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茜
四川大學,四川 成都 610000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4年第9 期刊載的“何某訴某區勞動局工傷認定行政行為案”①(以下簡稱“本案”)在工傷認定案件中提出“生理現象”這一認定標準。“生理現象”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的含義,是指人類衣食住行等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然而,法院使用這一概念是興之所至,偶然為之嗎?筆者認為并非如此。作為公報案例,“本案”無疑承載著規范和指導法院系統審判工傷認定案件的重要使命②。為此,筆者通過對“本案”進行剖析,提煉出人民法院裁判工傷認定案件適用生理現象原則和標準,以期能給人民法院審理類似案件提供些許建議。
人民法院裁判工傷認定案件只有在法律規則、法律原則都無法直接適用的情形下,才適用“生理現象”這一符合社會常理的“習慣”來認定工傷。
“本案”判決時仍適用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八條列舉了多種應該被認定為工傷的具體情形,但是沒有哪一款對于“生理現象”是否能被列入工傷作出了的具體規定。其中第九款“在上下班的規定時間和必經路線上,發生無本人責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責任的道路交通機動車事故的”與之有一定關聯,有學者認為可以用該條“舉輕以明重”,即工作期間上衛生間比起上下班發生機動車事故與工作的聯系更為緊密,更應該得到法律保護。但筆者認為后者屬于法律的特別規定,不應該將其任意擴大解釋。因此,該條亦無法作為肯定的依據。此外,該法十六條列舉的排除性事項均是職工因自己的過錯致傷、致殘、或死亡,“生理現象”所導致的致害行為明顯不屬于此列,因此該條也無法作為否定的依據。在其他一些法律法規中亦無對于“生理現象”是否屬于工作原因的具體規定,因此可以說當時對于該問題的認定并沒有可適用的具體法律規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即任何用工單位或個人都應當為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衛生條件,維護勞動者的基本權利。本案中,若以此法律原則認定何某的死屬于工傷,則必須滿足用人單位沒有提供必要的勞動衛生條件。原告主張稱用工單位沒有提供必要的勞動衛生條件,而一審法院判決中明確說明:關于原、被告對何龍章是否是因用工單位的廁所存在不安全因素摔傷致死的爭議,因對本案不產生實際影響,故對此不作認定。因此,筆者認為,單憑“勞動者享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這一法律原則無法直接認定何某的死屬于工傷。
由上分析可知,本案既無法律規則可用、也無法律原則可循;只有在此情形下才能適用“生理現象”這一社會常理即“習慣”來認定何某的死屬于工傷。
有學者提出如果致害行為屬于生理需要,那么傷害結果就屬于工作原因所致(即傷害結果與工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應當認定為工傷③。筆者認為此種觀點較為片面:因為分析本案可知,人民法院裁判工傷認定案件只有在滿足特定認定標準情形下,才可適用生理現象這一概念。
首先,不屬于《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情形,即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殘或者自殺的。其次,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工作時間、工作地點的要求。“本案”中,符合工作時間、工作地點的規定,上廁所是否可以解釋為工作原因是本案的主要爭議焦點。在人民法院裁判工傷認定案件中適用生理需要認定為工傷,必須滿足該傷害發生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兩個基本要求。
人民法院裁判工傷認定案件適用生理現象時,必要合理應解釋為符合社會常理且大眾都可能出現的情形,不宜作擴大解釋。首先,對生理現象認定工傷應采取慎用的態度,因為生理現象在法律中并沒有明確規定,因此適只有在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窮盡的情形下才可使用。其次,如果任意將生理現象的適用范圍擴大,會出現同一事實不同判決的情形,可能影響法院司法判決的公信力。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條指明勞動法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筆者認為,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是對勞動者是一種持續性的保護,只要是完成工作所必須的行為,都屬于工作原因,都需要得到基本的權益保護。其次,勞動者的正常工作必須依賴于這些符合常理的必要的生理現象。有學者認為工作場所抽煙導致事故傷害認定為工傷有助于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④。但筆者認為,只有在例如上廁所這類似的生理現象屬于正常工作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屬于勞動者工作的組成部分,才可認定為工傷。
筆者認為,對勞動者權利的保護應該是連續性的,將“生理現象”列入工傷認定標準參考情形是對于勞動者正常且合理的生理需求的基本尊重。當然,因為法律正式淵源的缺失,對于生理現象的適用也應當更為審慎。總體而言,最高法創造此一認定標準是對于勞動者合法權利、社會常理的尊重,也與文明社會越來越尊重個人權利的發展趨勢相契合。
[注 釋]
①案情簡介:何某之子下午上班鈴過后,進入車間工作前,到廠區廁所小便,幾分鐘后被發現倒在廁所地上不省人事,經救治無效死亡.一二審的判決中首先適用了法律原則即“勞動者享有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但這無法直接說明“上廁所”摔傷致死的行為可以認定為工傷,因此,兩級法院采用了“上廁所”屬于人的自然生理現象的說法.
②黃琳.優勢證據在行政訴訟中的構成及適用—以廖宗榮案為分析對象[J].證據科學,2014,22(6):658-667.
③崔益華,向春華.工傷認定與“生理需要”[J].中國社會保障,2014(9):50- 51.
④趙云龍.工作場所抽煙導致事故傷害被認定工傷[EB/OL].http://www.66law.cn/goodcase/24048.aspx,20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