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瑜
本溪市檢察院反貪局偵察一處,遼寧 本溪 117000
所謂高科技偵察措施,指的是國家法律授權國家機關運用高科技裝備調查犯罪嫌疑人所犯案件證據的一種秘密偵察措施,包括電子監聽(俗稱竊聽)、秘密錄像、秘密拍照、電子數據恢復、定位以及用機器設備對比數據等伎倆。怎么讓高科技偵察在職務犯罪案件的突擊和破獲上發揮重要作用就是我們現階段應當探討的一個課題。
(一)更有高科技性。高科技偵察要運用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成果即現代科技設備。如利用高科技偵聽、電子數據恢復、email檢查需要完善的先進設備;窺視拍照,秘密監控、錄影像也需要高清的密錄設備。利用技偵突擊和破獲案件是以高科技為依托的,沒有先進的科技裝備,技偵就只停留在黑板上。
(二)更加秘密性。利用高科技偵察突擊和破獲案件的最大特征是必須秘密進行,一般是在被查處對象“不知道”的情況下實施的,這一特點也是秘密高科技偵察發揮其特殊作用的前提。如電子數據恢復和手機定位的最大的特點在于它的隱秘性,即檢察機關用上述高科技偵察伎倆,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面對面的調查時,不用表露自己的身份,也無須讓對方的知曉。
(三)更易侵權性。利用高科技偵察突擊和破獲案件極易產生侵權的不利后果。以電子數據恢復為例,一方面通過電子數據恢復可以獲悉特定的犯罪信息,以有利于打擊犯罪分子;另一方面也極易侵害無辜第三人的隱私權。此外,利用電子數據恢復等高科技伎倆突擊和破獲案件的秘密性特點,導致其容易失去監督,存在被濫用的危險,作為侵犯私權的工具。
(四)具有國家強制力。利用強制偵察是與任意偵察相對的一個概念,是指檢察機關根據國家強制力采取的涉及限制或者剝奪個人人身等相關權利的方法,其區分的根據是以相對人是否自愿予以配合。如訊問犯罪嫌疑人、鑒定,屬于任意偵察伎倆。利用技偵措施是為了更好偵察的需要,對工作對象采取技偵措施,不能夠讓對人的同意,也不可能讓相對人的知道,很顯然,高科技偵察伎倆屬于強制力偵察行為。
根據檢察機關立案偵察的犯罪類型,以貪污賄賂犯罪為例,貪污犯罪在實施過程中除了密謀犯罪過程外,還可能存有其他書證、物證,如會計賬目、銀行流水等可以利用高科技偵察伎倆以上述證據作為突擊和破獲口進行突擊和破獲,行、受賄這類犯罪實體證據較少、或比較秘密,而收集有關“行賄交易”的過程就成為突擊和破獲職務犯罪的依據。自上世紀以來,在國外和我國香港、東南亞等地逐漸發展并確定了以獲取“及時證據”為重要偵察伎倆。所謂“及時證據”,就是指通過采取技聽、跟蹤、設置“貓餌”、秘密錄音攝像等高科技偵察伎倆,通過事前主動性而不是事后反應性調查獲得的與犯罪同時的證據。這些措施可以隱蔽記錄犯罪嫌疑人“原生態”展現犯罪的密謀過程,作為突擊和破獲案件的有力證據為案件的突擊和破獲奠定基礎。另外在犯罪嫌疑人被通緝的情況下,還可以借助電話監聽和電子定位,鎖定犯罪嫌疑人的準確位置,以便迅速將其抓獲。以高科技伎倆取證,還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打破突職務案件偵察難的困境。根據辦案現狀和現行高科技條件,個人認為檢察機關可以采取的高科技偵察伎倆主要包括:電話監聽、電子數據恢復、秘密錄音拍照錄像、電子定位、email檢查。
利用電子數據恢復等技偵伎倆突擊和破獲案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總是服務于突擊和破獲案件目的,必須與其它的偵察措施配合使用,優化組合,將公開措施和隱蔽措施相結合,內線偵察與外線偵察結合,使之發揮事半功倍的作用才能有效的運用在案件突擊和破獲上。同時檢察干警在用高科技偵察進行案件突擊和破獲時,要進行周密細致的謀略和安排,善于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把握時機,爭取用較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偵察效益。在此,尤其要與誘惑偵察密切配合。
總之,利用高科技偵察突擊和破獲案件一方面,可以增強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察工作的積極性,通過技偵可以獲取很多有用的案件線索材料,更好的解決職務犯罪案件突擊和破獲問題。
[1]于海防等.數字證據的程序法定位[J].法律科學,2002(5).
[2]例如,〈人民檢察院電子證據鑒定程序規則〉將電子證據界定為由電子信息高科技應用而出現的各種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材料及其派生物,即是一種狹義的理解.
[3]程榮斌.刑事訴訟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