了研究,并分別從飼料和添加劑兩大方面對相關技術進行了論述。
健康養殖;鵝;營養調控
近年來,隨著國內耕地面積的縮減和人口基數的不斷增加,致使人類對糧食利用的思考也更為深入。對于畜牧業來說,糧食的消費量巨大,其中以豬和雞的養殖業最為突出,皆屬高能耗產業,與社會發展趨勢不符。很多地方政府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紛紛鼓勵節糧型畜牧業發展取代傳統的豬、雞等耗糧型畜牧業。在此情況下,養鵝產業因耗糧少而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兼之鵝具有發病率低、飼養簡單、生長速度較快、體型較大、產品品質好等一系列優點,在中東部地區認可程度不斷上升。我國現在鵝的存欄量超過5億只,飼養規模占全世界的90 %以上,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水禽生產國。但是在此過程中,水體污染、飼料污染等問題的存在也給鵝的健康養殖帶來了困擾,尤其是在當前注重食品安全的大環境下,更容易桎梏養鵝業的發展。因此,研究鵝的健康養殖生產理念與技術非常有必要。
健康養殖的概念出現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國內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情況下而備受關注,與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相關概念有著異曲同工之目的。目前,國內雖對健康養殖已達成共識,但依然沒有明確的定義,多數人將其與無公害食品作為類比。事實上,健康養殖應該包含所有飼養種群的范圍,包括豬、牛、羊以及其他的動物產品如蜂蜜等都應貫徹這一理念。就過程來說,健康養殖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式延伸,從養殖環境到遺傳育種、疾病防治、飼養管理、屠宰加工等全部環節都應該做到安全健康。不僅如此,健康養殖還應該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因為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健康的定義和要求不同,健康養殖也應該隨之而不斷改變。
健康養殖代表了我國民眾對畜牧業發展的一種要求和期望,也是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對傳統畜牧業生產的一種革新。通過健康養殖,能夠解決目前困擾畜牧業發展的生態環保以及生產標準化等問題,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者的共同獲取,是畜牧業發展的一大進步。
所謂生態營養調控技術,即通過在營養方面采取若干科學技術,要求相關技術健康、科學、符合生態學需要,以此來達到調控動物生長的目的。就具體內容而言,該技術包括更為科學地確定鵝每天的營養需求總量,對各種營養元素的具體需求量,如何減少排泄物中的氮磷水平,減少對周邊環境的污染,以及提高鵝的疾病抵抗能力,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使用等。可以說,本技術是對當前健康養殖理念的一次深化探討,也是實現養鵝產業走向無公害乃至綠色有機道路的重要途徑。若本技術能夠取得成功,對于其他動物品種的畜牧飼養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借鑒,是整個國內畜牧業的突破。
2.1 科學配制鵝飼料
鵝作為水禽的代表,對水的需求量巨大,不但飼喂過程需要飲水,更喜歡將排泄物直接排到水中,所以要減少水體污染,正確的降低其糞便中氮和磷的營養水平很重要。研究認為,只要能夠保證其飼料中對蛋白質的正常需求,適當的降低蛋白質含量是最有效的降低氮磷含量的方法。也可以在適當降低蛋白質水平的基礎上,使用部分氨基酸進行替換。由于減少了消化環節,氮磷的利用率更高,排放物水平也可以隨之降低。Lewis發現,將鵝飼料中的蛋白質水平從16%降低至13%,對鵝的生長沒有顯著影響,但是其糞便中含氮排泄物卻降低了18 %,說明該方法是較為可行的。Focus在其針對鵝的試驗中使用了部分合成氨基酸用于替換蛋白質,發現蛋白質在替換2%后,鵝糞便中氮排泄量減少了25%[1]。
在鵝的飼料中添加植酸酶也是目前降低氮排泄量的同時又能夠較為明顯地提高其飼料消化率的方法之一。而且研究發現,在飼料中部分使用植酸酶,還能夠降低鵝糞便中銅、鋅、錳等重金屬的含量,有效減少對水體的重金屬污染。Kane等研究發現,在飼料中添加3%植酸酶時,鵝糞便中氮的排泄量降低幅度在25%左右,重金屬的含量則降低了40%左右,效果非常明顯[2]。
2.2 飼料添加劑的合理使用
隨著飼料行業的發展,關于添加劑的研究也更為寬泛和深化。目前使用較多的添加劑主要有微量元素添加劑,脫霉抗霉劑,抗生素、皮毛增色劑、香味劑等,部分添加劑易產生殘留,對人和環境都會產生危害,降低了畜牧產品的質量。因此,對添加劑的使用管理應更加合理規范,使其能夠滿足健康養殖的要求,真正地使畜牧產品讓人放心。
2.2.1 酶制劑、酸化劑
酶制劑是目前國內外被廣泛認可和采用的一類添加劑,在鵝的飼料中部分添加,能夠有效地提高其體內消化率,彌補自身部分內源性酶缺失而帶來的消化困難。由于酶制劑無毒、無殘留,且基本不會產生外源性依賴,是品質穩定的添加劑。另外,黃燕華等的研究表明,通過在鵝的飼料中添加部分酶制劑,發現其對于自身各器官如肝臟、胰腺功能的提升具有很大幫助。張金生等研究發現,在朗德鵝日糧中添加100 g/t木聚糖酶組、200 g/t淀粉酶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肥肝重和降低其料肝比,同時提高朗德鵝的機體免疫力及其對營養物質的利用率[3]。
與酶制劑相比,酸化劑的作用范圍較小,但是對于鵝的免疫力的提升有更大的幫助。研究認為,酸化劑能提高飼料的酸度,使很多病菌的繁殖產生困難,同時又能夠刺激胃酸的分泌,進一步降低鵝胃內的pH值,抑制腸道內部如大腸桿菌等的過量繁殖。甲酸、乳酸、檸檬酸、延胡索酸等都是應用較多的酸化劑,從實踐效果來看,還是比較明顯的。謝欣梅等研究發現,在日糧中添加0.5%的延胡索酸時,仔鵝回腸中大腸桿菌數量比對照組下降15.72%,乳酸桿菌數量提高15.25%[4]。
2.2.2 微生態制劑
微生態制劑主要是利用活菌對動物機體的輔助消化功能,進一步提高動物對飼料的消化利用程度而采用的一類添加劑。常見的微生態制劑主要包括枯草桿菌、糞鏈球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和酵母菌等,這些菌群能夠將動物機體難以直接消化利用的飼料組分進行分解,并將其代謝為動物可以直接消化吸收的物質,從而達到提高消化率的目的。另外,研究表明,動物腸道內的菌群數量是一定的,當有益菌占優勢時,有害菌的數量就會受到抑制,從而減少畜禽發病的機會,保證其身體健康。陳麗艷等在研究乳酸桿菌制劑對鵝的影響時,發現試驗組的菌群數量(乳酸桿菌、大腸桿菌)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證明乳酸桿菌對鵝的增重和改善飼料利用率具有一定作用[5]。
2.2.3 中草藥提取物
近年來,中草藥及其提取物的應用也是研究熱點之一。中草藥及其提取物具有毒副作用小或幾乎沒有,在體內無殘留,可以長時間添加的優點,其用藥效果相比于抗生素而言具有明顯優勢,而且其能夠穩定持久地增強畜禽機體抵抗力的優點,是抗生素無法比擬的。另外,中草藥對環境的污染小,來源廣泛,成本低廉,因此作為添加劑具有很大的優勢。研究發現,中草藥的主要作用成分為苷類、黃酮類、生物堿類、多糖類等抗菌活性和生物活性物質,可提高機體免疫能力,防治疾病,還能與臭氣分子反應生成揮發性較低的無臭物質,使臭氣減少。覃先皓等研究發現,在鵝日糧中添加由穿心蓮40 g、地枇杷35g、蒲公英30 g、魚腥草25 g、黃芪20 g方劑配制的中草藥添加劑0.2%~0.3%,能夠有效地減少鵝的發病次數和發病死亡率,提高成活率,用藥支出費用顯著降低。同時,對比試驗組與對照組,發現鵝的采食量和體重都有所增加,但這些差異均不明顯[6]。■(編輯:常迪)
[1] 單虎,李超,周傳風,等.我國養鵝業發展前景廣闊田[J].農業知識, 2011(04).
[2] 張國紅.動物疫病防治的健康養殖戰略[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 2005(05):11-13.
[3] 張金生,陳小鵬.酶制劑和益生素組合對朗德鵝產肝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11(03):318-322.
[4] 謝欣梅,曹穎霞.飼料酸化劑在家禽生產中的應用[J].中國家禽. 2004(10)49-51.
[5] 陳麗艷.乳酸桿菌制劑對肉仔雞腸道菌群、血清球蛋白及生產性能的影響[J].中國飼料.2006(06):14-15,19.
[6] 覃先皓;,韋琴.中草藥添加劑防制鵝疫病的效果觀察[J].中獸醫醫藥雜志.2008(0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