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一然
銅川市印臺區人民檢察院,陜西 銅川727007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在國家法治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懲治職務犯罪是檢察機關的一項重要任務,自偵部門的偵查環節與公訴部門的審查起訴環節是否按照法律規范執法,都對職務犯罪的辦理是否能夠達到公平、公正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筆者將就如何規范職務犯罪的審查起訴談談自己的看法。
在自偵案件偵查終結移送起訴過程中,公訴部門、自偵部門即要講求協調配合又不搞無原則的通融,在相互制約的基礎上加強配合,形成打擊職務犯罪的合力。一是嚴把案件質量關。公訴承辦人要切實增強偵查意識,嚴格把關,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自偵案件要及時補充有關證據。二是完善內部制約機制。在自偵部門案件偵查終結、移送審查起訴前,需采取審查、復查、審批等方法,對案件事實、證據和定性等進行審查復核,對發現問題、需要進一步偵查的要及時補充偵查、完善證據。三是加強偵訴協同。公訴干警提前介入反貪、反瀆偵查活動,提出偵查意見,引導偵查人員準確把握偵查重點,并以出庭公訴的標準搜集和固定證據。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后,自偵部門辦案人員積極協助公訴部門補充證據;同時主動與公訴部門聯系,旁聽所辦案件的庭審,認真聽取控辯雙方意見,持續跟進案件進展,發現案件存在的薄弱環節,認真分析原因,注意在以后的偵查工作中予以改進提高。使公訴和自偵部門無縫連接可以使出現的問題能夠迅速解決,真正做到“立得起,訴得出,判得了”,有效地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有力打擊職務犯罪。
審查起訴工作是辦理職務犯罪案件在檢察機關的最后一道訴訟程序,要努力在審查起訴程序的規范上下功夫,以保證案件事實的客觀性和證據的關聯性、完整性。第一,規范證據審查程序。對受理的貪賄、瀆職案件,通過認真審查發現問題,并對癥下藥通過多種方法進一步完善證據體系。一是“查微細疑”。即對主要犯罪事實清楚且犯罪數額較大的案件在審查時,在對主要部分認真審查的同時,也注重在案件的細枝末節上下功夫,細微之處找疑點,以確保證據的完整性。二是“查漏補缺”。即對確有犯罪事實,但證據不很完整的案件,不是簡單退查了事,而是強化偵查意識,嚴格按照案件審查起訴要求和標準,查漏補缺,進一步完善證據體系,使案件符合起訴判決的要求。三是“聯合調查”。即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寫出詳細退查提綱,必要時與自偵部門聯合開展調查,以查清案件事實為目標。第二,做好庭前準備工作。為確保庭審活動能夠順利進行,開庭前,公訴承辦人要對可能出現的被告人翻供、辯護人鉆空子等問題,詳細列舉提綱和應對辦法,必要時可以進行集體討論、集思廣益,進行應變演習,提前收集和固定證據,減少被告人翻供、串供的機會,確保庭審能夠順利進行。第三,加強對審判機關的監督與溝通。為保證公訴效果和嚴懲犯罪,不斷強化審判監督,隨時提出糾正意見,并針對案件情況提出量刑建議。同時,公訴部門主動與法院刑庭加強聯系,可以不定期、不定形式的針對職務犯罪案件的特點及疑難問題進行座談分析、交流思想,達到共同嚴懲職務犯罪,全面提高自偵案件質量的目的。
圍繞提高執法水平和提升案件質量,探索建立案件質量評判和信息反饋機制,促進案件規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是及時、認真審查判決文書。審查過程中,如發現判決書中的罪名、事實與本院起訴書中不一致,應提出抗訴的,要及時在法定期限內提出抗訴;如果是因為起訴的定性不準確而導致的法院改判,就要從中找出自身存在問題,對以后辦理類似案件積累經驗。并且根據要求,自偵案件需向上級院報送同步審查,承辦人應按要求將詳盡資料盡快報送上級院,達到多重把關,確保案件質量的目的。二是建立檔案化管理機制。針對工作運行中一切能夠保存下來的、能夠記載體現反映案件工作運行情況、有一定價值的信息資料進行妥善的管理保存,使之對工作寫照真實,發揮應有的效用。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和入檔標準健全業務檔案,實現檔案化管理,使業務工作管理井然有序。三是建立辦案質量考核制度。要對案件不定期的進行抽查、評查,嚴格要求檢察干警按照執法規范化要求辦理,是保證案件質量的良方。四是及時反饋辦案信息。在收到判決后可以與自偵部門干警可以舉行座談或交流會,以案件判決為討論材料,分析案件從立案、偵查、審查、起訴、開庭到收到判決一系列過程中的得失與經驗,為今后更好的辦理自偵案件,打擊職務犯罪積累有益經驗。
[1]姜偉等.公訴制度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黃河等.證據監督與防范刑事錯案[J].人民檢察,2010(6).
[3]徐新宇,孫大勇.淺談檢察機關自偵案件的偵查協作[J].檢察之聲,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