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損傷學分析在殺人后自殺案件中的作用
孫建1陳光輝2
1.廣東省中山市公安局神灣分局,廣東中山528462;
2.廣東省中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廣東中山528403
摘要:對于死亡兩人或兩人以上的案件,尸體損傷方式和死亡原因、死亡性質分析是判斷是否屬于殺人后自殺案件最直接、最根本的依據,對案件的定性至關重要。本文從一例殺人后自殺案件中的法醫損傷學分析入手,對死亡原因、死亡性質、損傷方式進行分析判斷,為判斷案件性質提供科學的依據。
關鍵詞:他殺;自殺;損傷
中圖分類號:D917.9
作者簡介:孫建(1979-),男,四川德陽人,中山市公安局神灣分局法醫師;陳光輝(1980-),男,河南周口人,中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主檢法醫師。
殺人后自殺案件是兇殺案件的一種特殊形式,由于直接當事人均已死亡,而且現場常常缺乏目擊證人,作案的目的、動機有時缺乏客觀依據。在檢案中遇到現場有兩具或兩具以上尸體的情況時,如何正確判斷損傷機制、死亡性質,從而為案件定性提供必要的依據,是法醫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作者從一例殺人后自殺案件的法醫損傷學分析入手,對死亡原因、死亡性質、損傷方式、致傷工具進行分析判斷,為判斷案件性質提供科學的依據。
一、案件資料
某日中午12時許,有群眾在某出租屋一樓4號房內發現高某(男,30歲)及其妻子王某(女,22歲)的尸體,屋內地面及墻壁上見大量血跡,遂報警。據調查走訪反映,兩名死者在同一家工廠上班,前一天晚上下班后一起吃宵夜;當天凌晨1時許,鄰居聽到屋內有呼救聲,持續約幾分鐘。
中心現場位于該出租屋的一樓4號房。4號房為南北坐向、門口向南的套間結構。房門為單扇鐵門,鐵門呈關閉狀態,發現時未上鎖,鐵門外側有一個金屬門閂,門閂上見鎖有一把銀色的掛鎖。房門及門鎖、窗戶均無異常。房內物品擺放正常,未見搏斗、翻動痕跡。在鐵門的東北側為一張灶臺,灶臺下方的水泥立柱上發現有疑似血跡。在灶臺的西側地面有一具男性尸體,尸體呈俯臥狀。上身穿一件紫色與白色相間的格子襯衫,下身穿一件黑色的牛仔褲,腳穿一雙藍色的拖鞋,其中左腳拖鞋鞋底發現有疑似血跡。死者雙手壓在身體下方,雙腳自然伸直,死者身下地面見大面積的血泊。在死者東側地面見一把菜刀,在菜刀刀柄和刀身均發現有疑似血跡。在男性尸體的北側見一具女性尸體,尸體呈向身體右側側臥狀,雙手和雙腳自然蜷縮。死者上身穿一件帶有花紋的T恤,下身穿一條黑色的中褲,赤足。死者面部、上身和下身表面均發現有疑似血跡。
在房間的北墻前見一張東西方向擺放的雙層鐵架床,在鐵架床的下鋪見蚊帳、布簾、被褥、枕頭、衣物等物品,在蚊帳和布簾表面均發現有疑似血跡,在被褥表面發現有大面積的血泊和疑似血跡。在鐵架床東南側為衛生間,在衛生間的南墻上見一個水龍頭,在水龍頭開關表面發現有疑似血跡,在水龍頭的上方墻壁表面發現有疑似血跡,在衛生間的地面見疑似血跡等物品。
1.高某尸檢情況
衣著情況:上身穿白底紅方格短袖襯衫,右衣領部見一長4cm破口,邊緣整齊。下身穿黑色長褲、淺灰色三角內褲,腰系黑色皮帶。襯衫、長褲前側見大量血跡。雙足穿藍色拖鞋,鞋底粘附少量血跡。
尸表檢驗:尸長152cm。皮膚蒼白,尸斑淺淡。雙眼球、瞼結膜、口唇粘膜色澤蒼白。頸前部至頸部右側見一長12cm×5.5cm創口,創口哆開、創緣整齊,左側創角低、右側創角高,左側創腔淺、右側創腔深,創口上方見4處互相平行的淺表創口伴劃傷;左頸部見2處互相平行的淺表創口伴劃傷。左胸外側、左膝部及其內下方、左脛前、皮下出血、右膝內側、左腕背側分別見大小不等的皮下出血。
解剖檢驗:頸部創口對應下方淺、深肌群部分離斷,右側頸總動脈、頸內靜脈完全離斷,氣管破裂,創腔深達頸椎右側側突。心腔及出入心臟的大血管腔均空虛。雙肺色澤蒼白。胃內容為黃褐色乳糜狀物,約200g,成分無法分辨。十二指腸內見乳糜狀內容物。
2.王某尸檢情況
衣著情況:上身穿一件帶有花紋的T恤,下身穿一條黑色的中褲,赤足,足底未見血跡。
尸表檢驗:尸長150cm,尸斑暗紅色。雙眼瞼結膜均見多處針尖樣出血點,頭面部皮膚、口唇粘膜、雙手指甲甲床發紺。左頰部、左鼻翼、左下頜、右上額、右耳前、右眼上瞼外側至右眼角外側、右顴部上方、鼻唇溝處等見大小不等表皮剝脫及皮下出血,口唇粘膜內側見粘膜破損。右肘關節背側、左上臂背側、左肘關節背側、左前臂遠端尺側、右前臂背側、左膝部下方、右膝部等處見擦傷及皮下出血。頸前部見7.0×2.5cm水平創口,其中右側創角伴0.6cm劃傷。
尸體解剖:氣管橫形完全離斷,內壁粘附少量血跡,粘膜無出血。氣管離斷處對應下方食管壁劃傷,全層無破裂。頸部淺、深層肌肉未見出血。頸部兩側頸總動脈、頸內靜脈無破裂。胃內容400g,基本成型,可辨見青菜、米飯等物。十二指腸未見食糜。
經理化檢驗,高某和王某心血、胃內容中均未檢出常見毒物,尿液中均未檢出安眠藥成分。經DNA檢驗,高某左鞋底血跡、衛生間水龍頭下方血跡、門后南墻上血跡、衛生間水龍頭把手上血跡、門口開關上血跡、床前布簾上血跡、床前蚊帳上血跡、床單上血泊血跡均為王某所留;灶臺北側立柱上血跡、房間南側墻面上血跡、王某左前臂滴狀血跡、現場菜刀上血跡均為高某所留。
二、討論
法醫工作中,殺人后自殺的案件比較常見。由于作案人死亡、目的動機難以明確、缺乏目擊證人等原因,直接證據缺乏,甚至在個別案件中可能出現受害人與加害人直接接觸的證據都無法確定的狀況,使得案件十分棘手。判斷是否屬于殺人后自殺案件,尸體損傷情況是最直接、最根本的依據,并結合現場勘查、案情調查等情況綜合分析,找出其規律特點,才能正確認定案件性質。
在本案中,死者王某雙眼瞼結膜均見多處針尖樣出血點,頭面部皮膚、口唇粘膜、雙手指甲甲床發紺,其死因系捂壓口鼻部致機械性窒息死亡。王某頸前部創口創緣整齊,創腔內見氣管完全離斷,離斷面銳利、平滑,分析符合銳器砍切作用所致,現場發現的菜刀可以形成;死者王某機械性窒息征象明顯,結合案情及現場勘查情況綜合分析,其損傷為他人所致。
試切創是指在自殺刎頸者中,頸部主創口上緣或下緣出現孤立的,與主創口平行而無連續的淺表、短小的切口,多認為是在形成致命性切割損傷之前,可能是由于心理矛盾、試探銳器的鋒利程度或體驗疼痛感覺等各種目的而采取的輕微切割手段[1]。在本案中,高某頸前、左頸部分別有4處、2處互相平行的表淺創口伴劃傷,符合試切創的典型特征。
在本案中,根據尸體檢驗情況不難看出,高某死因系右頸部創口致右側頸總動脈、頸內靜脈完全離斷引起大量失血而死亡。其中高某右頸部創口創緣整齊,創道長、創腔深、創口哆開,符合刃緣鋒利的銳器切割所致;現場高某尸體旁的菜刀可以形成該損傷。高某右頸部創口為主要致命傷,頸部見6處試切創,肢體未見抵抗傷,分析由死者高某自己切割頸部形成。
此外,兩名死者胃內容物的消化程度對于判斷其死亡的先后順序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首先,據調查反映,兩名死者前一天晚上下班后一起吃宵夜,這是本案中對比二人胃內容物消化程度的前提;其次,王某胃內容物約400g,初步消化,可辨見米粒、青菜等,十二指腸無食糜;高某胃內容物約150g,完全消化,成分無法分辨,十二指腸內見有大量食糜;說明王某胃內容物消化時間短,高某胃內容物的消化時間相對較長。綜合分析,王某死亡在前,高某死亡在后,高某殺死王某一段時間后自殺死亡。
在本案中,根據科學、全面的法醫損傷學分析,對死亡原因、死亡性質、損傷方式、致傷工具進行分析判斷,并與現場血跡DNA檢驗結果、現場勘查分析意見、案情走訪調查等情況相互佐證,從而形成了完善的證據體系,最終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
綜上,基于細致的尸體檢驗,根據尸檢情況進行科學、全面的法醫損傷學分析,從而與案件調查走訪及現場勘查情況相互佐證,正確判斷死亡性質、損傷方式、致傷工具,對案件的定性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閔建雄.法醫損傷學[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311-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