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寧
西京學院會計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3
網絡虛擬財產簡稱“網財”,其概念界定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網絡虛擬財產指通過數字、電磁等無形方式,記錄于網絡空間中的,能為所有人支配和控制,且能給所有人帶來利益的虛擬物。具體表現形式如:網游賬號、裝備、QQ、微信等網絡通訊工具、各種網店、虛擬貨幣等。狹義的網絡虛擬財產專指具有現實交易價值的網絡虛擬財產,這些財產是網絡玩家通過支付費用取得、并能通過離線交易市場進行交易獲取現實利益的虛擬物品,如網游裝備、游戲金幣等。
網絡虛擬財產這個新名詞能得到學界的認可,將其納入財產的范疇,并驅使學者為之保護而努力,根源于它有以下幾大特性:
1.虛擬性:本世紀,“虛擬”一詞大量被用來描述網絡空間中的事物,網絡虛擬財產因此得名。原因在于該類財產僅存在于網絡空間這樣一個不為人知覺所能感應或接觸的無形空間中,以數字化代碼的方式進行記錄。相對于現實生活中的實體物,它是無形的、虛擬的。
2.客觀存在性:從物理意義上講,網絡虛擬財產是一種客觀存在。網絡虛擬財產通過數字化記錄方式而存在。在這個記錄過程中,載體和被存儲的信息之間沒有任何主從或隸屬關系。因為信息可以復制,也可被其他載體記錄,它并不依賴于某個固體的載體。它本身是可為人們獨立支配、使用的,是客觀存在的。
3.價值性:網絡虛擬財產的價值性體現在:第一,玩家為了達到一定目標(如過關、取得高級裝備等),在虛擬世界中投入了大量精力、智力和財力。第二,當網絡虛擬財產被交易后,變換成現實貨幣。第三,網絡虛擬財產為人們帶來喜悅感和成就感,這實現了其使用價值。
4.交易性:在商品經濟社會里,有價值的事物往往會被用于進行交換,以實現其對人類的經濟利益。網絡虛擬財產的交易性主要體現在服務商和玩家之間、玩家與玩家之間。
網絡虛擬財產應由哪部法律來調整,成為目前立法者的難題。要想解決這個難題,就必須先明確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這已成為學界討論的熱點。目前對其法律屬性的定性,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
本觀點認為網絡虛擬財產是一種“無形物”,是物權的客體。原因在于網絡虛擬財產通過數字、電磁方式記錄,被玩家獨立占用,并投入大量精力、智力及財力,能為玩家使用、收益、處分,符合法律中“物”的特性。筆者支持本觀點。網絡虛擬財產被玩家排他性占用和使用,必要的時候可以買賣、轉讓等自由處分,并為玩家帶來一定經應濟利益,它應屬于“無形物”,并且是“動產”。
該種觀點的立足于將服務商和玩家的關系視為債權關系,將網絡虛擬財產視為玩家向服務商主張權利的債權憑證。這種債權關系基于服務商和玩家之間形成的服務合同而產生。筆者認為該觀點值得商榷。將網絡虛擬財產視為債權憑證,并不能最大限度的保護其擁有者的利益。比如當財產被盜時,玩家不可能向服務商行使債權請求權,以追回其被盜財產。
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顯然網絡虛擬財產權不是后兩者。有觀點稱網絡虛擬財產權屬于著作權。筆者認為我國著作權法以明確保護了計算機軟件的著作權,該軟件本身就包含其中的虛擬財產。當虛擬財產單獨被剝離,轉移占有之后,開發者不得再重復主張其著作權。而玩家對網絡虛擬財產只有占用,并沒有創造,因為該虛擬財產是開發者提前設定好的,玩家只是通過一些合法途徑取得,玩家并不能主張知識產權。
近年來,多起夫妻離婚案件中涉及到網絡虛擬財產的分割問題。由于我國法律對網絡虛擬財產的規定是空白的,導致法官在判決時對網絡虛擬財產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這個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種觀點認為網絡虛擬財產不是夫妻共同財產。《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其中并未涉及網絡虛擬財產。并且目前我國其他部門法也未對網絡虛擬財產進行明確規定,若將其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屬于無法可依。另一種觀點認為網絡虛擬財產是夫妻共同財產。我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五項規定了“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這是一條兜底條款,可囊括本條未列明的一切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產生,但不屬于個人財產的財產。只要網絡虛擬財產是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合法收入,具有價值,就應當被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進行分割。
筆者認為,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獲得的網絡虛擬財產應當在離婚時納入共同財產進行分割。第一,網絡虛擬財產可被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它是物權的客體,能為人們帶來經濟價值。第二、有些網絡虛擬財產需要貨幣的投入,如購買游戲裝備、購買吉利賬號等。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這些貨幣投入本身就是夫妻共同財產的一部分。第三,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網絡虛擬財產進行離婚時分割是網絡時代社會大眾的需求,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激發網絡虛擬財產的價值和保護夫妻雙方利益。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產生的網絡虛擬財產在夫妻離婚時分割,首先適用《婚姻法》基本規定,由夫妻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起訴至人民法院。筆者通過總結近幾年我國司法實踐案例的做法,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認為對夫妻共有網絡虛擬財產的分割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這種方法主要用在可分割的財產上,比如類似于淘寶店鋪的營利性網店,因其一般會有實物庫存,在不影響實物使用價值的前提下對實物進行分割,雙方獲得應有財產。而對于網店本身應遵循服務商協議或規則,如果網店為實名認證,不可買賣、出租、贈與他人,店主不再經營的店鋪只能關閉;如果允許過戶,在符合情形時進行過戶。
當不能進行實物分割時,而一方自愿取得財產,可由取得方作價,另一方獲得相當于一半價格的補償。這種方法多用在一方不愿割舍虛擬財產的情形下,比如網絡游戲或虛擬寵物,一方在其上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甚至是感情,在分割時不舍的失去該虛擬財產,那么就可以由其作價取得虛擬財產,而另一方獲得相應經濟補償即可。
網游中的一些高級裝備不能進行分割,或有些虛擬財產分割后會其使用價值降低甚至消失,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將虛擬財產進行拍賣或變賣,雙方就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進行分割。
網絡虛擬財產具有“虛擬性”,在對其進行分割時,會面臨價格無法確定的問題,非常需要專業的評估機構給出評估意見,尤其是作價分割和拍賣、變賣分割時,更需要一個專門的機構給出參考意見。而我國目前并沒有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的價值評估機構,隨著網絡虛擬財產逐步被法律認可和規范,相應的評估機構等輔助服務部門也應當盡快建立和完善。
[1]林旭霞,張冬梅.網絡游戲中虛擬財產的法律定位[J].中國法學,2005(2).
[2]陳旭琴,戈壁泉.論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J].浙江學刊,2004(5).
[3]房秋實.淺析網絡虛擬財產[J].法學評論,2006(2).
[4]王利明.物權法研究(上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