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琦
遂寧市司法局,四川 遂寧629000
貪污罪主要針對公職人員來說,屬于職務性犯罪,也是貪利性的財產犯罪。貪污罪主要是通過公共財產的侵害,破壞公職人員的廉潔性。不論選擇何種量刑方式,其貪污數額同社會危害成正比例關系。所以嚴謹的認定貪污的數額,正確的進行量刑,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犯罪總額法是指共同貪污犯罪中的各成員,要對整個犯罪數額負責,這雖然體現了共同犯罪原理,但是由于各成員在犯罪時的作用不同,貪污的數額存在差異,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也不同,采用犯罪數額法量刑,違背了罪責自負的原則。
對于一個貪污犯罪集團來說,集團首要分子要按照貪污集團的全部犯罪總額計算;一般主犯要按照參與、指揮的全部貪污行為的犯罪總額計算;從犯要按照參與的貪污行為所涉及的犯罪數額計算,在此前提下可以從輕,甚至減免處罰。在應用犯罪總額法時,把分贓數額作為量刑的重要情節加以考慮,同時還要綜合考察犯罪成員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結合作用大小進行輕重有別的處罰。
參與數額法,主要是指共同貪污犯罪中的各個成員,按照本人參與的貪污犯罪的數額來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但是這種數額認定標準并不能用于起到幫助、教唆、組織作用的案犯,只能應用于有實際參與并有貪污數額的案犯成員,因此不能作為共同貪污犯罪處罰的標準。
分贓數額法,主要是指共同貪污犯罪中的成員根據自己的實際分贓數額承擔刑事責任。把非法所得作為量刑的標準,體現了罪責自負的原則。但是這種方法的缺點在于,只強調了各成員的獨立性,忽略了各成員在共同犯罪活動中的相互作用和成員間的聯系,量刑方式比較單一、片面,存在局限性。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分贓數額法會有失偏頗:一、多人共同參與貪污犯罪,總額達到定罪標準,但是各犯罪成員分贓所得的數額卻達不到性最標準,依據分贓數額法,這些成員均無罪;二、有些共同貪污犯罪,可能不分贓,而是共同揮霍、消費,或者在立案調查時還沒來得及分贓,在這些情況下分贓數額法并不適合,無法將成員進行處罰;三、在共同貪污犯罪中,有些成員分贓較多,但在犯罪中的作用較小,還有些成員雖然分贓較少,但是作用比較大,甚至起到關鍵作用,此時,如果只按照分贓的數額大小進行量刑,會出現處罰不明的狀況,有失公平。
分擔數額法是指共同貪污犯罪中的各成員,量刑時依據參與數額、分贓數額和犯罪過程中的作用、整個犯罪案情等多方面的情況,確定成員應承擔的責任進行相應的懲罰,主要表現為綜合評定成員在犯罪中應承擔百分之多少的責任,根據著百分之多少進行換算,最后以換算后的數額為準,判斷是否需要接受刑事處罰,比如某一個成員同他人共同貪污了100萬元,經過分擔數額人認定此人應承擔40%的責任,則此人應承擔40萬元的數額對應的懲罰。
“分擔數額法”克服了“分贓數額說”的部分缺陷,肯定了共同貪污犯罪中各成員的作用,并將其納入量刑標準,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分擔數額法也是將各成員獨立開來,忽視了貪污犯罪的整體性,這種方法會受到犯罪集團成員數量的制約,即犯罪成員越少,則成員分擔的責任越大,犯罪成員越多,各成員分擔的責任也就越小,并不能對成員進行更合理的量刑。
綜合評價法并未提出任何有意義、有價值的標準,只是主張要綜合考慮所有的因素對各成員進行量刑,表面看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方法,但是沒有實際的意義和價值。
上述是共同貪污犯罪中數額認定的五種方法,各有特點和缺陷。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長、法學博士熊選國認為:在數額認定時,可以將犯罪總額作為量刑的基礎,分贓數額作為量刑的一個參考方面。共同貪污犯罪具有整體性,各成員有犯罪的故意性,在明知會對社會造成危害的前提下仍進行實施。雖然各成員在共同貪污犯罪中的地位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但是目的是一致的,并且為了共同的目的進行相互配合和聯系,才導致最后的犯罪成果,因此在量刑時要堅持共同負責的原則。同時也要對每個成員的作用進行區分,因為在共同貪污犯罪中,結合的形式不同、各成員參與的次數也不同,所以對各成員要區別對待,各成員要負的刑事責任分清主次,對各成員的具體的刑事責任進行分析和確定。
以共同貪污犯罪各成員在犯罪中的作用作為量刑的一個標準,解決了罪責的范圍,將各成員的個人所得數額作為量刑的標準,確定了罪責的大小。對于共同貪污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要依據騎在犯罪中的地位和所得數額,確定應受到的刑事處罰,且無從輕處罰之說。而對于共同貪污犯罪集團中的共犯或從犯,需要根據犯罪中的作用和所得數額,依法從輕處理,或減輕、免除處罰。
[1]劉敏.論共同貪污犯罪中的數額認定[J].理論界,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