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榮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航空制造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89
依法行政的概念。“依法行政,簡單地說就是公共權力要來源于法律,公共權力的運用要符合法律的規則”依法行政的核心內容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權。行政機關行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必須由法律授權,并依據法律規定。
法制政府是憲法的組成部分,最核心的思想就是通過法律遏制權力,政府必須受到法律的控制。法制政府的基本特征就是把自身的權力限制在法律范圍內以防止權力被濫用。
依法行政的目的——建設法制政府,法制政府是靜態的,而依法行政是動態的。依法行政除了政府要依法行政外,社會承擔公共職能的組織、個人也應當依法行政,所以,法制政府更重要的是,從政府層面來要求工作的方方面面,各個環節都要有法律依據,運行過程中要符合法律規則。
陜西地處中國的版圖中心,并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未來幾年陜西將成為中國最大的內陸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對建設全新的陜西法治政府有具重在意義。
建設西部強省,打造全新陜西法治政府的主要目標:
法治政府首先是“有限政府”。需要政府作為的地方,政府應當責無旁貸,積極作為;不需要政府作為的地方,政府的手不能伸的過長。
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政府工作人員應樹立公仆意識,強化公共服務職能和公共服務意識,簡化公共服務程序,降低公共服務成本。鄧小平在談到政府管理職能時就談到:管理就是服務。堅持以人為本,為民服務作為依法行政的出發點和歸宿,逐步建立統一、公開、公平、公正的現代公共服務體制。
法治與專制的最重要的區別之一是政務是否公開、透明。法治政府的原則是:實行政務公開,落實人民的知情權,提高人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
反腐倡廉,建設廉潔政府既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應該是法治的必然結果。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在依法行政過程中,真正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達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一種局面。
在依法行政過程中,應不斷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努力打造誠信政府。作為政府來說,如果做不到誠信,就難以取信于民,這就要求政府在文件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要說話算話,要有誠信,能兌現自己的承諾,從而樹立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是執法主體,這就要求政府在行政過程中必須依法行政,并自覺接受社會群眾和相關部門的監督。“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制政府。”
要推進依法行政,實現法制政府的目標,一方就需建設完備的立法體系,另一方面需要有完善的監督機制,強化對行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使依法行政變為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自覺行動。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立法工作作出了新的布署,立法工作應從黨和國家的事業出發,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嚴格依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開展立法活動,同時“要通過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和配套的規范性文件,貫徹落實憲法確立的制度和原則。”法是治國之重器,而良法則是依法行政的最有效的途經。在立法過程中為保證科學立法,必須充分發揚民主,立法的民主程度越高,法的質量越高,就越能得到社會的普遍尊重,獲得良好的效果。
《決議》中指出:加強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制度建設,努力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有效的監督可以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不再是一句空話。這樣才能使依法行政成為政府工作人員的自覺行動,成為行政人員的一種自愿的追求,成為他們工作中固定的模式和必須要堅持的原則。
法是治國之重器,法制是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的重要依托,通過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這是依法治國的具體體現。我們要立足陜西實際,通過政府依法行政、民眾自覺參政、社會積極擁政從而打造出法治陜西、民主陜西,和諧陜西、魅力陜西。
[1]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要問題的決定 > 的說明[J].新華文摘,2014(24).
[2]王岐山.堅持黨的領導依規管黨治黨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根本保證[J].新華文摘,2014(24).