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受過行政處罰的偷越國境行為能否再予以刑事上的評價——以陳某偷越國境案為例
林芝芳
福建省福清市人民檢察院,福建福清350300
關鍵詞:偷越國境行為;刑事責任
中圖分類號:D924.3
一、基本案情
(一)1997年上半年的一天,犯罪嫌疑人陳某為出境到韓國務工,在未取得出入境證件的情況下,經“蛇頭”組織,從福建省莆田市乘船成功偷渡至韓國,2009年4月被韓國移民局查獲并被遣返回國。2009年4月13日,犯罪嫌疑人陳某持已過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從遼寧省沈陽市機場入境,被沈陽市邊防檢查站處以罰款人民幣2000元。
(二)2010年4月的一天,犯罪嫌疑人陳某為出境到韓國務工,在未取得出入境證件的情況下,經“蛇頭”組織,從遼寧省大連市乘船偷渡,在船只進入韓國海域尚未靠岸時被韓國移民局抓獲,并于次月被遣返回國。2010年5月7日,犯罪嫌疑人陳某從山東省威海市機場入境,同月9日被遼寧省大連市公安邊防支隊處以行政拘留5日。
(三)2011年11月中旬的一天,犯罪嫌疑人陳某為出境到韓國務工,在未取得出入境證件的情況下,經“蛇頭”組織,從遼寧省大連市乘船成功偷渡至韓國,2015年3月6日被韓國警方查獲,后被遣返回國。2015年3月12日,犯罪嫌疑人陳某持普通護照從福建省廈門市高崎機場入境,后被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二、分歧意見
犯罪嫌疑人陳某已因偷越國境行為被行政處罰兩次,在其第三次因偷越國境被公安機關抓獲后,其前兩次偷越國境行為能否計入偷越國境的次數,從而達到“三次偷越國境”的刑事追訴標準?在這個問題上,司法實踐中存在很大的爭議。
第一種意見認為,對本案應適用禁止重復評價原則,犯罪嫌疑人陳某的前兩次偷越國境行為已經受過行政處罰,屬于已經處理過的行為,依法不能重復處理。即前兩次偷越國境行為不應再被重復評價在偷越國境罪的“偷越國境3次以上”的定罪標準之內,因此犯罪嫌疑人陳某的行為不構成偷越國境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法律并未禁止對已經行政處罰過的行為予以刑事處罰,因此,對已經受過行政處罰的行為再予以刑事上的評價,不違反禁止重復評價原則。犯罪嫌疑人陳某三次偷越國境,其行為符合偷越國境罪的追訴標準,應當以偷越國境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三、評析意見
本案的焦點問題在于,對犯罪嫌疑人陳某已受過行政處罰的偷越國境行為再予以刑事上的評價,是否違反禁止重復評價原則? 這個問題在理論和實踐中均存在爭議。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禁止重復評價原則是指同一次行為不能重復作為定罪和量刑的事實依據。這一原則起源于古羅馬,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和完善,現在已經被許多國家的法律所采納。我國立法上雖然沒有對禁止重復評價原則給予明文規定,但立法上明文規定了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對行為人進行刑法上的評價時,必須罪責相當,罰當其罪,既不能處罰過重,也不能處罰過輕。而禁止重復評價原則實質上是從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中派生出來的,既要求對定罪的要素不允許在量刑時再次予以評價,也要求對同一個從重或加重的要素不允許重復評價,還要求對同一個從輕或減輕的要素不允許重復評價。
正因為禁止重復評價原則在我國立法上并沒有明文規定,導致在司法實務中對這一原則的適用缺乏統一的認識,因此才產生了本案中的爭議。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陳某前兩次偷越國境的行為已經被行政處罰過,當其第三次偷越國境時,其行為同時觸犯了行政法和刑法,出現了處罰競合的情形。筆者認為,這種行為觸犯了不同性質的法律客體,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處罰,兩者分別獨立存在,不能相互代替,兩種不同性質的處罰是可以重疊的。盡管這種處罰競合是對同一行為作了兩次評價,但并非刑法上的重復評價,而我國現行立法并不禁止不同領域內的處罰競合。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行醫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對非法行醫罪罪狀中的“情節嚴重”的認定,其中一種情形就是“非法行醫被衛生行政部門行政處罰兩次以后,再次非法行醫的”。
禁止重復評價原則只有在同一領域中適用才具有意義。該原則的貫徹是在同一犯罪構成事實、同一訴訟之內實現的。同一犯罪構成事實、同一訴訟之內應當禁止重復評價,但在不同訴訟中將已經受到行政處罰的行為作為評價刑法上行為人人身危險性的要素,則不存在禁止重復評價的問題。
因此,將已受過行政處罰的偷越國境行為計入多次偷越國境,再次予以刑事上的評價,并不違反禁止重復評價原則。
另外,公安部2000年出臺的《關于妨害國(邊)境管理犯罪案件立案標準及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對偷越國(邊)境案明確規定了立案標準,其中第一點就是“偷越國(邊)境3
次以上,屢教不改的”情形。何謂“屢教不改”?筆者認為恰恰包含了曾被行政處罰過卻仍然繼續進行偷越國(邊)境活動的情形。從司法實踐來看,偷越國(邊)境案件中屢教不改者并不少見,處罰過依舊不改的多次偷越國(邊)境行為嚴重侵害了國家對出入國(邊)境的管理制度,具有更為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如果將曾被行政處罰的行為一律不計入偷越國(邊)境的次數,會導致具有多次違法前科且有較重的社會危害性的人無法受到刑法的懲戒,不利于對偷越國(邊)境犯罪的打擊。因此,筆者認為從執法效果上考慮,犯罪嫌疑人陳某曾被行政處罰過的兩次偷越國境行為也應當再予以刑事評價,計入“偷越國境”的次數。
綜上,犯罪嫌疑人陳某三次偷越國境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條的規定,構成偷越國境罪,應當予以追究刑事責任。
[參考文獻]
[1]陳金平.禁止重復評價原則[EB/OL].江蘇法院網http://www.jsfy.gov.cn/llyj/xslw/2010/09/17164923606.html,2010-9-17.
[2]鄧宏清.淺析盜竊犯罪中認定“多次盜竊”面臨的困境及評析[EB/OL].寧遠法院網http://nyx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786,201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